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第2 3卷第6期 201 1年12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Vo1.23,No.6 Dec.2 0 1 1 

文章编号:1008—9225(2011)06—0086—03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刘新业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44) 

摘 要:论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在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上的崭新特征,以及对影视传播的 巨大影响力。认为随着新媒体在影视传播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与融合会成为未来影视 传播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传播;多元化;双向互动;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 206.2 文献标识码:A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是20世纪的 

重大科技发明,尤其是进入21世纪,新媒体传播 

形态更是发展态势迅猛,随着3G甚至4G时代的 

来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媒 

体传播形态,甚至彻底改变了一些传统媒介的传 

播方式。因此,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 

展,影视这对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姊妹 

艺术的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一、新媒体的普及为影视提供了传播 

层级的重构 

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 

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传播途径,利 

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传播设备,向公众 

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媒体传播形态…1。新媒 

体时代最明显的传播特征表现在传播层级的重构 

上,即信息的传播由单一的传播通道向多极化多 

元化的传播通道转化。在新媒体的传播时代,传 

播层级不再是量化具体的,传播通道也由线性模 

式向非线性模式转化,即终端的受众也享有与任 

何层级信息对称的权利,拥有了平等的信息发布 

以及信息接收的权利。相对于我国改革之初影视 

“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新媒体传播的多元化 

非线性打破了影视传播集权化、权威化、单向性的 

传播模式,即无论传者还是受者都借助新媒体的 

传播平台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平等。新媒体这种传 

播方式上的优势,使影视的传播驶上了高速发展 的快车道。 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影视传播层级的重构彻底 

改变了以往影视传播的单一模式,使影视文化的 

传播更为自由,打破了影视传播的地域性界限,拓 

宽了传播渠道,使传播的范围无限扩大。以目前 

流行的网络电视为例,它是一种承载在互联网上 的新媒体业务,自2005年初以来,视频风暴几乎 

席卷了整个互联网产业。像PPLive、土豆网、优 

酷网等,新兴网络企业进入在线视频领域,开始影 

视视频的传播。同时,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也不甘 

寂寞迅速抢占webTV业务,如新浪、搜狐等各门 

户网站均开始涉及影视点播,这些新媒体的加人 

为影视的传播开辟出极大的传播空间。技术的成 

熟不仅降低了规模传输的成本,提高了影像的清 

晰度,使大规模、高清晰的影视视频传播成为可 

能,而且流媒体技术也使在线影视视频收看变得 

流畅、方便快捷。 

同时,新媒体的海量存储和点播功能,给公众 

提供了便捷,公众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借助新媒 

体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下载收看。正是因为看 

到新媒体传播的跨时空和交互性特点,很多的影 

视供应商在宣传和播映影视作品时,除了利用影 

院、电视台等传统的传播媒体外,也会有计划地与 

许多流媒体、宽带视频,甚至包括手机通讯等新媒 

体企业合作,拓宽传播渠道,为影视传播提供多元 

化条件。近些年来,许多电视剧,如新版《红楼梦》 

《金婚风雨情》等均采用互联网和电视台相结合的 

收稿日期:2011—05—05 作者简介:刘新业(1971一),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讲师。

 第6期 刘新业: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跨媒体联合推广的新模式,形成电视台和互联网 

