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
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
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经济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大幅度贬值
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
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
着社会动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世界经济直接影响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影响着国民
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先从国际入手,之后再剖析其对普通人
民的影响。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
告破产。从而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2007年8月开始,美联
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资金以增加市场信心,股市也得
以高位维持。但2008年8月,美国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
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之后,雷曼兄弟
的破产和美林被收购,总资产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AIG)
的难以为继致使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中国有大量的进出口货物和美元黄金的流通、交易,所以,自然
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这是毫无疑问的。
从最近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来看,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
隔4~10年爆发的其他危机有相似之处,但又存在着本质不同。这次
危机标志着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
基础之上的。1.所谓“信贷扩张”,是指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标准,以
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条件发放贷款,从而导致快速信贷增长,以满足
社会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通俗地讲,就是扩大市场上流动的货
币数量。2.美国作为经济大国,潜移默化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和预期的观点冲突导致衍生出许多不必要的
问题。我所谓的冲突,是指美国一味断定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垄断,数
月前,美国还要求中国调整汇率,都在说明美国有推卸责任之嫌。
那么再从世界影响转向国内,就中国而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
直接影响我国的外需,国内经济也将步入调整期,从而再一次影响了
我国的内需。而首次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广大人民。而其无非受到经济
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经济方面:1.工业产业方面:经济危机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国
内出口受阻,生产滞缓,原料需求降低,进而影响底层民众的收入。
此外,工厂对员工的需求量也会大幅缩水,致使大量人失业,经济损
失在所难免。2.股票方面,公司出产的大幅缩水必然导致股市走低,
不懂得行情普通百姓必然被其牢牢套住。3.生活方面,收入的减少必
然使支出有所降低,蔬菜销售同比上升,鱼肉蛋等高价商品出售率降
低。4.存款方面,降息是公民在存款方面再一次受到损失。
上述只是经济方面的一部分,还有其他更多方面表现着受到经济
危机冲击后经济萎靡的样子。总之,人民在经济方面,或多或少都在
遭受损失。
精神方面:失业率的提高必然使人们心情焦虑,压力加大。对于
那些失业者,急于求职,与养家糊口是他们焦头烂额。这些不必多说。
上述是经济危机给民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讲,任何事物
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人民受到经济的强大打击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
的自主创业谋求发展的潜能。他们在挫败中自立自强,结合政府的多
方面调控政策,有条不紊的;应对世界性的灾害。可以说,2008年
的经济危机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危机意识,使我们在今后的
发展中更加沉着冷静。
影响民众的不仅是经济,还有政府。政府的积极调控才是使国民
走出阴霾的关键。具体体现在投资项目、增加民生投入、增资税转型
从而减轻赋税等等。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影响:通过减税、增加政府开支等措施,
能够总价社会总需求,缩小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差距,促
进总量平衡。需求增加,能够拉动经济,促进就业。
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影响:通过减税、增加政府开支等措施,能
够总价社会总需求,缩小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差距,促进
总量平衡。需求增加,能够拉动经济,促进就业。
二者一起使用,即为“双松”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这种政策适合在严重通货紧缩的情
况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