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廊坊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廊坊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经 产业 

廊坊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提要]城乡一体化是市场经济下城乡 

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近年来, 廊坊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联系日趋紧密,然 

而长期以来在二元结构体制、城市偏好制度的 

影响下,廊坊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 大,城乡经济变得不协调,这严重地阻碍了生 

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对廊坊市 

城乡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结合廊坊 

市城乡自身特点和借鉴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 

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完善廊坊城乡一体 

化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廊坊;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 

本文为201 2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课题《推进廊坊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 

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2025;课题组成员: 

余冬根、闫惠玲、赵昕、杨东昌、刘智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口文/余冬根闫惠玲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河北・廊坊) 

原标题:推进廊坊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 

一体化发展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7月25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 化新格局”的战略性要求。城乡一体化是指在 

保持城乡各自特色的同时,从经济、社会、空间 

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一互 

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城乡一体化是破解城 

乡二元格局所引起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关键, 

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 

核心手段。当前,廊坊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一体化新格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 

业、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 

经济学指出,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合理 规模后,其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将通过 

各种流通网络向周边区域扩散,这就是城市溢 

出效益原理。城市是各种产业的集聚地,也是 

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当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 

大,等级越来越高时,由于城市面积的有限性, 

内部经济结构及城市负荷的制约,这样必要将 

一些初级加工、零部件加工等产业扩散出去, 

这就为周围乡镇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 件。另外,乡镇在发挥各自的地域特色、产业园 

区等,一些农业产品,初级加工品向城市输出, 

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在经济发 

展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 

作的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 

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 

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消除现存的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 

别,使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的旅游包机。 

2、铁路方面。设计开发旅游专列产品。如 北京一西安—敦煌一乌鲁木齐、重庆—成都一 

西安一敦煌一乌鲁木齐、广州一深圳一西安一 

敦煌一吐鲁番一库尔勒一阿克苏一喀什等。 

3、公路方面。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和主要 

旅游城市与重点景区间的快速旅游专用道;在 

旅游交通干线沿线布置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餐 

饮、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配套服 

务设施。启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建设工程,尤 

其是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引导指路标识、 旅游景区宣传广告牌的建设。 

(四)积极倡导生态旅游。牢固树立“环保 

兴旅”、“绿色旅游 和环境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优化和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环境友好型旅 

游产品。加强天然林、人工林、自然保护区、森 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重点水源 

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毁林毁草、 

乱采滥挖野生植物、过牧超载、开山取石、挖土 

囝 采砂、改变自然水系等破坏生态行为,严格落 

实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环境恢 

复措施。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旅游,制定 

完整的低碳旅游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在旅游 的全过程中渗透降碳、节能减排理念,保障旅 

游业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五)丰富旅游娱乐方式。在旅游重点城市 

及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娱乐文化产业, 

依托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地方歌舞团体发展 

大型民族歌舞演出,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题节 

目,安排集中表演,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 

歌舞表演和娱乐活动,提高旅游文化娱乐的观 

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增强旅游吸引力。旅游 

集散中心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发展综合 

娱乐配套设施,传统娱乐方式与现代娱乐方式 

并重、大众娱乐方式与民族特色娱乐方式相结 

合,增强游客活动随意性和参与性,通过开辟 夜间步行街、购物街,形成民间娱乐集中地带 

和城市娱乐亮点。 (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导游 人员的年审培训,提高导游自身素质;对于旅 

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方面要树立竞争意识,建立 

人才引进和淘汰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竞争的 

环境,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重视大专院校的旅 

游教育,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 

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人 

才,避免出现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人力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I】汤文霞,李武陵.循环经济视野下提升新疆 

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J].产业观察,2009.10. 

[2】田香辉.新疆发展国际旅游贸易的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3. 

[3】马玉梅.新疆乌苏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 

析及对震研究[J】.特区经济,2009.11. 

[4】云建辉.旅游城市品牌研究….经济研究 

导,2007.3. [5】敖红艳,慕晓峰.提升内蒙古旅游业核心竞 

争力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人学学报, 

2 0】0.42.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10月号上(总第450期) 二、廊坊市城乡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廊坊濒i ̄:lL京和天津,具有优越的地理位 

置,是河北省经济及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 

级市之一,但目前廊坊城乡差别仍较为明显, 

城市在带动周边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并不明显,其经济势能的未能有效发挥,已经 

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发展过 程中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乡镇工业化与城.镇化动力不足。廊坊 

市是农业大市,与唐山市相比,工业基础较为 

薄弱,使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在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内缺乏动力。工业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村镇人口进入城市。另外,目前的户 

