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载速率对SAC系列焊点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

加载速率对SAC系列焊点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

加载速率对SAC系列焊点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 要】随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焊点的

形式以及焊点所用无铅钎料的种类愈发繁多,从而使得对焊 点力学性能的考察尤为重要。在所有对焊点性能的考察中抗 蠕变性能是一项重要的考察项目,本篇文章通过实验和有限 元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加载速率对焊点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对

SAC系列钎料焊点进行纳米压痕实验及模拟, 获得载荷-深度 曲线、时间-深度曲线, 以及时间 -蠕变速率曲线。 结果表明: 蠕变的速率并不是恒定的,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钎料的蠕 变程度以及蠕变速率依次增大, 并逐渐减小, 最终趋近于零。

关键词】蠕变;纳米压痕;有限元模拟;焊点;加载

速率

0 序言 电子器件服役时,相对于服役的环境温度,焊料自身熔

点较低,随着时间的延续,产生明显的焊点蠕变损伤。由于 蠕变性能对于高温材料的使用至关重要,是影响焊点失效行

为及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材料的蠕变性能是

但在实际测量中,对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这类本身体积很

小的测量件,由于钎料属于软金属,并且在加工钎焊后会产

生明显的尺寸效应,各种性能受尺寸的影响明显不同于传统 焊接。所以对于微电子封装焊点只能通过纳米压痕蠕变来获 得其蠕变性能参数。

在过往研究中,已有过研究剪切力大小、饱载时间、加

载方式对焊点蠕变性能的影响;而本文借助纳米压痕仪及先 微电子封装焊接研究中 个重要的部分 [1-3]。 进的有限元计算机模拟软件对 SAC系列钎料(Sn-3Ag-0.5Cu

Sn-0.3Ag-0.7Cu Sn-0.3Ag-0.7Cu-0.07La)焊点进行一次加载

卸载纳米压痕实验、模拟,得到载荷 -深度曲线 ( load-depth

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获得焊点蠕变程度及蠕变速 率在加载速率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1 纳米压痕及有限元分析理论

1.1 纳米压痕法 纳米压痕法主要通过测量加载、卸载过程中压头作用力

与载荷深度得到的加卸载曲线来获得样品的硬度与弹性模 量等力学性能参数。进行纳米压痕测试时压头需垂直于样品 被压面,等压头接触试样表面后开始加载,直至加载到最大 值后再缓慢卸载,实时检测压头压入位移随载荷的变化。测 试的结果是一组载荷 -位移曲线, 通过对 load-depth 曲线进行 物理反解析计算能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硬度及蠕变应变速 率敏感指数等力学性能参数。

般来说,纳米压痕仪用于测量硬度 H和弹性模量E是

两个钎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它们对于研究一种钎料的力学性 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纳米压痕法测量材料的 H和E的基

本公式为:

是由力-位移曲线中的最大应力点 Fmax沿着卸载曲线开始向

引切线,与横坐标轴的交点。

本实验利用纳米压痕仪中队压痕位移深度的精确测量

及纳米压痕技术中所采用的计算公式(式 3)来分析焊点在

受压后保载时间内发生的蠕变。

图 1 为一条典型的纳米压痕测量出来的材料蠕变特征的

loading-depth 曲线,最大载荷处停留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 压入深度 h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反映了该材料的蠕变特征。

1.2 有限元模拟技术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是将求解未知场变量的连续介质体

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单元用节点连接,每个单元内用插值函 数表示场变量,插值函数由节点值确定,单元之间的作用由 节点传递,建立物理方程。将全部单元的插值函数集合成整 体场变量的方程组,然后进行数值计算。数值分析在对理解 材料在微纳米尺度或微纳米表层的力学性能的问题中体现 出了突出的优势 [4] 。

所以现在国内外对封装体系热应力与机械应力失效的

分析和预测,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5-7] 。有限元方法已 经成为求解实际工程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逐步开发相

应的有限元软件,女n ANSYS MARC和ABAQUS等,具有处

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包括接触非线性在内的边界条 件非线性以及组合的高度非线性的超强能力;可以处理各种 结构的静力学、动力学(包括模态分析、瞬态响应分析、简 谐响应分析、谐响应分析)问题、温度场分析以及其他多物 理场耦合问题;同时拥有高数值稳定性、高精度和快速收敛 的高度非线性问题求解技术。 式中:£取决于压头几何形状,三棱锥压头 =3/4 ;hr 2 研究步骤

2.1 实验

1)采用感应加热的方法,制备出 Sn-3Ag-0.5Cu,

Sn-0.3Ag-0.7Cu Sn-0.3Ag-0.7Cu-0.07La 三种钎料。

(2)采用装有丙三醇的电炉坩埚,加热到 280 ° C制备

直径为900卩m的BGA焊球。

3)将超声波清洗后的焊球在助焊剂的作用下回流焊

接在铜基板上,形成回流 BGA焊点。

(4)将回流 BGA焊点依次使用 80#、600#、1200#、2000#

砂纸在低速金相抛光机上进行打磨及抛光,直至露出焊点, 并保证焊点截面处无划痕,获得金相压痕试样如图

5)利用纳米压痕仪采用一次加载 -卸载方式并配有多

种加载速率对三种钎料制成的焊点进行蠕变性能测试,来研 究加载速率对焊点蠕变性能的影响。

2.2 模拟 三维模型的自由度高于二维的一个数量级以上,这将导

致三维模型中积累的数据误差对模拟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影 响[8] ;其次,三维中模拟结果可能与网格的划分存在很大相 关性 [9]。

