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规范
商密×级▲
—××××
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
2006-03-10发布 200×-××-××实施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200×
前 言
本规范按照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规范的标准格式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苏忠、王晓、苏童
本规范批准人:
(五号宋体)Ⅰ
—200×
引 言
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长安车的生存之本。在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仪表板总成设计是最难的,它代表着内外饰件自主开发设计的水平和标准。在此,特编写此规范——《仪表板总成设计规范》,希望将自己多年来对仪表板设计的理解及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更希望对对那些刚刚接触到仪表板开发的人员和对长安公司的自主开发有一些帮助。本规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200×
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仪表板总成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仪表板总成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结构及生产工艺等。
本规范适用于注塑成型为主、搪塑、吸塑软化生产工艺的M1、N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 GB 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
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
QC/T 29089-92 汽车软化仪表板表皮
GB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
GBT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HG 2-167 塑料撕裂强度试验方法
GB7141 塑料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热老化箱法)通则
GB 9344 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
GB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
GB/T 15585-1995 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率的测定
塑料变形温度的测定(通用试验方法)
GB/T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GB9342-19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QC/T15-1992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QC/T17-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3 设计内容
设计输入
3.1.1 市场定位及设计任务书
市场定位:根据制造厂对整车的市场定位,包括市场预测、销售目标人群、确定仪表板的整体风格、目标价格及档次。仪表板总体大体分类见表一: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必须包含对仪表板的主要技术状态描述。技术状态主要有:仪表板的质感、颜色、皮纹;仪表板的配置如CD机、GPS、电器开关按钮、烟灰缸、空调控制按钮、手套箱总成、DAB、PAB、通风除霜、阳光传感器、车载免提系统、点烟器等。
表一: 仪表板总成档次分类
序号 仪表板描述 适宜车型 备注
1
硬质感 1) 仪表板骨架整体注塑成型
2) 主体为单色、其它部件与主体为相同或不同颜色 微车
低档轿车
2 1) 仪表板骨架分上下本体注塑成型,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螺钉连接
2) 上下主体为不同颜色,通过直接注塑不同颜色材料或进行涂装处理; 微车、中低档轿车 3
软质感 1) 仪表板骨架整体注塑或者纤维板热压成型;
2) 搪塑、PU SPRAIN或真空吸附表皮,整体发泡; 中、高级轿车
4 1) 仪表板骨架分上下体注塑
2) 上本体搪塑、PU SPRAIN或真空吸附表皮发泡;
3) 上下本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螺钉连接 中、高级轿车
3.1.2参照车选定及BENCHMARK和目标值确定
BENCHMARK对正确的开发仪表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市场定位及设计任务书,选定与之相近技术状态的车型。对其仪表板进行解析。对各解析内容作详细记录,其解析的主要内容如下:
1) 人机工程及法规内容:R点位置、正副驾驶员腿部空间、进行出性、组合仪表的视野、风口配风范围、除霜除雾方式及各开关尺寸、手套箱容积、烟灰缸及点烟器以及各位置按钮操控方便性;
2) 总成及部件的间隙、段差;
3) 装配工艺性:解析装配层次及安装方式;
4) 部件解析:材料、重量、生产工艺、表面处理、模具结构、结构及功能;
5) 成本分析:从材料、制造工艺、装配、质量品质上分析成本构成;
在完成BENCHMARK工作后,要确定仪表板开发的目标值,并结合3.1.3完成仪表板总成的技术开发报告,主要有以下内容: 1) 总体技术状态:制造工艺、装配工艺、具体配置要求
2) 人机工程、法规适应目标值:以R点为基础,仪表板上部边沿高度范围;仪表板下部边沿到地毯的高度;腿部空间、PAB布置、通风除霜的配风范围及相关尺寸等;
3) 质量开发目标:间隙段差的初步确定。
4) 开发费用的评估及测算
3.1.3借用件和黑盒子件的确定
确定借用件、黑盒子件的明细;确定相关边界条件,并将数据、明细及边界条件要求提供给项目组,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布置、造型人员根据要求进行效果图绘制。仪表板布置通常借用件和黑盒子件有:HVAC总成、风口总成、烟灰缸总成、CD总成、GPS总成、PAB总成、点烟器总成、阳光传感器总成、组合仪表总成、前罩解锁手柄、手套箱解锁机构总成。
3.1.4效果图构造分析
根据造型部门所绘制的效果图,结合3.1.2的内容进行工程化可行性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与技术方案的符合性情况;确定是否要修改技术方案;
2) 满足仪表板所需功能要求,满足人性化需求;
3) 制造工艺;
4) 装配工艺; 5) 质量控制
6) 颜色配置;
7) 初步评估人机程及法规的满足情况。
3.1.5 仪表板总成布置
1)仪表板的总体尺寸确定
Z向尺寸:
最上部(不含仪表罩)尺寸:H=*SPR+420mm,并结合总布置的前视野情况进行调整,仪表板下部边沿与地毯间距达到310mm;
Y向尺寸:
根据装配方式及前门的密封面尺寸确定,保证仪表板与门内饰板最小间隙5mm;保油门踏板与仪表板(控制箱处)至少有50mm的空间;
X方向尺寸:
根据R点位置,按95%的男性和5%的女性人体尺寸校核,达到方向柱与腿部间有25mm以上,仪表板与方向盘之间最小距离应大于80mm;仪表板与前挡风玻璃最小尺寸为5mm;
另外:结合装配工艺性,论证仪表板总成装配的整体进入性,保证仪表板能从前门空间顺利进入到驾驶室装配。
2)组合仪表的视野性:
汽车仪表的可视范围(对驾驶员双眼)应全部得到满足,不被方向盘所遮挡;以眼椭圆中心点向方向盘边沿作射线,使仪表板处于射线形成的区域内(如图3示);驾驶员观察仪表的视角(即通过仪表平面的中心点和眼椭圆中心点的连线与仪表平面的夹角),尽可能接近900。如图2示,同时,也尽可能使驾驶员的视线处于最佳下视角(300)范围。
3) 仪表罩布置
仪表罩的布置重点在于对给合仪表遮光性能。保证使前挡风玻璃入射到组合仪表上的光线的反射光不与眼椭圆相交,如图3所示;关于防眩,澳大利亚制定了安法规ADR12,美国的安全法规为FMVSS107。同时,仪表罩的边沿要处于给合仪表的黑边内而不遮挡给合仪表的刻度盘。一般安装方式采用卡子与螺钉相结合方式。
图3:组合仪表防眩目2
图3:方向盘与组合仪表板
4) 操作件的可及范围
驾驶员的手活动范围是一个球形空间,其几何中心称为“EO”点。 取驾驶员座椅位置分别为HZ=240mm、300mm、360mm,驾驶员以按式、握式、横向捏式、捏式四种方式操作测定杆,求出其所能达到的位置,即可测出EO点(如图4)。求出HZ-EOX,EOX-EOZ的关系。各种开关按钮,应尽量安排在驾驶员随手可及的位置。国家法规GB/T17867-1999规定了轿车手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位置;具体参照长安公司的“驾驶员操控按钮布置设计规范”
5) 通风除霜布置
(1)暖风机布置:对除霜通风影响主要由暖风机的性能和所处的位置所确定,暖风机的出风口位置最好处于以XZ对称平面,在向Y正方向移动小于20mm。 图4:手操作件的范围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