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以广州大学城为例谢艳伶
摘 要!图书馆联盟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大学城的兴起为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通过论证大学城构建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建立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总体构想,着重探讨大学城联盟的构建模式、构建的具体策略与措施。关键词!大学城 图书馆联盟 合作模式 资源共享Abstract:LibraryconsortiumisthedevelopingtrendoflibraryandtheboomofuniversitycityprovidesfavorableconditionforitThepaper,takingthatofGuangzhouUniversityCityasthecase,provesits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constructingthelibraryconsortium,andexplainsthegeneralstructureoftheconsortiumbasedonresourcesharing,anddiscussestheconstructionmodel,aswellasstrategiesandmeasuresindatailsKeywords:universitycity libraryconsortium constructionmodel resourcesharing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态势大学城的兴起,这是一种新创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自1999年开始,全国各省市陆续掀起了大学城建设的热潮,目前我国建成的大学城已有50多个,广州大学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理念技术新、起点高、速度快而受到高度赞扬,名扬海内外。大学城在我国迅速崛起,无疑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学城兴起的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它使高校图书馆近距离的合作成为可能,为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建立图书馆联盟则不失为其最佳的合作模式。所谓图书馆联盟(LibraryConsortiums)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书馆为了完成相似的需求,如降低成本、共享资源而达成彼此合作的协议,建立的一种新的联合体[1]。如今世界各地都成立了这样一些联盟,例美国的GALIEO,OhioLink和我国的CALIS等[2]。实践证明建立图书馆联盟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因此积极关注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问题,探讨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对促进大学城内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而又现实的意义。1 构建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 建立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111 信息化社会对大学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信息量急剧增长,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文献,其数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面对汹涌的知识浪潮,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收藏、拥有种类齐全的文献信息,大学图书馆也不例外。同样伴随着社会信息浪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也更为广泛,这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图书馆却难以凭自身的力量完全满足读者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文献信息量的增长无限与收藏空间的相对有限形成的背离局面,各种载体的文献购置费用不断攀升与经费的日益短缺形成鲜明的反差,信息资源的持续膨胀与图书馆满足读者文献需求能力的不足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必须进行变革,而图书馆联盟这种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实际而有效的图书馆合作方式便应运而生,并随之迅速兴起和发展。社会的大环境要求大学城图书馆有必要结成联盟,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之路。48 图 书 馆 学 研 究 2010(应用版)2112 现实与需求的冲突要求大学城图书馆必须在结盟中求发展广州大学城是广东省政府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它的建成标志着广东教育进入新阶段。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总设计人口达40万人,总投资规模超过300亿元。大学城定位为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目前进驻大学城的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10所高校[3]。它们均为广东本土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除广州大学是整体搬迁外,其余都是以分校的形式进驻大学城,并与母体相联系。各高校均把图书馆定位为学校的心脏,斥巨资打造。以广州大学图书馆为例,新落成的图书馆面积为56000平方米,它不仅是大学城中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单体馆舍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它购置先进的门禁系统、自助还书机;拥有服务器10台,核心交换机1台,100M交换机30台;馆藏文献221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81个[4]。从建馆的规模、设置的装备、文献的配置都反映出各校的重视程度(具体情况见下表)。由此可见,大学城中的图书馆密度相当大,覆盖率十分高,出于节省的考虑暂无须再建大学城中心图书馆,而应在原有基础上,对文献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但现实上大学城区域内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较多停留在理念上,或在较为表面的合作形式上。他们之间还没有组成实质性的共享体系,基本上还处在少量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阶段,难以突破传统图书馆∀条块#分割的局面。从表1看,各馆在收藏方向上有交叉共通之处。综合类的院校也有专科类院校的相关专业设置,如星海音乐学院主要设有音乐专业,华师、华工、广州大学也有相同专业。反过来专科性院校所设的基础课程如外语、哲学则是各校共通的,因而有许多书刊、数据库本可以共用,但各馆都各自购进,存在重复购置、浪费现象。尽管各馆经费每年都有所递增,仍显捉襟见肘,例如广东药学院就因经费问题停订∃化学文摘%[5]。虽然各馆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不断挖掘内部潜力,但这种相对独立、封闭式的办馆模式仍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高校扩大招生后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与大学城开放的办学模式不相适应。