在受众覆盖、收视习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因此, 

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和不断发展,影视作品的传播 

方式已从单纯的“你放我观,你播我看”单一线性 

模式真正过渡为“我点即我看,我放即我观”的多 

元化互动型传播模式。 

二、新媒体平台激活影视传播的双向 

互动 

在一个真正互动的环境中,影视的制作和播 

映不再依赖于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 

程中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不再有传统意义 

的信息传播者,而只有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即传 

播中的受众除了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欣赏影 

视作品外,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反馈。 

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受众可以通过 

网络论坛,博客,聊天群等立体传播平台和沟通渠 

道,将影视的传播内容进行扩散、延伸,同时也可 

以使受众反过来影响影视的创作和播出。由于新 

媒体上的虚拟空间是受众主动建立或选择加入 

的,而且虚拟的交流空间允许匿名,所以有更大的 

空间自由发表观点,轻松表达思想。在新媒体的 

这个虚拟空间中交流者的行为可看作戈夫曼的情 

景决定论中的“在后台的行为”,公众在后台的行 

为会放松自己,进行排练,制定进一步表演的策 

略,并就在前台的行为开玩笑,这种后台行为的延 

伸也促进了影视的传播和发展_2j2。 

目前,影视创作上的交互多是离线交互,即在 

影视剧拍摄之前或之中,公众通过新媒体提供的 

交流平台就剧本创作、演员选择方面提出意见。 

而根据公众的反馈调整电视剧的制作,在一些情 

景喜剧的创作中已经实施了随写、随拍、随播、随 

反馈的传播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随 

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基于新媒体空间的真正“交 

互”影视剧也在酝酿和实践中,这是一种可以允许 

观众对影视内容进行控制,并且涉及多线索平行 

叙事结构的交互影视剧类型 。 

三、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中存在的 

l司题 

相对于层层把关、严格审核的传统影视传播 

方式,新媒体传播载体的自由,使影视作品在传播 

过程中减少或缺失了“把关人”的监督。“天涯若 

比邻”式的现代新媒体传播方式,将影视文化迅速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仅改变了影视传播的 

时空关系,更深层次地影响了影视文化的社会化 传播,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l 4l。 

由于新媒体监管的不到位和某些新媒体企业 

的唯利性,传播载体上铺天盖地充满了良莠不齐 

的视觉影像,公众已经习惯于由高科技所创作和 

提供的广阔而封闭的虚拟环境,沉溺于视觉影像 

所提供的信息中。而某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暴力 

和色情,由于传播途径的无限制,传播方式的便 

捷,对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产生了极为 

有害的影响。著名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一 

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一门艺术像电影这样放肆地 

向他的观众提供性满足。”¨5]近些年来,新媒体上 

不良视频的传播,对青少年的身 tl,健康造成了恶 

劣影响,甚至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 

影视作品的侵权使用也是新媒体传播中暴露 

出的另一个问题,不仅导致了新媒体版权市场自 

身的混乱,难以形成可供借鉴的市场价格体系,而 

且使得一些影视提供商采取谨慎态度,这为影视 

作品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版权交易,蒙上 

了阴影,严重损害了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技术的不断更 

新、公众的自我意识觉醒都使影视受众的分流趋 

势越来越明显。在影视传播领域,传播理念、传播 

方式、传播内容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在传播效果 

上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影视传播之势。面对这 

些传播过程中的变化,只有重新审视传播理论,逐 

渐丰富和完善新媒体中的影视传播理论和传播模 

式,切实加强影视传播方面的研究,谋求跨媒体之 

间的优势互补,才能使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为社会 

服务、为影视服务、为公众服务,给人们带来崭新 

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平台,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需 

求。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2. [2]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1. [3]董呖.基于网络空间的交互性戏剧类型探析[J].中国广播 电视学刊,2010(6):40—42. 【4]陈新欣.网络时代的传媒管理制度【j].国际新闻界,2005 (5):12.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9:170. (下转第97页)

 第6期 田玉芬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功能探析 

A Tentative Study of Aesthetic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IAN Yufen ,WANG Jin (1.Institute 0f Light Industry,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2.Luhe Middle School in Tonghe District, Be ing 101149,China) 

Abstract:It is discussed that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s the mea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esthetic appreciation iS analyzed.In allusion to the problems,it is pointed out that giving play 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is helpful to enhance the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It is proposed that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brought into play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effect.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give play 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way.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esthetic appreciation;college students 【责任编辑王颖】 

(上接第87页) 

Inn0vati0ns in Movie.television Transmission under New Media 

Environment 

LJU Xinye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4,China) 

Abstract:It discusses that,new media transmission,with the intemet as the leading one,has new features on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and results of dissemination,and i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movie.television transmissior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n the field of movie.television transmission,the compens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new media and traditioml media will become the major research focus in this field in years to come. Key words:new media;movie.television transmision;multiple;two-dimensioned interaction;chances and challenges 【责任编辑田懋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