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调查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调查与对策

17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03

月下旬刊M丨和谐社会建设H本文为2018年西京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失能老人饮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调查与对策贺梦梦 郭会宁 翁建定(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3)【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以陕西省为重点,辐射周边省份进行调查,对这些省份失能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点对策:建立乡村失能老人餐厅;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额度;加强对失能老人家庭成员的教育;提高农村卫生所的医疗条件。【关键词】 农村失能老人;饮食现状;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概述失能老人主要是身体、心理功能丧失或不正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需要依靠他人照料或辅助性照护生存的老人。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有失能老人1239.8万,农村失能老人将达到828.9万。可见,农村失能老人在增多。面对不断增大的农村失能老人群体,国家、社会都应该重视。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振兴乡村战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关注农村、关切和服务农村失能老人;在服务农村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就业或创业梦想。因此,本项目对农村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更清楚地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这为政府出台相关的帮扶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呼吁社会其他人员关注、关爱农村失能老人提供参考和建议;同时,为大学生主动投入振兴乡村战略提供具体的途径与方法,使大学生对农村失能老人的生活有深入了解,对传统孝道文化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也为大学生将来就业或创业提供新的思路与空间。二、对部分省份失能老人的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为了能更全面、清楚地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的生活现状,笔者主要对西安市长安区引镇、王曲镇、五台乡、杨庄乡4个乡镇的200名不同程度的失能老人进行了调查和走访。同时,还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河南省渑池县的张村镇、洪阳镇,湖北省的枣阳市的鹿头镇、新市镇,甘肃省清水县的白沙乡、山门镇,山西省永济虞乡镇、开张镇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11份,有效率为81.1%。将所获得的数据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1、对老人失能情况和家庭成员相关情况的分析所调查的老人中有80%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有的老人是轻微的失能,取拿东西不便、行走腿脚困难等;有的老人比较严重,需要依靠轮椅或者他人的扶助才能勉强度日。家庭成员方面,以老人独居或者与老伴、子女同住为主。有少部分老人无依靠,只能独自生活,加之身体不便,生活很艰难。大部分老人还是和老伴或者子女一起生活,但老伴或者子女的文化程度较低,大都小学毕业,甚至有很多老伴是文盲。长期的失能,使得老人得到的照顾会减少,还会产生诸多琐碎的家庭矛盾。同时,一般家庭除老人外,大都只有孩子、老伴,年轻人比较少,即便是家里有儿子、儿媳或者女儿,他们也有很重的家庭劳动和农务,也是有心无力,加之家庭收入有限,也不能给失能老人提供较好的医疗条件,导致老人的失能程度加深。2、对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来源的分析通过走访和调查,老人的家庭收入一般都不高,大部分收入来自劳动和自家土地的产出,由于老人自身的自理能力都已经成问题,不能亲自耕种,产出就更少了。还有部分收入来自子女或者亲友。但这要看实际情况,有些老人的子女收入比较好,每月或者每年给老人的经济支持比较大;有些子女也有家庭,自身生活也很拮据,有时无法给老人提供应有的支持;亲友的支持也是时有时无。另外,政府每月给农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养老金,但金额有限,一般为80到150元,这对老人的帮助不大。总和起来,一位失能老人一个月的收入大概维持在300到500元,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所用和医疗所用。3、对失能老人每天饮食的调查通过对老人一日三餐的调查后发现:(1)进餐次数调查。80%的老人能按时进餐,但有20%的老人还达不到这个标准,有时一天两餐或者一餐,基本就是想吃了吃点,不想吃就算了。(2)饭菜的种类调查。根据南北方差异,北方人大都以面食为主,基本三餐离不开面食,特别是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的老人;南方人大都以米为主食,所以湖北的老人三餐基本以米饭为主。在菜品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菜品单一,有些老人常年以土豆、白菜等为主要的菜品,营养缺乏,在患病或者体弱时只能硬撑。(3)饭菜质量调查。老人的饭菜营养不高,同时油水也比较少,大部分是由老伴或者子女做饭,基本是做什么吃什么,没有特别照顾。4、对失能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在调查中,有10%的老人虽然身体行动不便,但身体还算硬朗,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也很少吃药;但是大部分老人在失能后疾病缠身,如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必须依靠一定的药物才能维持身体正常;还有少数老人一身有好几种疾病,每天需要吃不同的药物,情况不容乐观。另外,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也相对落后。一般就诊去乡镇的卫生所,卫生所的检查设备短缺,医护人员缺乏,能胜任全科医生的很少,因此,有些失能老人的病情会被拖延或者误判。三、针对失能老人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在笔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建立乡村失能老人餐厅。农村失能老人会越来越多,单靠家庭来照顾显然是不够的。建议各乡镇应高度重视,在基层政府的主导和帮助下,以乡村为单位,建设一定数量的餐厅,为老人提供专门的一日三餐。建设经费由当地政府和失能老人家庭共同承担,接受各种社会捐赠,能尽量减少失能家庭的经济负担。建成的餐厅能够按时提供较为丰富的饭菜供片区内失能老人食用,并能提供给特别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到家服务,这样老人的餐饮问题基本能解决。第二,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额度。目前我国实施农村全覆盖养老,老人数量庞大,所以提供的养老金金额比较少。山西省60到70岁老人每月只有80块钱,陕西省是100块左右,这些金额对老人来说杯水车薪。(下转第30页)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03

