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1
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班级 13经管实验班(1)
姓名 王星 郝玉玲 王静 费佳颖
学号 王星2013339920020
郝玉玲2013339920008
王静2013339920019
费佳颖2013339920007
2014年12月7日星期日
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2
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大学生们在这个时期的经历和所做的决定往往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人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心理也就越健康。从心理资本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存在诸多困扰。
在自我效能方面,大学生需要在完成挑战性任务时充满自信;在乐观方面,大学期间学生需要对当前与未来的成功与失败作积极的归因,从而去面对更多的困难;在希望方面,大学生能够坚持目标,同时为了获得成功,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其他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韧性方面,当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来并快速恢复及选择与会途径来达到成功。
基于此,本小组决定着手展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的调查,以此来了解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的心理资本水平。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1.研究思路与原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小组讨论探究,确定本小组研究的主题,即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去收集并了解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资料。着手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收集问卷后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问卷结果报表。集合一切资源后,开始撰写研究报告,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一份合格调查报告。在研究过程中,一直遵循完整性、严谨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原则。
2.研究主题。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
3.研究对象。由于人手及财力等调查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测量。基于此,本研究对象主要为ZSTU在校大学生。
4. 研究方法。鉴于调查对象的数量之广,本小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在收集问卷的基础上再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一)心理资本的概念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于20世纪90年代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他认为心理学应当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探索与研究。不久,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便被引入到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进而衍生出了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心理资本一词最早出现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里,其中,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1998)认为,心理资本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个体生产率的个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反映的是个体的自我观点或自尊(SeligmanC,2002)指出心理资本就是指那些可以使个体发生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Luthans等人(2004)认为心理资本指的是能够使个体发生积极组织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第二年,Luthans等(2005)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3 首次给出了心理资本的明确概念:心理资本是指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能力,这种概念己经超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概念的范畴。此外,Luthans等人具体地从四个方面来阐释心理资本的概念:1.以积极心理范例为基础;2.由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准则的心理状态组成;3.超出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范畴,心理资本更加重视个体是谁;4.个体可以采取对心理资本的投入与开发来提升竞争优势和改善工作绩效。
2007年,Luthans等人重新给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指出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它包含有四个维度:1.个体具有表现和付出努力并成功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2.个体能够对当前和未来的成功与失败作积极的归因(乐观);3.个体能够坚持目标,同时为了获得成功,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其他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希望);4.当个体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来并快速恢复及选择迂回途径来达到成功(韧性)。
我国学者柯江林于2009年构建了本土化的心理资本模型一一二阶双因素模型,这种模型包括事物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两种,每种心理资本各包含了四种核心要素。肖雯与李林英在2010年通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定义为:心理资本是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大学时代)的自身所有积极能力的总和。他们认为,大学生心理资本需要符合下列条件:1.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这些积极力量可以使大学生更易获得成功。2.类状态心理要素,个体的心理要素可以分为四类:完全特质、类特质、类状态和完全状态。大学生心理资本则是一种类状态的心理要素。3.可测量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当是可以被测量的4.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成就和自我肯定,大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之前的转折期,怎么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并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乃至将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研究还指出,大学生心理资本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感恩、兴趣、自我效能、乐观和韧性。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五维度分类与Luthans的四维度分类的区别在于它去掉了希望这一维度,而增加了感恩和兴趣两个维度。
(二)心理资本的维度与测量
