第16卷第5期建筑材料学报
V01.16,No.5
2013年10月JOURNALOFBUILDINGMATERIALSOct.,2013
文章编号:1007—9629(2013)05—0858—05:日皿度对橡胶混凝土外观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张海波,管学茂,勾密峰,刘小星(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100)
摘要:研究了橡胶混凝土经不同温度作用后外观及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经250℃真空温度作用后,可大幅度提高其抗压强度,其外观无明显变化;149肚m(100目)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率大于4000肛m(5目)橡胶混凝土;橡胶混凝土在空气中分别经250,500,800℃温度作用后,其表面留下了橡胶降解产物残留痕迹,抗压强度均有所降低,且149um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率大于4000ffm橡胶混凝土,但两者抗压强度降低率均小于混凝土对比样.
关键词:废旧橡胶;温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中图分类号:TU528.0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7—9629.2013.05.021
InfluenceofTemperatureonCompressiveStrength
ofRubberizedConcrete
ZHANGHai—bo,GUANXue—mao,GOUMi—feng,LJUXiao—xing
(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100,China)
Abstract:ExperimentswasconductedtOstudytheinfluenceoftemperatureontheperformanceofrubber—izedconcrete.TheobtainedresultsshowthatundervacuumconditionafterexposuretO250℃themot—phologyofrubberizedconcretedoesnotchangesignificantly,whileitsstrengthrisesremarkedlyandtheincreaserateofthestrengthfortherubberizedconcreteusing149ffm(100mesh)rubberpowderishigher
thanthatforusing4000ffm(5mesh)rubberpowder.AfterexposuretO250,500,800℃inair,thecom—
pressivestrengthoftherubberizedconcreteusing149ffmrubberpowderreducesmorethanthatforusing4000ffmone.
Keywords:scraprubber;temperature;concrete;compressivestrength
将废旧橡胶颗粒作为骨料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废旧橡胶利用途径,不但能够大量利用废旧橡胶,而且为解决混凝土固有的脆性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橡胶混凝土具有很多优点.当废旧轮胎颗粒取代混凝土骨料后,混凝土密度降低[1。2],弹性模量降低D‘4],韧性增强[5。6],隔声隔热性能提高‘7|,抗渗性改善吲,抗冻融性提高嘲,高温性能改善[1012].关于橡胶混凝土的高温抗爆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强混凝土方面,而且试验温度都在500℃以上.橡胶颗粒对普通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影响研究报道较少,而且关于橡胶混凝土在低于500℃下的强度性能变化未见报道.本文对普通橡胶混凝土分别经250℃(V)(vacuum),250℃,500℃,800℃作用后的外观及抗压强度(以下简称强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经250℃(V)作用后,橡胶混凝土强度有明显增加,这为改善橡胶微粒与水泥基体界面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收稿日期:2012—05—10;修订日期:2012-08~15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20451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A560005)第一作者:张海波(1974一),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Email:zzhb@hpu.edu.cn
万方数据第5期张海波,等:温度对橡胶混凝土外观及抗压强度的影响8591试验1.1原材料水泥:焦作坚固水泥有限公司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粒径5~19mm碎石;细集料:建筑用中砂,连续级配,细度模数2.7;橡胶微粒:北京泛洋华腾公司产4000肚m(5目)和149/zm
(100目)橡胶微粒,
