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Ti专题I 雠丽
专题报道
深度和广度。在抓落实方面,要建立项目和工业两个工作
协调机制,做好运行调度和要素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既 要关口前移,加大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对接;又要重心下 移,与基层、企业“零距离”接触,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 处、取得实效。 以“三严三实’’推动扶贫攻坚任务落实 省委组织部周学武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 开发工作,彰显了省委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坚强意 志和坚定决心。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加快整体脱贫步 伐,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把“三严三实”与扶贫开 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从严从实强化责任,打造扶贫攻坚的满意工程。强化 扶贫攻坚工作责任制,把扶贫攻坚作为最重大的民生工 程,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 贫。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带头安排部 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研督办,扑下身子带领群众脱 贫。 从严从实考核奖惩,树立扶贫攻坚的正确导向。把提 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改善贫困地区 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考核评价扶贫攻坚成效的主要指标,增 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在扶贫主战场上考察识别 使用干部,对在贫困地区埋头苦干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 优先提拔使用;对扶贫攻坚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视情况 进行约谈提醒、诫勉谈话,督促整改。 从严从实打好基础,巩固扶贫攻坚的战斗堡垒。选好 配强带头人,把政治责任强、法治观念强、服务意识强的 优秀党员选派到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加大大学生村 官、返乡学生、复转军人担任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力度; 加强贫困村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 济;建立省州1县机关单位与贫困村固定结对、单位党组织 结对共建帮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户的工作机制,推动 各种要素向扶贫工作转移。 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省委党校王亚玲 青海提前实现整体脱贫奋斗目标,必须深化改革,不 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1.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明确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党 国 政一把手责任制,改变由主要考核地区GDP向主要考核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制定出具
体的,可操作的考核内容、评价方式和操作规程;建立奖
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把扶贫县领导干部的政绩,升迁与扶
贫绩效挂钩。
2.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四个一批”的要
求,实现扶贫对象+贫困成因,精准扶贫。通过精准扶
贫、靶向疗法等创新举措。通过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
制,把减贫目标分解落实到户,并将扶贫措施、项目安
排、资金使用与之挂钩。
3.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现有驻村工作队的基础
上,可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
(组),明确职责,强化村“两委”班子,切实提升基层党
组织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能力水平。
4.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攻坚中
的主导作用,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资源整合,资金
捆绑;定点扶贫帮扶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帮助建设
基础设施、发展经济项目、开展技术培训等,改善贫困
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开展多层次、全
方位的扶贫协作,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精准扶贫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省社会科学院杜青华
省十二届九次全会按照中央要求,结合省情实际,就
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加快整体脱贫步伐进行了安排部
署。为更加有效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当前精准扶贫需要
注意和克服以下问题。
一
是需要注意和克服贫困户精准识别的技术困境问
题。特别是在统筹安排好精准扶贫过程中产生的组织、技
术、人力、资金和政治等政策成本的适度控制的基础上,
如何对一部分收入处在“贫困线”附近的“临界贫困群
体”进行有效识别的问题。二是需要注意和克服精准扶贫
过程中农村的空心化问题。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
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一些贫困农户因为长年外出务工,
很难参与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等工作,容易造成农户参与度
不足。三是需要注意和克服精准扶贫过程中长期效应和短
期效应的兼顾问题。因为贫困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还
包括健康、知识和能力等层面的贫困。经济层面的贫困通
过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水平容易在短期内取得成效,但健
康、知识和能力等层面的贫困往往需要长期且持续的帮扶
才能看到成效。因此,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在帮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