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财务影响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财务影响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财务影响——以某某供应链股份公司为例摘要“营改增”的实行使中国的税收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物流业成为国民支柱的今天,增值税的广泛应用对物流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研究“营改增”政策对物流业的财务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有关增值税的研究,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然后运用了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某某供应链有限公司在“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在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方面对公司财务状况发生的变化,得出增值税对某某公司的作用是有利的,最终提出应对变化的解决途径。

针对“营改增”带来的变化,企业应该从优化内部结构和进行税收筹划两个方面出发,积极应对税制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降税减费的目的,物流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物流企业;财务状况;对比分析一、绪论法国是最先实施增值税的国家,由此拉开了增值税的历史帷幕。

时至今日,全球有超过六成的国家选择增值税作为国家税收的主要税种。

中国于1979年开始试行增值税。

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在未进行增值税税制改革之前,我国实施的是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征税的制度。

营业税主要征收的范畴是服务业与不动产业,增值税主要征收的范畴是工业与商业,但是两者的界限比较模糊。

当企业进行混合销售行为的时候,既征收营业税又征收增值税,经常出现交叉纳税导致重复征税、企业负税重的问题。

营业税不能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而增值税的优势彰显出来,只对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增加的部分征收增值税,减小了企业的赋税压力。

本文以某某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认识“营改增”给物流业企业带来的问题,梳理增值税税收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可行的方法。

(一)研究背景增值税改革是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税改政策,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中国实行“营改增”加快经济全球化发展,让“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更加深化。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国家政府根据各行各业关于“营改增”实施情况反馈回来的结果,不断进行调整,下调增值税的税率,将原来16%的税率下调为13%,原来10%的税率下调为9%,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刺激企业的活力。

政府财政立法部门可以及时对增值税改革走向进行合理的修改,对增值税条例进行修订。

务必让增值税真正做到公平减税,让增值税真正做到惠及中小企业,真正让人认可增值税的作用。

在以后更方便税务机关进行征收管理。

2.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某某供应链股份公司为例,分析“营改增”政策对物流业公司的财务影响。

并对“营改增”政策实行过程中造成的不利局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利于某某公司整顿企业内部结构,优化产业链,改变策略,完成转型升级,尽快重现往日的生机。

同时,本论文也给物流业其他公司提供借鉴的例子和进行改革的方向,以期其他物流公司能够在这场改革中能够顺利的渡过难关。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一)相关概念1.营业税的概念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营业税是对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的整个营业额进行全额征收,不能抵扣,造成企业财务压力大。

营业税实行按比例税率征税,流转次数越多,重复缴纳的现象也越严重。

2.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是对销售商品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我国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一种。

全面推行“营改增”之后,增值税会随着商品或劳务不停地向下一个环节流转,把税负转接给下一个买家,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因此增值税形成了完整的抵扣链条,很大程度降低的企业的赋税。

(1)增值税的纳税对象增值税的纳税对象有两个,分别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两者在征收方式和计税方法的区别很明显。

一般纳税人能够开具专用发票,经过认证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在会计核算中使用增值税税率和采用一般计税的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无法开具专用发票,没有资格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在会计核算中使用增值税征收率和采用简易计税的方法。

在小规模纳税人身上,实行“营改增”带来的好处体现得非常明显。

从商品或劳务全额征税变成按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增值部分征税,小规模纳税人需缴纳应交税费大大降低,在增值税改革中获得减税降税的效果非常明显。

这极大的刺激了小规模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一般纳税人可以在符合相关规定条件下,在取得相关的增值税发用发票后可以进行进项税额认证,抵扣税款。

随着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得越多,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就会相应的减少,缩小一般纳税人企业的利润损失。

(2)增值税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关系密不可分。

物流业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有各种条件制约。

以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的情况为例。

企业于2016年5月1日之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的60%会于取得专用发票当期从销项税额抵扣,剩余的进项税额会于取得专用发票的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另外,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必须经过税务机关的认证,增值税发票没有经过认证不得进行抵扣。

企业只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有资格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

销售以前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时,不同的业务要承担不同的增值税税率。

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要区分业务适用的税率,得出销项税。

当企业出现视同销售的情况,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财务人员需明辨情况,将产品的进项税额转出或进行其他的处理。