1.2试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所示.表1中RC为普通硅酸盐混凝土,RCm一10,RCm一20,RCm一30(m表示橡胶微粒目数)为用上述2种橡胶微粒等体积取代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取代量分别为10%,20%,30%的橡胶混凝土.每一配合比都制备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样15块,在标准条件下带模养护1d后脱模,脱模后试样继续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取出所有试样,将3块存放于实验室自然条件下,作为对比试样,其余试样3块为1组分别进行4种温度作用过程.观察温度作用后试样表面变化,测试对比试样及温度作用后试样抗压强度.为方便起见,实验室自然条件称为室温作用,简称RT,4种温度作用过程分别简称为250℃(V),250℃,500℃,800℃,其详细作用方法如下所述.250℃(V):在真空烘箱中进行,升温速率为5℃/rain,当温度达到250℃后,保温3h,停止加热,保持真空,试样随烘箱一起冷却到室温;250℃:在马弗炉中进行,空气气氛,升温速率为5℃/min,当温度达到250℃后,保温3h,停止加热,试样随烘箱一起冷却到室温;500℃:在马弗炉中进行,空气气氛,升温速率5℃/rain,加热到500℃后保温1h,停止加热,试样随炉冷却至室温;800℃:在马弗炉中进行,空气气氛,升温速率5℃/min,加热到800℃后停止加热,试样随炉冷却至室温.表1混凝土配合比Table1Mixproportionsofconcreteskg/m3
试样RCl00一lO分别经RT,250℃(V),250,500℃作用后,取尺寸小于5mm的试样块,用Au—
toporeIV全自动压汞仪测试孔结构.用JSM一6390LV型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RT和250℃(V)作用后的试样RCl00—10中橡胶颗粒与水泥基体界面变化.2试验结果与讨论2.1温度作用前后混凝土试样外观变化在250℃(V)温度作用过程中,试样没有明显变化,试样表面颜色较温度作用前稍显发黄.在250℃温度作用过程中,200℃左右开始有黑烟产生,一直到温度作用过程结束,橡胶颗粒含量越高,黑烟越浓,温度作用后试样表面发黄.在500℃温度作用过程中,200℃时有黑烟产生,橡胶颗粒含量越大,黑烟越浓,高于300℃时,试样RC5—30,RCl00—30炉内出现火焰,温度作用后试样表面孑L洞较作用前明显增多,试样表面颜色更加焦黄,有斑状烟熏色,且橡胶颗粒含量越多,黑斑越多.800℃温度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和500℃温度作用过程中相同的现象,温度作用后试样表面出现粗大裂纹,试样表面烟熏斑颜色变浅.在各温度作用下,所有试样均未发生爆裂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普通混凝土具有较多孔隙,在高温下一般不会发生爆裂现象[1…,而橡胶微粒经高温燃烧后进一步为混凝土中水气逸出提供了通道,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抗爆裂性.2.2温度作用前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不同混凝土试样的强度,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随橡胶颗粒取代量的增加,橡胶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149him橡胶混凝土强度的降低速率大于4000灶m橡胶混凝土。但随作用温度的升高,强度降低速率逐渐减小,经800℃温度作用后的4000/zm橡胶混凝土强度已随橡胶颗粒取代量的增加而增加.经RT或250℃(V)作用后,149肚m橡胶混凝土强度高于相同橡胶含量的4000“ITI橡胶混凝土,而在500℃或800℃作用条件下,结果正好相反.对于空白试样RC,经250℃(V)或250℃作用后其强度与室温下的强度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而经500℃或800℃作用后,其强度分别下降34.0%和65.2%.对于橡胶混凝土,在相同橡胶取代量下,经250℃(V)作用后的强度均高于室温下的强度,试样RC5—10,RC5—20,RC5—30,RCl00—10,RCl00—20,RCl00—30的强度分别提高12.5%,3.7%,7.0%,17.2%,20.0%,21.1%;经250℃作用后的强度与常温下的强度无显著区别;但经500℃或800℃作用后的强度又会低于常温试样强度,且149/Lm橡胶混凝土强度低于相同橡胶取代量下4000/zm橡胶混凝土强度.
万方数据860建筑材料学报第16卷
2.3微观分析试样RCl00—10分别经RT,250℃(V),250℃,500℃作用后的孔隙率变化如图l所示.由图1可见,经250℃(V)作用后试样孔隙率较室温下有明显降低,而经500℃作用后试样孔隙率有显著提高.经250℃作用后试样孔隙率变化不明显.RCl00一10经不同温度作用后的孔径分布如罔2所示(图2中D表示孔直径,、,表示累积孑L体积).由图2可见,RT试样孑L径在30~100nm分布较多,而经500℃作用后。大孑L(1000~100000nm)含量增加较多,
严重影响了试样强度.餮◆
RT250。C(V1250。C50()。CProcesscondition
图1不同温度作用后试样RCl00一10的孔隙率Fig.1PorositiesofRCl00—10afterexposureto
differenttemperatures
Ig(D/nm)图2不同温度作用后试样RCl00一10的孔径分布Fig.2PoresizedistributionofRCl00—10after
exposuretodifferenttemperatures
图3为试样RCl00—10经RT和250℃(V)作用后橡胶颗粒一水泥基体界面SEM背散射电子图像.由图3可见,室温下橡胶颗粒与水泥基体界面结合薄弱,存在着较大的孔隙。而经250℃(V)作用后橡胶颗粒与水泥基体界面有了明显改善,界面孑L隙减小,黏接良好.2.4结果讨论陈磊等11认为,在300℃之前,水泥混凝土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仅有部分水分挥发,强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高于300℃以后,混凝土本身会发生C—S—H凝胶脱水分解,Ca(()H):和CaC{)。分解,结构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