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
2018-12-03T09:48:53.3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作者: 赵维佳 王乐(通讯作者)
[导读] 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赵维佳
王乐(通讯作者)

(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6月11月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观
察组,收集同期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
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
治疗前后肝功能(
ALT、TBil、Alb、CHO)、凝血功能(PT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05),观察组ALT、TBil低于治疗前(P<0.05),Alb、CHO、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
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肝衰竭

【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26-02

肝衰竭是严重的肝病类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较高[1]。传统的内科综合治疗效果较差。人工肝支持系统是近年来
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血浆置换是人工肝支持系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比较血浆置换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肝衰竭患者预
后,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1月—2016月11月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观察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19~78岁,平均51.2±12.6岁,急性肝衰

5例,亚急性10例,慢加急性20例,慢性10例。病因:乙型肝炎29例,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2例,戊型肝炎4例,药物性肝损害4例,自
身免疫性肝病
3例,酒精性肝损害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收集同期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
19
~78岁,平均51.8±11.9岁,急性肝衰竭8例,亚急性9例,慢加急性18例,慢性10例。病因:乙型肝炎26例,甲型肝炎2例,乙型肝炎重
叠戊型肝炎
3例,戊型肝炎3例,药物性肝损害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酒精性肝损害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内科综合治疗,包括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退黄、补充能量和维生素类、利尿、通便、抑酸、输注新鲜
血浆、人血白蛋白等对症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术中持续心电、血压监护。血浆置换量
2600~

3000ml/
次,治疗时间2~3h/次,每隔2~5d治疗一次,共治疗1~6次。血浆置换血流量80~100ml/分,血浆分离速度20~30ml/分,依据
患者个体情况,酌情使用地塞米松及盐酸异丙嗪,防止过敏反应发生,补充葡萄糖酸钙,防止抽搐症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有效和无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b、CHO)、凝血功能(PTA)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
ALT、TBil低于治疗前(P<0.05),Alb、CHO、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
效率为
75.6%(34/45),对照组为3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讨论

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其本质是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正
常代谢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体内毒物蓄积,同时各种细胞毒性物质在血浆中蓄积,影响肝细胞再生,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患者生
命。

血浆置换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中间型人工肝,通过一种非特异性的方式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非细胞的血液成分,解除了这些物质对肝细
胞直接或间接的继续损害作用,并可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稳定内环境,同时又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血浆活性因子
等物质,替代了肝脏部分功能,减轻了肝脏的负担,为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创造了积极有力的条件,使肝功能逐渐改善
[2-3]。

本文结果提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郑晓君,严敬,龚文兰,等.人工肝不同模式治疗肝衰竭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8,39(05):730-732+736.
[2]
李易灿,高春明,张莉,等.人工肝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1947-1949.
[3]
程芝灵,孙桂香,林辉,等.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06):664-6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