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农业厅直属农垦企业管理办法

山西省农业厅直属农垦企业管理办法

可编辑 精品 山西省农业厅直属农垦企业管理办法 (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根据厅党组对企业重大事项加强监管、保障企业稳步发展的要求,特制定《山西省农业厅直属农垦企业管理办法》。 一、人事管理 1、管理范围 农垦企业人事管理的范围指农垦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聘用、解聘和后备人选的确定,向控股和参股企业委派股东代表,推荐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其他重要人事工作。 2、聘任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以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3、聘任资格 (1)新聘任管理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 (2)聘任企业领导原则上要逐级选拔,新选聘提拔的管理人员一般应具有下一级任职经历,优秀者可破格提拔。 (3)新聘任管理人员,聘期三年,聘任期满重新履行聘任可编辑 精品 手续。 4、聘任程序 严格按企业管理人员的条件进行推选,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决定聘任、解聘。中层管理人员聘任由场长(经理)提名,农场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报省农垦局备案;副场级(副经理)领导聘任、解聘,由农垦局提名,并征得分管厅领导同意后,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报农业厅人事劳资处备案。场长(经理)的聘任、解聘,由厅党组提名,人事劳资处、农垦局组织考察,厅党组研究决定。 5、干部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主要业务和自身建设工作。年初定计划、定任务,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年终各农垦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写出工作绩效总结和评价报告,在职代会上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述职述廉,厅成立考评组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副场级干部由农垦局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厅党组。 二、土地管理 (一)基本原则 1、土地使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承包人(或租赁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土地产权管理,搞好土地确权工作。 2、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国有农垦企业土地用途。 可编辑 精品 3、实行“两田制”(指职工身份田和市场田)的企业,要严格限定土地发包范围和“市场田”规模,严禁有固定工资收入的管理人员承包企业土地。 4、农垦企业要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组织、模拟股份制等经营组织形式,建立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土地产出率。 (二)土地承包管理制度 1、职工“身份田”承包期限不超过30年,30年之内退休、死亡或解除劳动合同的由企业收回。 2、“身份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荒山、荒坡、建设用地等承包或租赁,发包方案必须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同意,并报省农垦局批准后公开竞价发包。对外承包面积较大或大型合作事项方案要报省农垦局审核,经农业厅批准后方可发包。 3、土地承包或租赁要按照法律规定签订详细的书面合同。合同的内容应包括订立合同双方的名称或姓名,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用途,承包期限、方式,承包费支付期限、形式、承包土地上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维修,收益分配方式,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遇重大突发事件或企业整体改制时应如何继续或终止合同等条款。 4、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可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报省农垦局批准后,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方可生效。 可编辑 精品 5、发包程序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省农垦局将责令企业废止合同,由此给合同双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法律责任由签订此合同者承担,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承包方违反合同约定使用土地的,农垦企业要及时废止合同,收回土地。 6、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重大经济建设、企业改制等特殊情况,必须中止承包合同时,原则上只对承包合同规范合法的,给予合理补偿;对违法违规的,依法解除合同,不予补偿;通过国家项目投资建成的水利、道路、供电、林木等,不予补偿。 三、国有资产管理 (一)管理制度 1、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算管理,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批、执行等环节的控制要求。 2、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应当参与固定资产验收工作。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簿登记制度和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相符。确保资产完整,保值增值。 4、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行,控制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费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明确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盘点,根据盘点情况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调整固定资产卡片。 可编辑 精品 6、严格固定资产的购买、处置审批制度。 (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1、农垦企业所属的矿山、森林、工厂、畜牧生物资产、大型设备设施(净值50万元以上)出租、出售、破产、兼并、转移、资产重组,须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农垦企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上报省农业厅及有关部门审批。 2、国有资产的租赁、承包和处置要按照法律规定签订详细的书面合同。合同的内容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3、国有资产的核销必须先由企业向省农垦局申请,省农业厅鉴定审批后,再按核销的程序进行。 四、建设项目管理 (一)项目申报 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 各农垦企业要积极规划、储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扶持重点的项目上报省农垦局,建立项目储备库,以备在申报项目时能够及时拿得出确实可行的项目。申报建设项目事前必须进行市场调查,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重大事项议事、决策程序,经农垦企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申报。省农垦局审核后报省农业厅和相关部门。 (二)项目设计 可编辑 精品 项目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对口设计。项目建设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要按规定先办理土地使用、规划许可、用水意见、环保审批等手续,严禁不批就干、先干后批等违规行为。 (三)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必须实行“三专”、“五制”,即“专户、专账、专款专用”、“项目法人负责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 1、项目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所有项目在立项之前必须明确项目法人。 2、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工程监理。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采购等要依法订立严密规范的合同。 3、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和期限组织施工,工程进度要符合要求,如有设计变更,必须先批准后变更。 (四)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单位的相关文件材料和档案要齐全和规范、妥善保管,项目自验合格并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及时提出验收申请。省农垦局按省农业厅竣工验收办法执行。 (五)项目监督检查 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项目单位要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和可编辑 精品 登记手续。在项目通过验收、运行满一年时,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总结。省农垦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有关项目运行情况及时报告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五、财务管理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1、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各农垦企业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专账核算,严防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 2、财政专项资金的支付要严格控制使用现金,杜绝大额使用现金。支付给个人(劳务者、工程承包人等)的现金,须通过个人结算账户或储蓄账户支付,要登记领取人的身份证件及联系电话,由领款人签名、签章(手印)。 (二)财务管理 1、依据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并报省农垦局备案。 2、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加强各项费用支出的管理,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及其它管理费用的支出。大额资金支付使用,必须经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报省农垦局审核;具体支出事项实行场长(经理)和分管场长(经理)双签制。 3、加强审计监督,各农垦企业年终对财务收支、经营状况进行内部审计,内审结果报省农垦局。 4、省农垦局不定期检查各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可编辑 精品 况,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了解企业实际收入和经营效益,支出是否合理,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规范等。 六、实施与监督 1、场长(经理)、书记为实施本规定的主要责任人,省农垦局为主要监管部门。 2、各农垦企业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聘任、重要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开支,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是民主生活会、企业主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属场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3、经济责任审计。场长(经理)任职三年或工作调整,省农业厅要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4、本规定执行情况作为对农垦企业领导人员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 5、农垦企业领导人员违反监管规定的,依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理,给农垦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本规定适用于农业厅直属农垦企业。

山西省农业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