籍制度和房地产政策抑制了农村富余劳力向 

城镇转移,农民担心进城失业下岗,外出务工 

人员仍保留着土地,户口滞留在农村,影响了 

城市化的进程,也影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 

发展。 (二)城市边缘区与小城镇发展还存在诸 

多问题。城市边缘区和小城镇是较为独特的两 

种空间类型,由于它们是城乡之间的融合地带 

和过渡性节点,所以最具动态性,同时对促进 

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也起着重要作 

用。目前,城市边缘与小城镇最为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产业上由于 

缺乏与核心区的密切联系和一体化配置,造成 

当前这类区域产业特色不够鲜明,产业趋同明 

显;二是由于这类区域城市化进程较快,导致 

城市发展同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 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三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城市边缘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各 

类生产和生活设施还很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核 

心区与外围乡村的均衡发展,因此亟待以城乡 

统筹的思维加以解决。 (三)条决分割较严重,整体协调不足。城 

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中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 

目前,就廊坊市经济城乡发展态势来看,由于 

发展条块分割现象比较突出,而总体宏观调控 

和协调相对不足,以至行业部门和地区之间发 

展相对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的落差都比较 

大,县区之间、城镇之间、乡与乡之间都在不同 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 

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 

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 

大经营规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深入也 

已构成重要制约因素。 三、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概览与启示 

美国的经验主要是完善的法律保护,发达 

的农业教育,政府的大量农业投资,完善的市 

场机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健全的农业科研与 

推广体系等。迄今为止,美国已制定3O多种农 

业法规,这样在体制上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发展的进程。 

英国政府于1949年启动了大伦敦计划 

按照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在距离中心城一定 

的距离选择地价较低的农业区建立新城,并把 

城市人1:3转移到新城就业,并推广到一切城镇 

居民体系规划布局中,形成结构完整的城镇体 系,均匀地分布生产力和人口,推进城市化与 

乡村城镇化的目的尽快实现。 

近年来,我国城乡差距呈缩小趋势,全国 

各地继续出现了一些城乡配套的改革试点。如 

成都市从2003年l1月开始,就正式全面启动 

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的进程;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城乡配套的 

改革全面展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0 

年山东省和巴伐利亚州共同在山东青州南张 

楼村开始合作试验,现给南张楼村带来巨变。 

国内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为廊坊如 

何促进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路。 

四、推进廊坊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 

化发展策略分析 

(一)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 

规建设,例如廊坊市乡镇企业法、地区农业法、 

社区合作法等,既要竞争促进发展,也要公平 维持稳定,还需要各项制度创新,包括乡镇企 

业的产权制度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和农村 

土地的流转制度创新等。总之,城乡一体化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过程, 

不但需要统筹好城乡关系利益,还需要兼顾各 

个方面的利益。 

(二)调整相关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有 机协调发展。在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产业发展的优势互补 

和分工协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核 心之一。根据廊坊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在保 

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基础上,集中力量优先发 

展工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同时,城乡一 体化不仅是城乡的产业结构融合问题,也是区 

域的协调发展问题。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机 组成,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存在 

相互促进的互动作用。因为某一地区城乡一体 经济 产业 

化进程需要建立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 

其所处区域整体环境改善和不断提升的基础 

之上,如果区域内某一地区发展水平比较落 

后,不仅会制约本地而且会制约相邻地区城乡 

一体化进程。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更 

多因素制约,仅靠自身一时难以建立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只有较强的区域经 

济发展能力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为农村 

劳动力转移提供工作岗位,为城市化提供坚实 

的经济基础,也才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财政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重点突破战略。现代经济 

的发展,不能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产业体系, 

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实现有效的功能分 工、互补协作、错位发展。因此,廊坊市在产业 

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城乡的协调发展, 

又要考虑各乡镇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在推进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应该因地制宜,有条 

件的区域率先实现一体化,不具备条件的区域 

要稳步发展,不可跨度太大,要有区别地对待 

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如,积极引导 

家具产业向香河、胜芳集中;可在永清发展生 

态旅游和观光带的建设,可在大厂和大城主要 

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城乡一体化内涵丰富, 

需要一体化的内容很多,在当前财力条件下, 

不可能全面铺开,应该依托现有条件和发展基 

础,重点突破,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 

实的基础。 (四)夯实乡镇产业发展基础,促进城乡产 

业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要加大 廊坊市乡镇基础设施投入,为承接城市产业链 

延伸做好充分的衔接准备,充分发挥城市经济 

的扩散效应,通过城市地区产业触角的延伸, 

带动乡镇地区原材料深加工、物流、金融等产 

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加 

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积极发展生态 农业和都市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 

场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 

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康胜.城乡一体化:浙江的演进特征与路径 

模式….农业经济问题,2010.6. 

[2】陈晓.北京城市建成区乡土植物应用现状 

与发展对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O. 

[3】吴永兴.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 

探讨[J】.经济地理,1997.3.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10月号上(总第450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