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历史是一个宏大的研究课题,它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真实记录,不容篡
改。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史料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历史材料,
加深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由此可见,史料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不容置喙。
近几年来,在课改大环境的深入影响下,史料教学已成为了历史领域教育工作者
的共同关注。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高中的历史教学,探求正确的教学策略,以
求为日后的高中历史实践教学提供可行之法。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满足如今的历史教学要求。
为了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史料教学应运而生。史料教学不
仅完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也适应了高考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要求。因此,这
一方法逐渐受到历史教师的重视。历史教师要通过史料教学激发学生的热情,提
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实施史料教学的原因
史料是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被人为保留下来的历史印记,是全人类探究历史
的重要材料,它向人类客观地展示了历史发展的原本面貌,是人类深入研习历史
的重要凭借。因此,以真实史料为核心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是符合当今时代对
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的,也是值得极力推广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通过查询史
料来获悉准确的历史信息,并由此得出分析与结论的思维活动可以使其强化历史
的体验,教师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运
用史料解决综合历史问题的迁移能力,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史学素养以及人
文精神。
例如,在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
应首先进行教学策略的构想,明确课堂教学中的主线和其余分支干线,让学生对
本课的重点难点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筛选史料的过程便是此次构思教
学策略的重中之重。教师选取史料要符合课标的需要,更要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
水平,切记选取的史料要能回归到学生的课本中。通过史料进行新课程的导入,
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史学的热情,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习的效
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在高中阶段,历史教材的编排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为框架
构成,依据时间顺序将重大事件依次贯穿。这样一来,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
关联也更为容易。
史料教学法是历史学科迄今为止的一项重要创新,其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是十
分远大的。就全国的中学生源相比较而言,农村的学生数量远多于城市学生的数
量,其学习资源也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学生,再加上农村的基础通讯设施并不发达,
农村学生的眼界以及知识储备都与城市学生相差甚远。农村学生找不到历史知识
点的内在关联,学习成绩自然也因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利用史料教学这
一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尽量改善各地区差异所造成的
历史教育资源的不足的状况,尽可能地为所有的学生创造平等且优渥的历史教学
条件。
二、史料的选用原则
首先,高中历史的史料选用一定要遵循严格的原则,教师要立足于高中历史
的教材知识,紧扣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史料的选取,以此加深学生对史学知识的掌
握和吸收。史料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个
门类。其中,实物史料的可信度是最高的,它是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被人为保存
下来的肉眼可见的实体,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文献资料主要分为文字和口传
两个大类,教师一定要甄别选用,保证其准确度和可信度。例如,教师在讲述关
于蒸汽机的演变历史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瓦特研发蒸汽机的历史照片。这样一来,
小说里现代人穿越回古代造出了蒸汽机的悖论就不攻自破了。
其次,围绕高中历史教材选取的史料,一定要是类型丰富多样的。教师要尽
可能多的选择不同品类的史学材料,兼顾多种形式,结合准确的史学论述,让学
生掌握区分史学材料的可行方法以及自主鉴别史学材料的价值。教师也要多关注
各项史料之间的紧密联系,用不同的史学方法对所选取材料进行深刻的解读,由
此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其在理解基础的史学理论基础上,能够深刻明白史学
材料带来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远大影响。例如,教师在讲到工业革
命时期,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当时的各项伟大发明的影
像资料,让学生站在不同的史学立场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最后,高中历史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准,教师要充分的衡量
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的水平,选取符合课本教材内容的、具有一定
教育意义的史学材料,以求学生在学习完史料后有明显的收获。例如,在讲述科
技高速发展对城市化产生的影响这一部分时,科学直观的调查数据就比引用历史
著作中的论述更具说服力。通过直观易懂的数据展示,学生可以直截了当地了解
到科技的迅速发展助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相较而言,引用史学著作中的原
材料就显得不够严谨,因此也不会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
三、如何应用史料教学
对于史学材料的应用而言,教师要以三个方面为核心。第一,要精讲细节。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所选取的史学材料出自哪里,教师都要指导学生逐句学习,
给予精细化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第二,主动设问。
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历史的课本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高质量问题,让学生通
过认真学习史料,进行自主思考,最终得出属于自己的史学结论,由此提升学生
的自学能力。第三,要坚持回归课本。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在教学
过程中适当扩充一些史学材料,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更全面的历史
思索能力,但绝不可远远超出课本的范畴,倒置本末。
例如,在讲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的环
节中进行史料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讨论小组,并给各小
组分别布置不同的史料收集任务,让他们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产物进行查找,
然后让各组的发言代表在课上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这样的课堂互动,学生的参与
热情得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涨,学生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了很深的印
象,这对提升高中历史的课堂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由此看来,史料教学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中展现出了极大的优
越性,是不可多得的提高课堂效率的良好方法。史学材料为教师讲解课本知识提
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如何筛选出适合学生的史学材料,是需要历史教师们共同解
决的问题。随着如今的时代变迁,新型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也为教育方面提供
了更多可能。教师要利用好新型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创设全新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建造一个更良好的历史学习平台。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结合史料分析问题并解决的一种
有效教学方法,也必定会成为之后高中历史教学的前进方向。在高中历史的教学
实践中,若能以如上的原则为核心,一定能够将史料教学法的优势更加凸显,取
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提升课堂的整体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育工作
者们要继续努力,深入历史教学的策略研究,以期为之后的历史教学提供鉴借。
参考文献:
[1]刘春治.《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和作用》[J].考试周刊.2012(37).
[2]黎璎.《运用史料教学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时效性》[J].《学生之友》.2012
(03).
[3]罗杰飞.《浅谈新课改下史料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教纵横》.2011
(07).
[4]王月.《史料—历史教学的基石》[J].《教学参考(中学版)》.2010(12).
[5]徐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J].《历史教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