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 31O・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2月第l1卷第3期Lab Med Clin,February 2014,Vo1.11,No.3 

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方定安,周正东,何丰果(百色市中心血站供血科,广西百色 533000) ・论 著・ 

【摘要】 目的 分析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 

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输注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 

对照组输注未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比较两组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白细胞滤除处理后,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浓度明显降低(P<0.05),但对血红蛋白、游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浓度 

无影响(P>0.05)。血液制品经滤除白细胞处理后,Na 、K 、pH值、细菌、白细胞残留量及红细胞回收率等项目 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输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可提高输血治疗的效果,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 

应等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滤除白细胞; 血液制品; 质量;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4.03.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455(2014)03—0310-0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eukoreduced blood transfusion FANG Ding—an,ZHOU Zheng-dong,HE Feng-guo(Depart— 

merit of Blood Supply,Central Blood Station of Baise,Baise,Guangxi 53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leukoreduced blood products.Methods 

Patients treated with blood transfusion from July 2008 to December 201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ll pa— 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treated with leukoreduced blood products,and control group,treated with 

unleukoreduced blood products.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effect and incidence rate of 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 

fusion reaction(FNHTR)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Level of white blood cells in 1eukore— 

duced blood products was significantly 1ower than that in un1eukoreduced blood products(P<0.05).Concentrations 

of hemoglobin,free hemoglobin and red blood cell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blood products(P>O.05).The effective rate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in experi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but the incidence rate of FNHTR was lower(P<O.05).Conclusion Transfusion of leukoreduced blood prod— ucts coul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inclu— 

ding FNHTR. [Key words]leukoreduced; blood product; quality; clinical application;therapeutic effect 

输血为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挽救患者 

生命方面极为重要[1]。然而,输血有可能导致多种继发性疾 

病,尤其以供血者白细胞(WBC)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 

反应(FNHTR)尤为常见 j。因此,输注滤除WBC的血液制 

品(去白细胞血液制品)以避免同种免疫反应及TNHTR的发 

生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去 

WBC血液制品的临床治疗效果与WBC过滤方法和过滤质量 

都有较大的关系 。笔者对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接受 

输血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滤除 WBC处理对血液制品质量的影响及去WBC血液制品的临床 

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输血治疗患 

者5 012例,其中消化科患者1 812例、肾内科患者567例、血 液科患者1 982例、其他科室患者651例,排除伴有血液渗透 

至血管外、隐性失血、红细胞(RBC)体外循环丢失及脱水或大 量补液导致血液稀释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为输注去WBC 

血液制品,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 506 

例,男1 301例、女1 205例,年龄】3~71岁,平均(45.6土1.2) 

岁,输IfIL前血红蛋白(Hb)31~87 g/L,平均(56.5±4.5)g/L; 对照组患者2 506例,男1 230例、女1 276例,年龄13~7O岁, 平均(44.9士1.3)岁,输血前Hb 30~87 g/L,平均(56.8± 

4.8)g/L。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构成及输血前Hb浓度 

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 

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注:一表示无数据。 

1.2方法 

1.2.1血液制品的制备 (1)仪器与试剂:一次性WBC滤器 

(南京塞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生化分析仪(德国Eppendorf 

公司),血细胞计数仪(瑞典SWELAB公司),电解质分析仪 

(美国MEDICA公司),pH计(上海精密科学公司)等。(2)血 

液采集与制备: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5 012袋,每袋400 mL,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506袋,分别标记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血液制品留取5 mL作为滤前标本_4]。两组血液制品 

作者简介:方定安,男,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采供血及输血管理研究。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2月第l1卷第3期Lab Med Clin,February 2014,Vo1.11,No.3 ・311・ 

均于4℃冰箱保存。实验组血液制品于采血后4~6 h内进行 滤除WBC处理,作为滤除WBC血液制品,并留取过滤后的血 

液制品标本。分别检测过滤前及过滤后血液制品标本的各项 指标[5]。对照组血液制品不采用滤除WBC处理,作_为未滤除 

wBC血液制品。 1.2.2输血治疗 所有患者输血前后均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输注未滤除WBC血液制品,实验组 