月下旬刊M

30西部社会丨X三、内蒙古燕山—太行山片区精准扶贫路径选择1、推进教育扶贫,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和技术才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必须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只有精神扶贫才能彻底斩“穷”根。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教育上“送政策”远比物质上“送补给”来得更加有意义。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帮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构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能力和决心,激发他们对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农村内实用技能培训,有序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同时吸引已转至城市的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人才回流至本地农村作为就业带头人。慢慢地把“走出去”的观念转变为“引进来”,将一些具有高水平、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引进来,强化片区的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的发展方式,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有针对性的为人才制定引进政策。破解教育旧思想,实现全方位教育,以此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给该地区带来的利益,储备跨学科、具备解决综合能力的人才。2、积极整合资源,推动龙头产业的发展由于扶贫任务的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政府必须持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重点关注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支持,为重点企业投入资金,并且因地制宜的出台支持政策,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助力其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使其能够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的辐射范围,最大程度地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当地扶贫部门应该合理的利用资源,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的力度,这样不但可以让一部分农民脱离原有的耕种或游牧生活,还可以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人。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一部分拥有技术能力贫困户的脱贫工作,而且还能解决龙头企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3、探索绿色扶贫道路,继续发展光伏扶贫近年来,自治区将大量的光伏电站投放在乌兰察布的贫困地区,要想项目平稳运行,一定离不开项目专项资金的帮助。应积极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银行小额贷款为辅,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撑。同时光伏扶贫必须要精准到位,光伏设施安装方便的特征,农户可在家中的闲置的屋顶安装,适合在贫困户中广泛推进。政府部门应适当调高光伏电价的补贴,惠普民众。加速绿色产业扶贫开发,利用京津冀资源促进区域合作。借助自身优势开展区域内外协作,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参考文献】[1] 张志华.内蒙古精准扶贫研究报告[D].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 孟娜.乌兰察布市H旗产业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3] 陈亚楠.河北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绿色扶贫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4).【作者简介】张伟清(1992—)女,汉族,山东平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建设研究.

征[D].四川.四川大学,2014.[3] 何启林.藏区社会治理问题的思考——以青海藏区为例[D].青海.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2014.[4] 杨刚,鲁彩荣.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多元主体问题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4(09).[5] 贾伟,李臣玲.村规民约与藏区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D].青海.青海民族大学,2016.[6] 胡兴东.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藏区社会治理问题探索——以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为中心的考察[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8.[7] 陈井安,刘福敏.藏区治理体系现代化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16(123).[8] 张继焦.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拉萨市调研报告[J].民族论坛,2015(369).[9] 胡洁.探索西藏社会治理新模式——嵌入式社区[J].西藏发展论坛,2016.[10] 陈进,刘丽玲,侯颖.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藏热社区居委会社区治理体系实证调查报告[R].西藏:西藏大学,2013.[11] 仙珠.青海藏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特殊性与政策取向研究[D].青海.青海民族大学,2012.[12]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新华社,2009.【作者简介】王雪莹,甘肃武威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三硕士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所以,建议应该提高农村失能老人的养老金金额,他们必须的开支相对比较多,这点扶助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第三,加强对失能老人家庭成员的教育。失能后老人心里很难受,希望家人能给予极大的宽慰和理解,在生活上持久地帮助老人,而不是嫌弃老人。但由于老人的家人文化程度较低,有些道理还不是很明白,特别是让家属长期地有耐心地帮助老人,他们可能会有怨气,不能理解等。因此,应该在村委会、镇委会的工作人员的协调沟通下,多教育失能老人的家庭成员,能够时常善待老人,极大地帮助老人。第四,提高农村卫生所的医疗条件。毕竟老人失能后,就近就医是最好的办法,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的卫生所设备缺乏或者陈旧,无法满足就医需要。而且,医护人员水平有限,也不能完全诊断失能老人的病情,因此建议增加医疗设备,引进全科医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参考文献】[1] 吴艳.失能老人社区护理支持与其生存质量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1)291-293.[2] 罗芷雯、邓巧丽、刘贤昭等:韶关市“失能老人”养老院集中养老现状调查[J].管理观察,2018(10)49-52.[3] 马肖成、苏立宁:我国失能老人养老保障服务供给研究综述[J].新西部,2018(09)27-31.【作者简介】贺梦梦,女,汉族,陕西横山人,本科,研究方向:会计统计.(上接第17页)(上接第27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