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广德县利民农田水利专业合作社
优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为开展品牌粮食创建,2016年本社通过安徽省水稻研究
所引进了中香1号、黄华占优质米常规品种,在水稻所专家
的指导下,根据品种的生产特性,制定了适合我社的水稻节
水灌溉技术措施。指导和规范本社社员生产操作。

一、水稻的需水特点
水稻是喜水并对缺水敏感的作物,水是其正常生理活动
和有机体形成的基础。水稻植株含水量在70%以上,叶片含
水量为85%~96%,根系含水量为90%~95%,成熟种子含水
量为13%~16%。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的需要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生育
期由于品种、栽培季节、栽植密度、施肥、土壤或成熟期等
不同也有很大差异。
分蘖期保持浅水层(水层超过7厘米将抑制分蘖)或土
壤湿润有利于分蘖并提高有效分蘖率,土壤持水量低于70%
就会影响水稻分蘖。
稻穗分化和抽穗期需水最多,特别是花粉细胞减数分裂
期对水尤为敏感。稻田土壤持水量低于50%时,稻穗分化等
正常生理活动将受明显影响。此期应保持中水层,以利稻穗
分化、抽穗和吸收肥水。
抽穗扬花期对水很敏感。如缺水,一是抽穗会受影响;
二是花粉和雌蕊柱头枯萎,不能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空粒。
此期田间以保持5厘米水层为宜。
灌浆结实期保持田间土壤干干湿湿即可,这样有利于以
水调温、以水调气、以水养根、以根健叶。
二、综合节水灌溉措施
1. 稻田防渗漏处理
倒塌的田埂应即时修复并夯实。田埂上有裂缝、鼠洞和
渗漏处时,应及时用泥封堵并踩实。田埂漏水严重又难以完
全修复的,可在稻田一侧田埂压铺塑料薄膜,能彻底解决漏
水问题。
2. 分蘖期节水灌溉方法。水稻分蘖期应浅水灌溉,灌1
次水保持5~6天,让其自然落干,待田面无明水时保持土
壤湿润几天再灌1次薄水,如此重复几次,可促进分蘖并提
高有效分蘖率。高肥力、深泥和土壤黏重的稻田,分蘖期不
要采用浅水灌溉,而应采用湿润灌溉,可提高土壤温度和田
间的通透性。
稻田有效分蘖达到预期时,要适度晒田。晒田以轻度为
宜,可控制无效分蘖,使土壤适度脱水干裂,提高土壤中的
空气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加快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分解,增强
根系活力,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成穗率。晒好田最好的方
法是在稻田开好围沟和十字沟,可实现稻田通畅灌排水,平
衡晒田度和利于防病灭虫等工作。围沟、十字沟的开建方法
是:围沟在距田埂1米左右的地方移开稻株,沟深13~15
厘米、宽15~17厘米;十字沟据情在田中央纵横连通开挖
并与围沟相连。当总苗数达到预期有效穗数80%~85%时应排
水晒田,晒至土壤持水量为80%时,要灌第二次水,至倒4
叶末期再晒田。稻田有效苗数提前达到预期的,晒田也应提
前,反之则适当推迟。水稻倒3叶末期应终止晒田,进入倒
2叶期田间必须灌浅水。晒田要适度,不能过头,以晒至田
间土壤出现3~5毫米裂缝再复水为适。基、蘖肥施用量占
总施肥量的70%~80%时,晒田要提早到总苗数达预期穗数
65%~70%时进行;基、蘖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40%~50%
时,晒田要推迟至总苗数达预期穗数的85%~90%时进行。
3. 抽穗期节水灌溉方法
此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较多的时期,是根系生长、最
后3片功能叶生长、肥水吸收和长穗的高峰期,也是决定每
穗颖花数的关键期。本期田间要在上次灌水自然落干后2~3
天再进行间歇性灌溉。稻株露出剑叶后应保持浅水层,直至
抽穗前2~3天再排水轻晒田,可促稻穗抽生整齐并提高结
实率。
4. 抽穗后至成熟期节水灌溉方法
此期以保持浅水层为佳。水稻抽穗后20~25天即进入
黄熟期,此期宜采用湿润和间歇灌溉,直到收割前6~7天
再断水。保水力差的稻田不能进行湿润灌溉,要始终保持浅
水层,直至收割前3~4天再断水,否则极易因缺水而减产。
5. 时效性节水方法
推广水稻覆膜保水栽培。稻田整平后,据情在田面划成
畦块,畦块之间开宽15~18厘米、深10~15厘米的相通畦
沟,畦面覆盖厚0.005毫米微膜,将水稻破膜栽植于畦面,
平时仅畦沟中保持水层即可,能节水50%~60%。稻田平时要
重视施用腐熟有机肥,可明显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
水、保肥、防渗漏能力。对稻株喷洒1~2次0.2%~0.3%磷
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植株抗旱能
力。

2016年3月1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