患者输注滤除wBC血液制品。 

1.2.3观察指标 (1)比较滤除WBC前后血液制品的质量 

指标,如WBC、Hb、RBC及红细胞渗透脆性(ROF)等。(2)检 

测滤除WBC后的血液制品质量指标,如K 、Na 、细菌、WBC 

残留量等。(3)比较两组患者发生FNHTR及RBC输注有效 

情况。FNHTR判断标准: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 h内患 者体温上升1 C及其以上,出现以寒战及发热为主的临床表 现 ]。RBC输注有效性判断标准:患者输血24 h后复查Hb, 

若Hb上升至预期值,则说明RBC输注有效。Hb上升预期值 

计算公式:Hb上升预期值(g/L)一[血液制品输入量(L)×输 

入血液制品Hb浓度(g/L)3/E患者体质量(kg)×0.085]× 9O%[ 。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与分析。计量资料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O.05为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滤除WBC前后血液制品质量比较见表2。滤除WBC 

前血液制品WBC水平高于滤除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O.05)。滤除前后Hb、游离血红蛋白(FHb)及RBC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 

表2 滤除WBC前后血液制品质量比较( 士S) 

2.2经滤除WBC处理后的血液制品质量指标检测结果 见 

表3。滤除WBC处理后的血液制品Na 、K 、pH值、细菌、 

WBC残留量及RBC回收率等指标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表3血液制品滤除WBC后质量情况 

2.3两组患者中RBC输注效果及FNHTR发病情况 见表 4。实验组患者RBC输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FNHTR发 

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RBC输注有效率及 

FNHTR发生率比较[n( )] 

注:一表示无数据。 

3讨 论 WBC为人体免疫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免疫活性, 

若输注至异体,可导致FNHTR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 

种异体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FNHTR为临床常见的 输血不良反应,其主要发病原因为多次输入HI A不相合的异 体血小板、WBC_8 ]。向患者输注滤去WBC的血液制品可减 

少,甚至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认为血液制品经滤除 

WBC处理后,若WBC数量小于5 x 10 个/升,即可避免 

FNHTR的发生,若进一步降低至5X10 个/升,就可以避免 

WBC携带的相关病毒的传播_】 。血液制品经滤除WBC处理 

后,其疗效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血液制品质量与滤除技 术有极大的关系,若其中某个环节操作不当,极易导致滤除 

WBC后的血液制品质量不合格。 

如何避免wBC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和潜在的其他不良 

反应(如输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安全输血研究的重点。 

研究资料表明,向患者反复输注含有WBC的血液制品常引发 

FNHTR、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 

输血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 高_1 。主要原因是受血者由于反复接受带有供血者WBC的 

血液制品,导致供血者的HI A不断刺激受血者机体发生 

HI A同种免疫,产生WBC抗体并破坏再次输入体内的WBC 

和血小板,引起发热反应。随血液制品保存时间的延长,血液 

制品中的WBC不断代谢分解,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如 

白细胞介素(IL)一1、IL-6、IL一8和肿瘤坏死因子d(TNF-a),这 些细胞因子作为内源性致热源输入受血者体内,可导致受血者 体温升高[1 。一般认为,一次输注的血液制品中WBC浓度不 

超过5×1O。个/升时,可有效预防受血者体内产生HLA抗体, 

输注的WBC总量不超过5X10。个时,即能避免发生输血发热 

反应l_1 。滤除wBC的血液制品已滤除了99 以上WBC,因 此可避免输血发热反应和HLA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 

在血液采集后48 h内进行WBC滤除处理,比在输血前进 

行的WBC滤除更具优势:血液采集后48 h内进行wBC滤除 

既能提高WBC的滤除效果,又可进一步减少因WBC代谢分 

解而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能更为有效地避免输血发热反应的发 生1] 。此外,滤除白细胞处理通常是采用标准化的无菌连接 

技术,将血袋与WBC滤器连接,或采用带有WBC滤器的多联 

袋进行滤除WBC处理,可有效避免因开放操作而导致的血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