心理资本自从被提出来,就受到了学术界地充分关注。然而,由于学者对心理资本概念认识的不同,因而对于心理资本的构成这一课题,学术界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观点,而大致上有二维度说、三维度说、四维度说和多维度说五类观点。
1.二维度说。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指出心理资本由自尊和控制点两个要素组成,其中,自尊包括善良、健康、外貌、价值观和社会能力,控制点则是指个体对待生活的整体态度,它包含有内控与外控两个方面。
2.三维度说。这种观点指出心理资本由希望、乐观与韧性三个要素构成,而在这之中有代表性的是Jensen和Luthans(2006)的观点,该观点指出,心理资本是由希望、乐观与韧性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更高水平的核心竞争优势。
3.四维度说。Luthans,Youssef和Avolio(2007)指出,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与韧性四个维度所构成: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况下执行任务时,对自己能够认知资源、激发动机与采取行动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能力有着强烈的信心;希望是指个体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新的途径来实现目标;乐观是指个体能够对当前和未来的成功和失败作积极的归因;韧性是指当遇到困难时,个体能够坚持下来和快速恢复,并通过迂回途径来获得成功。
4.多维度说。Letcher(2004)指出,心理资本包括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五个维度。我国学者田喜洲(2008)则认为心理资本不但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4
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与韧性四个维度,还应包括积极能力、快乐(幸福)和情绪智力(情商)等结构维度。
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对心理资本进行测量:1.自我报告法,这种方法通过编制测量问卷的方式测量心理资本,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法来获取个体心理资本的数据和资料;2.专家评价法,也就是通过第三方来收集被评价者的心理资本数据;3.对结果变量的测量,因为心理资本和一些结果变量是密切联系的,所以可以通过对结果变量的测量来了解心理资本的状况。
我国学者柯江林于2009年编制了二阶八因素的本二化心理资本量表;肖雯(2010)调查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自我效能、乐观、感恩、兴趣和韧性五个维度。张阔、张赛和董颖红于2010年编制了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ap Questionnaire)PPQ,该问卷主要包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等四个维度共计26个项目。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问卷由问卷的标题、指导语、背景资料和主体部分(问题与答案)三部分组成。问卷标题为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问卷。问卷指导语解释了问卷的相关定义及要求。问卷背景资料则包括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生源地、专业五个问题。
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本研究所采用的是Luthans等人的理论观点。测验量表采用张阔、张赛和董颖红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该问卷包含有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四个维度共一计26个项目。心理资本的水平由总分决定,即总分越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也就越高。该问卷的计分规则为7点记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大量的研究显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较好的效度。
调查问卷详见附录1。
(二)问卷实施
采用网上问卷与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对ZSTU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100份纸质问卷,回收96份,回收率96%。经过筛选与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后,留下84份有效问卷,同时网上问卷有效回收98份,最终留下18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88.8%。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运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得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变量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年级 大一 40 22.0
大二 84 46.2
大三 26 14.3
大四 32 17.5
性别 男 80 44.0
女 102 56.0
是否独生 是 79 43.4
否 103
56.6 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5 生源地 农村 148 81.3
城市 34 18.7
学科 文科 47 25.8
理工科 135 74.2
在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中,女生占据比重较大,大二的学生占多数,大三与大四学生较少,并以理工科为主,文科占少数,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多数学生为非独生。
四.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信度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检验到问卷21个问项的Cronbaeha系数为0.916,表明信度非常好,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如下图所示:
表2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 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 项数
.916 .919
21
(二)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进行心理弹性的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s球体检验。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KMO值为0.902(KMO>0.5),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著(Sig.=0.000),适宜作因子分析,检验心理弹性的效度。
表3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度量。
.902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1741.828
df .210
Sig. .000
接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后得到4个因子,总共解释了71.897%的方差变异量。最后,进行因素命名。经过多次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修改,总共删除了5个项目,最后剩余21个项目,根据理论构思和因子分析拟合情况,从结构矩阵分析表中,问题被拟合成了4个因子。
表4 结构矩阵分析表
题项 1 2 3 4
Q17 .772 .078 .226 .046
Q13 .691 .336 .075 .087
Q15 .681 .170 .198 .243
Q11 .671 .402 -.023 .108
Q19 .622 .295 .075 .114
Q16 .617 .051 -.014 .410
Q21 .535 .198 .357 .265
Q20 .529 -.011 .378 .446
Q10 .238 .795 -.014 .191
Q8 .331 .662 .165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