为了简化分析,在模拟时压针被简化为顶角半角 a

=70.3°

的圆锥刚体,因此横截面面积和深度的比例与 Berkovich 压

和Vickers压针是相同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模拟结果, 拟中模型的尺寸均采用实验样品的真实大小,利用二维有限 元模型模拟BGA单个焊点组件的几何尺寸为压头(金刚石): 半径 0.037mm ,高度 0.015mm ; PCB基板(FR4): 1.27 X 1.27

X 0.36mm ;焊盘(Cu):直径 0.86mm,高度 0.025mm ; IMC

(Cu6Sn5):直径 0.54mm,高度 0.002mm;焊点

(Sn3.0Ag0.5Cu):直径 0.9mm,高度 0.72mm,各组件的物

用反分析测试原理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微小无铅焊 点压痕实验中载荷 -位移关系曲线与其弹塑性材料参数之间

的联系,并以幕指数本构方程的形式表征 Sn3.0Ag0.5Cu无铅

钎料的的塑性性能 [10],如式( 4)所示。

为了简化造型及缩短模拟时间,可考虑模型为 x 轴对称

结构,取模型 1/2 进行分析,同时忽略了摩擦的影响,认为 各组件工艺质量良好无缺陷,焊点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受到均 匀的载荷, 并对组件的初始状态做理想处理 (无应力状态) 。

建立的BGA单个焊点的二维模型如图 3所示。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一次加载 -卸载的方式, 最大载荷为

200mN ;

加载速度分别为 5mN/s , 10mN/s ,20mN/s,50mN/s ;在最 大载荷处本模

理参数如表 1 所示。 在纳米压痕实验的基础上,利 保载180s。压痕测试过程中,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 压痕应力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数据准确度下降,即为了避免 边界效应,相邻压痕之间需保持 3 倍于压痕尺寸大小距离

[11] ,如图 4。

3.1 蠕变过程分析 选取Sn-0.3Ag-0.7Cu-0.07La/Cu焊点进行压痕试验后得实

验数据进行分析,在最大载荷为 200mN,保载时间为180s,

加载间隔为0.15s的实验条件下,利用 Origin软件绘制在保

载时间内, 三种焊点在 5mN/s 的加载速度下的蠕变加速度变 化情况,如图

5 所示。

对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的 SAC305焊点模型进行同一实

验参数的模拟, 同样采用一次加载 -卸载的方式, 最大载荷为

200mN ;加载速度为5mN/s,在最大载荷处保载 180s。可以

清晰的看出在保载时间内压痕深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 深,即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蠕变,如图 6。再通过对模拟结果

进行逆向分析可得在模拟条件下的 SAC305焊点压痕蠕变速

率-速度曲线,如图 7。

由图 5 及图 7 可知,在保载时长内,蠕变速度在蠕变发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蠕变速度无限接近于 0,这表明钎

料蠕变速度最大点发生在其刚产生蠕变时,之后蠕变趋近于 不在发生,即速度接近于 0。同样,可发现在 10mN/s、20mN/s 、

50mN/s 也有相同的规律。这一现象表明了钎料的蠕变过程 是一个明显的变速过程。这是由于钎料焊点在不同应力载荷 的作用下将会发生蠕变激活过程,导致位错滑移和攀移,以 及晶界滑移的速率不同,这个过程同时伴随着热扩散过程的 不均匀性,最终导致钎料焊点蠕变速度在不同应力载荷下产 生不同的的蠕变速度且这个过程是不匀速的。

3.2 蠕变量分析

在这部分,实验过程中选取三类焊点分别在 5mN/s ,

10mN/s ,20mN/s 和 50mN/s 的加载速度下的蠕变深度变化数 据,利用

Origin 软件绘制出钎料蠕变深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以相同的参数添加入之前所建立的有限元焊点模型,在

相同的加载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同上一节一样对所得到的 数据值进行选取、 采集。在此基础上利用作图软件进行绘图。

获得载荷 -蠕变量曲线如图 9。

变量的最大值越高。而从有限元模型(图 9)可以发现越高

的加载速率实验值所产生的蠕变量越大,即从图上所表现出

来的当载荷达到最大值并保载过程中,蠕变量所形成的的平 行于 x 轴的横线长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由短变长。这表 明钎料的蠕变变形量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呈现非线性加 大的趋势,焊点的蠕变程度与加载速度有关,随着加载速率 的增大,钎料的蠕变深度也依次增加。

这是由于加载速率越大,达到最大载荷的时间越短,材

料依赖时间的变形就越小,则积累的塑性变形能就越大,在 饱载弹性能释放,转变为较大的蠕变变形量 [9] 。 生时达到最大,经过一个较短时间,蠕变速度便趋向于 0,

图,采用 S 曲线拟合,所得出的曲线如图 8 所示。

由图中 8 可以直观的看出,焊点所受加载速率越大则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