大学城图书馆要取得自身的发展,只有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各馆的特色,走联合发展之路。表1 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图书馆概况名称馆舍总面积(m2)大学城馆舍面积(m2)馆藏(万册)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数量学校发展类型文献收藏特色中山大学1100003600051975ILASII约300综合性研究型理工、人文、综合华南师范大学8200039000270汇文系统57教学科研型教育、综合华南理工大学6716942300284Horizon175多科性综合型理工、综合外语外贸大学5000028000170Aleph50026多科涉外型外语、经济、法律广东工业大学74004450002843SULCMIS25工科类型工科为主兼综合广东药学院4300034000155SULCMIS不详医药类型医药广州大学560005600022168ILASII81综合型人文、综合中医药大学320002819970SULCMIS21医药类型医药广州美术学院15000110003107SULCMIS9艺术类型美术星海音乐学院10605540028SULCMIS3艺术类型音乐 注:数据资源主要来源于网上(2008-12-07)。12 建立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可行性121 优越的环境大学城规划整齐划一,地理位置相邻,在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结构。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会展文化共享区,周边布置了中大、华工等10所校区,对外交通干道有京珠高速、地铁4号线等12条放射线路网,打造了一个无界校园,交流更加流畅,为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22 雄厚的基础整座大学城汇聚了当地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10所重点本科院校,各校各馆在诸多方面存在共性。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知识与信息交流的集散地,大学城拥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49RESEARCHESINLIBRARYSCIENCE 一是人才优势。10所高校中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重点院校,每所高校都有一批各专业各学科顶尖级的专家、学者、教授、博士、讲师及相关的研究及管理人员,还有一大批莘莘学子,云集了大量的精英。同样图书馆也不例外,可谓人才济济。例如华工全馆就拥有一大批各种专业背景的博硕士研究生、双学位、本专科毕业的业务、技术人员,在131名工作人员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84%,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35%。10所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工作人员整合起来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学科优势。从表1看各高校的综合实力强,学科设置相似、专业特色相近,形成明显的文、理、工、艺、医学科群体,为各学科的发展研究提供相当有利的场所。相似的背景、相同的需求,为结盟带来可能。三是文献资源优势。大学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海洋,还是大学的∀心脏#,文献资源的中心。每所高校的领导都切切实实地把图书馆作为大学教学科研心脏的战略高度去经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学城区内的高校图书馆群,拥有各式各样的丰富的馆藏文献,据表1统计,10所高校馆单是纸质文献就超过2000万册,使之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因此大学城无论在人力、物力及科研能力上都显示出超群的雄厚实力,又使联盟建立具有可操作性。123 一流的技术设施广州大学城在规划建设、先进技术运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系统实施了共同管沟、分布式能源系统等先进技术项目,重点进行了信息系统、生态系统建设,网点覆盖城内各处,并在城内实行一卡通,为广大师生带来高速、方便的信息环境。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强大动力,为文献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2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运作模式根据国内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经验,结合目前广州大学城各图书馆的现状,笔者建议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可尝试采用以下模式。21 机构设置模式机构设置宜采用图1形式。首先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校图工委牵头并参与,加上大学城各校区校长组成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指导委员会,负责起草纲领性的协作文件,制定相关政策,负责经费的筹划、发放,签订合作协议书等,为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其次是由各校区图书馆的馆长联合组成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执行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协作计划、细则、标准、经费使用方案等,协调资源布局、配置方法、共享方式,监督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并将情况反馈给上一层的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可采用首长轮席制的方式产生,其执行委员会机构设置地点也随之转换。再次是下设4个业务工作小组,即信息技术工作组、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组、协调管理工作组、联合服务工作组。4个工作小组的人员由各馆选派,但工作地点主要在本馆,平时的工作主要依靠网络来联系与开展。同时定期召开业务工作会议,加强沟通,业务工作组具体负责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图1 机构设置架构图22 资金筹划模式笔者建议采取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支持、自筹资金为辅的资金筹集模式。大学城的建设是一项政府行为,政府在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州大学城的建成,成为拉动广东高等教育历史性跨越的新引擎。2006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4%[6],收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双重效果。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要取得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省、市政府除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外,还应在财力上给予保障,加大投资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50 图 书 馆 学 研 究 2010(应用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