当本期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没有抵扣完的进项税留到下期抵扣。

(3)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营业税的纳税范围是全体营业额;增值税的纳税范围是商品增值的部分,增值税允许进项税额抵扣。

营业税是价内税,税款无法进行转移;增值税是价外税,税款可以转移到下一环节。

营业税和增值税税率是不同的,营业税的税目不同,所征收的营业税税率也不同,税率普遍为3%、5%;增值税的税率繁多,税率比营业税税率提高了很多。

营业税的纳税人是营业税的负税人;增值税的纳税人不一定是增值税的负税人。

营业税征税计算过程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增值税征税计算过程琐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过高。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状况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进行增值税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发展,国内众多学者都对“营改增”进行深入地研究。

胡晓潇(2018)利用回归模型分析“营改增”政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论文指出,在直接影响方面:实行“营改增”政策使物流业公司的税负得以降低,使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得到提高;在间接影响方面:“营改增”使企业税负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而企业的成本与企业财务绩效有着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另外固定资产的进项税抵扣与企业的财务绩效也存在了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为企业尽快适应增值税制改革,加快产业转型提供指导作用。

吴学颖(2018)认为,“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物流业企业遭受到了财务方面的波折。

通过对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与一般纳税人企业在税负和利润方面的比较,得出“营改增”政策对两者的不同影响。

提出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性质,运用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采取相应的做法进行合理避税,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解决“营改增”政策实行给物流业企业带来的问题。

陈彦霏(2017)在对物流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时,利用对比分析法,计算比较企业的流转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企业税收情况对企业产生的税负效应,和分析利润总额与每股收益反映企业的财务绩效情况,得出“营改增”政策会导致企业税负上升,绩效降低,削弱企业经营效果,加大企业赋税压力,打击企业生产积极性的结论。

并针对此问题进一步提出应对“营改增”政策的措施。

李春彤(2019)指出在贯彻落实“营改增”政策方面,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还要依靠政府部门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论文从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指出政府税务管理部门在实行“营改增”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妨碍“营改增”政策的顺利实施。

以及为了保证“营改增”政策的顺利实施,税务部门应进行相应的整改,搭建好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确保企业贯彻落实“营改增”政策。

政府与企业携手共进,获得双赢。

2.国外研究状况在国外,大多数国家的税收制度是增值税,专家学者对增值税的理论研究更加专业化。

Carbonniet C(2007)指出实行增值税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

积极一面是增值税在流转过程中只对产品增加的价格征税,避免双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进行减税降费,既保证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又保证政府征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消极一面是增值税要分别计算进项税税额与销项税税额,抵减免税的适用条件复杂,计算繁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

Rebecca L(2015)针对增值税实行的情况进行趋势分析,1954年,法国率先开始在全国实行增值税,增值税从此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几十年来,增值税为世界税收收入作出巨大贡献,增值税成为发展中国家税收改革的重点。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增值税会增加国家税收收入,鼓励经济生产,发展国家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实行增值税可以增强各种行业的凝聚力,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政府的公信,对发达国家有利。

3.文献评述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研究“营改增”政策对物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个国家学者对增值税的研究,探析增值税的意义和其所引起的作用。

在对国外有关增值税理论进行研究时,要进行筛选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料进行研究调查,由于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营改增”政策是针对中国国情做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改革,在研究“营改增”政策时,不能一味照搬国外的理论,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外国的研究理论,促使中国的增值税理论研究更加完善。

由此才不会有失偏颇,对中国增值税的发展有帮助。

三、公司情况介绍(一)物流业的情况介绍物流业是为了保证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供给,由运输业、仓储业、通信业等多种行业整合的结果。

物流业是集运输、仓储、配送等于一体的服务产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随着新时代发展快速崛起的第三产业。

当前电子商务贸易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潮流,对物流业的发展有了诸多的帮助和要求,是物流业壮大发展的强而有力的保障。

物流业的特点:物流业的三大基本职能为运输、仓储、配送。

它是生产能够高效、迅速地运作的必要条件,极大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增长,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是打造各个行业交汇贯通、紧密联系,构建完整的生产、销售、服务系统化网络的重要前提。

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随着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消费者需要物流业更快速、更方便、更准确的服务,这要求物流业企业进行分类转型,深化专业性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