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我国广大居民的环保意识在不
断提升,同时人们对环境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通过
各种先进监测手段帮助其更加有效、全面地掌握环境信息,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
性、合理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基于此,文章就针对环境监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环境监测;大数据技术;应用
一、环境监测的工作以及其作用分析
环境监测主要是指相关部门将环境当作重要的监测对象,引进现阶段最为先
进的科学技术得出重要的数据信息,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工作人员利用先
进技术对环境实时监测,一旦出现污染情况便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造成损失
或是导致污染扩大。也可以根据所得数据进一步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因此,
环境监测除了可以掌握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更是开展环境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二、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构架及其主要功能
1.大数据管理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该模式存在较大的局
限性,无法有效满足大数据高效率存储和访问的需求,同时更无法满足高扩展性
和高可用性的要求。大数据管理与传统数据库之间存在本质区别:第一,数据规
模存在差异。传统数据库主要以MB为基本单位;大数据则是以GB、TB为基
本单位。第二,数据类型不同。传统数据库主要是将结构化数据作为重点,因此
种类单一;大数据还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
2.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架构
大数据平台是多方汇聚、吸纳、整合、统筹,对社会各类、各行业信息进行
再次组织,同时将这些均参与或是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的主动产生、专业产生
以及间接产生,是大数据平台的供给。这些多元、异构或是结构化信息在大数据
平台上进行汇聚,且信息价值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大数据平台
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挖掘出自身需要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高层次
的改造、转换以及有序组织,使其从单一的因子向多维关联转化,从而实现数据
信息趋向规律性。整体技术构架主要是根据物理资源以及网络资源,采集整合所
有环保相关的数据将其放置在大数据平台上,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挖掘与分析,
提供基于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从而建立面向对象的环保业务应用系统和
信息服务门户,为第三方环保应用商提供统一的应用展示平台,更好地为企业、
政府等受众群体提供环保信息服务和交互服务。
3.数据采集与存储
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环境数据,利用
数据抽取、分发、清洗、转换以及装载等过程,将整个数据中存在的不真实数据
进行有效筛选,保留精确的数据,同时将源数据存储到数据共享平台中,通过这
样的流程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存
储的数据必须根据生命周期配置为历史回档数据和当期使用数据,同时必须对外
开放查询服务平台。
4.数据处理与共享
数据处理主要是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根据预先定义的计算处理需求采取批
量计算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实现数据建模以及数据计算功能。例如,针
对大气、水体等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引入预测模型,从而对环境质量变化的
趋势进行合理预测,这样才能为后期开展的环境容量核定、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
的信息数据。为了进一步保障广大居民居住的环境质量,相关部门一定要根据当
地城市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污染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立全面的企业监控预警
机制,对企业生产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生产、排放以及存储等各个环节
监督与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监察部门执法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相关部
门还要建立数据共享层支持建立数据服务的标准化接口,加强联防联动,从而加
大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也会更加突出。一定
要提高对环境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树立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同时加强对相关设备的巡查次数,做好后期养护与维修工作,从而更加有效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力度。
参考文献:
[1]魏 峰.大数据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2017(1):259.
[2]解 辉.大数据技术在環境监测中应用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