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抑郁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抑郁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抑郁心理案例分析

抑郁心理对家庭和个人都具有极大的危害。当前高校里有不少大学生正饱受抑郁症的痛
苦,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大学
生已渐渐走出“天子骄子”和“栋梁之才”的神话,回归现实生活。同样,大学不再是梦想
之旅,而是承载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此刻,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个
人成长与危机同生。危机在悄悄地走近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在危机中达到自我成长,是
每个大学生面临的任务。
大学生活是紧张的,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特别是感情问
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常常使大学生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一般认为,适度的、情绪性的负
性情绪反常是正常的,如果能处理得当,是不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如果负性情绪的得
不到合理的宣泄与调节,则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心理健康受损,甚至导致身
体疾病。
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比例相当大,而且,从女大学生成长的文化
背景与传统来看,特别是在找工作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女大学生始终扮演着“弱者”
的角色形象。“女人是弱者”的观念既影响着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更影响着女大学生自
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现代观念的不断渗透,女大学生在选择生活方式、
处理现实问题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状态,也引起了社会上较多的关注
和争论。笔者认为,女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只有科学地了解、分
析这些问题,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下面这个案例是一个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洁(化名),她本是一个美丽而热情
的女孩,但就是这样一个热情充满活力的女孩最后竟然走上了轻生的道路,这几乎断送了她
美丽的生命。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小洁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都是高中老师,过
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从小就把我送到乡下的奶奶家抚养,虽然在乡下
条件比不上城里,但只要她要什么奶奶总能满足她,父母也定期来奶奶家看她,而且每次来
总能拿上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和好看的衣服,还给她不少的零花钱。因此当时在乡下的很
多小孩眼里,小洁是最幸福的,小伙伴们都很羡慕她,并且走到哪里总有小朋友们追谁着,
从小就有了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直到上中学时奶奶病逝,她才回到城里和父母生活。
也许父母是因为从小没能很好的照顾,感到有点愧疚于她,所以回到家后的小洁,更是受到
父母的格外呵护,享受着“小公主”般的感觉,这样的生活一直伴随着她走进了大学。
刚进大学时,对于小洁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有点茫然了。但她还
是挺积极的面对生活,各方面表现得都还不错,身体健康,积极热情。但是大一时,小洁参
加了学校和系上的各类学生干部、干事的竞选,结果都失败了。长这么大,第一次体会到如
此“沉重”的打击,一向好胜的她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情绪往往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
而大起大落,反复无常。但她努力学习,成绩还不错,每次都能拿到学校的“优秀奖学金”。
也许是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在寝室里好与人争执,又很少忍让。长此以往,寝室的同学都
不敢“惹”她了,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了危机,她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她,对每个室友都
充满了敌意。每次看到别人高兴地在一起玩或学习时,内心充满了孤独感;晚上常常做恶梦,
睡眠出现问题,精神状态不佳;没有胃口,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也很难控制自己
的消极情绪,最终变成了同学中的“另类”。她很痛苦,也努力尝试过改变自己,但坚持不
下来。大二期间,精神萎靡,对生活缺乏热情,自我否定几乎表现在我生活的所有内容中,
甚至产生了自闭的状态。
更为关键的是,爱情也对小洁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小洁在高一的时候就谈恋爱了,男
朋友叫小军,他们是同班同学,常在一起玩,但由于没有怎么耽误学习,这事父母都不知道,
老师更没有往深的地方想。这样的美好时光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他们各自去读了自己向往
的大学。开始时他们还经常联系,但慢慢的小洁就怀疑他们不是真正的爱情,仅是对他的好
感而已。特别是他们不经常见面了,距离也越拉越大了,小洁好几次都提出和他分手,但都
遭到了拒绝。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大二上学期,一天中午小洁在睡觉,突然手机响了,打
开一看是小军的信息,上面写着“小洁,我们分手吧!”几个醒目的大字顿时充斥了她的心
脏,脑子嗡嗡作响,她回过电话去,得到的仍然是同样的结果。躺在床上,她越想越觉得委
屈,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呢?即使分手也应该我和他说分手,怎么他向我提分手呢,他有什么
资格说这话?不行,我不能接受……她感到空前的绝望和无助,感到了活得没有面子,不知
道生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她想到了死,但是想用一种最不痛苦的方式来结束生命,于是想
到了服安眠药,当她去药店买药时,就只卖给我二粒,于是就多跑了几家不怎么正式的药店,
终于买到了二十多片安眠药,回到寝室后,一口气把它们吃下去,躺在了床上睡了过去……
直到我寝室的同学回来和我说话,发现我不理她们,才发现事情不对,她们就立即把她送到
了市里的医院,最终经过洗胃和大家的抢救,才脱离了危险。学校把她吃药的事也告诉了父
母,父母这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把她带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身体倒是没有什么
问题,就是心理医生说她是患上了“抑郁症”,并给她开了许多药。
正如小结说自己得了“抑郁症”一样,她的病情确实具有抑郁症的很多特征。抑郁是一
种特殊的心境,是一种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由情绪低落、冷漠,出现失望等构成的复
合负性情绪。它是低沉、昏暗的情绪基调,可从轻度心情烦闷、消沉、郁郁寡欢、状态不佳、
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出现悲观、绝望。抑郁可以是许多心理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可以是
一种相对轻微的心境状态。大学生的抑郁绝大多数是是属于后者,抑郁只是偶尔出现,具有
弥散性和情景性,但很快便会消失。但也有少数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最终导致抑郁症。一
般说来,性格内向、敏感猜疑、不爱交际、依赖性强、遭遇意外挫折、有不良童年经历、长
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大学生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小洁的心理成长路程,可以说是艰难的。首先她的问题最初是由于以偏概全和绝对化思
维造成的。一次干部竞选失败,导致她产生失败感,后面的发展就因此而进入了自我认定的
失败感之中。其次,小洁的情绪认为和控制能力差,她既不知道自己情绪不良的原因,更不
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任情绪泛滥,以致造成了人际关系不良,加重了她的心理负
担。再者,小洁的挫折耐力较差,她不善于进行客观的挫折归因,夸大挫折程度,缺乏应付
挫折的意志力。在这些原因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情商发展不良是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重
要原因,情商低的人不可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而且影响她发展的各个方面。
那么,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化解这种心理压力:
(1)宣泄法。通过这种方法将内心不良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往往可以减轻情绪反应的
强度,缩短情绪体验的时间,从而使得情绪可以较好地得以恢复。她如果想哭了,就大声的
哭吧,当哭过以后,原来悲伤的情绪体验会很快减轻,内心会感觉好受了许多,这就是通过
哭泣而将悲伤情绪宣泄出来所起到的作用。此外,她还可将内心不良的情绪体验倾诉于别人,
或者写在日记中。
(2)转移法。改变小洁的消极观点,把不愉快的活动转向愉快的活动。建议她改变对生
活的消极观点并进行调整,帮助她分析不合理的思维,多想些开心、快乐的事情。告诉她生
活是美好的,和同学们经常出去逛街、看电影等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3)任务分级法。治疗抑郁症,最基本的客观手段是让患者重新活跃起来。“任务分级法
把目标或活动分解成小目标或更小的行为定式,减少对患者的压力,其目的是使任务更简单
化,以便患者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强化。”随着治疗的进展,任务要逐渐加大,
并且要难一些。我建议她通过制定日常活动表来实施,以小时为单位,写下每天的活动计划。
在每一天开始之际,把自己每天要做的各种活动列在展望栏里,比如刷牙、洗衣服、读书、
看电影、吃东西、听音乐等。然后在每个活动项目上打上符号,标明其估计的难度。当每一
天结束时,填写回顾栏,把当天已经做了的事填入相应的表格中。也许做了的事情可能与计
划的事不太符合,或许有的活动并未完成,但无论如何,也要把完成的事记下来。日常活动
表看似简单,但它有效地帮助了小洁向冷淡和懒惰开战。它可以使她在精神上得到解脱,不
再老是盯着各种活动的价值,不再踌躇不决。即使只完成了计划的一部分,也可以带给她某
种满足,消除部分沮丧情绪。
(4)充实日常生活。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的人,很少因为抑郁而精神崩溃,因
为他们没有时间去享受这种“奢侈”。让自己忙着,没有时间抑郁,这是把抑郁赶出心灵的
一种好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心境,产生平衡效益。“体育
锻炼可以改善心境结构使愉悦性提高,使愤怒性和抑郁性降低,使心理活动放松,平衡性提
高,降低心理疲惫程度。”因此,我也建议她要有选择地参加有趣的体育活动,从活动中获
得乐趣并从中得到愉快的感觉,这也是治疗抑郁的前提。此外,还采用有氧运动方式,如慢
跑、游泳等加强体育锻炼。但锻炼的持续时间不应过短,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不应该少于
20分钟,但也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这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