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什么扩频信号能够有效的抑制窄带干扰

为什么扩频信号能够有效的抑制窄带干扰

为什么扩频信号能够有效的抑制窄带干扰? 答:扩频信号对窄带干扰的抑制作用在于接收机对信号的解扩的同时,对干扰信号的扩频,这降低了干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扩频后的干扰和载波相乘、积分大大削弱了他对信号的干扰,因此在采样器的输出信号受干扰的影响将大大减小输出的采样只会比较稳定。 什么是同频干扰?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减少? 答:同频干扰:是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如何产生的:蜂窝小区的结构产生的。 如何减少:合理的选定蜂窝结构与频率规划,表现为系统设计中队同频道干扰因子的选择。

若载波MHzf8000,移动台速度hkmv/60,求最大多普勒频移。 解:cosvfd

Hzcvfvfd4.443600103108001060/8630max

说明多径衰落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影响。 答:①信息信号分散,信噪比低,传输语音和数据质量不佳; ②可能引入尖锐的噪声,照成传输数据大量出错; ③不同路径传来的信号互相相关,难以直接叠加。增加接收电路单元的复杂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多选题:请将下列每道题中包含正确答案的字母A、B、C、D填入题目相应的( )中。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1、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ABCD )等。 A、无绳电话 B、无线寻呼 C、陆地蜂窝移动通信 D、卫星移动通信 2、电波传播环境中,以下哪些一般属于阴影衰落?( AB ) A、山地起伏 B、高低各异的建筑物 C、雷电雨雪等恶劣天气 D、茂密的林木等 3、电波传播环境中,以下哪些一般属于多径衰落?( AC) A、高大建筑 B、各种电磁干扰 C、通信体快速运动 D、发射功率不稳定 4、目前移动通信中常见的微观分集的方式是哪三种?( ABC ) A、时间分集 B、频率分集 C、空间分集 D、以上都不是 5、目前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多址方式有( ABC )及它们的混合应用方式。 A、FDMA B、TDMA C、CDMA D、SDMA 6、在FDMA中主要的干扰有( ABC )。 A、互调干扰 B、邻道干扰 C、同频干扰 D、以上都不是 7、GSM的越区切换主要有( ABD )。 A、同一BSC内不同小区间的切换 B、同一MSC/VLR内不同BS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C、不同移动通信网间的切换 D、不同MSC/VLR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8、扩频通信中,目前最基本的展宽频谱的方法有哪三种( BCD )。 A、宽带线性跳频 B、直接序列扩频 C、跳频扩频 D、跳时扩频 9、对于扩频系统的特点正确的是( ABCD )。 A、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低,因此信号具有隐蔽性且功率污染小。 B、能实现码分多址复用(CDMA),可以提高信噪比。 C、有利于数字加密、防止窃听。 D、抗干扰性强,可在较低的信噪比条件下保证系统传输质量。 10、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除了一些外部干扰外,自身还会产生各种干扰。主要的干扰有( ABC )等。 A、同频干扰 B、互调干扰 C、邻道干扰 D、以上都不是 11、FDMA系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BC ) A、每信道占用一个载频。 B、信道相对较窄,每个信道的每载波仅支持一个电路连接。 C、越区切换较为复杂和困难。 D、以上都不是 12、TDMA系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BCD ) A、突发传输的速率搞,远大于语音编码速率。 B、TDMA用不同的时隙来发射和接收,不需要双工器。 C、抗干扰能力强,频率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D、越区切换简单。 13、CDMA系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BCD )。 A、多用户共享同一频率,通信容量大,容量具有软特性。 B、信道数据速率很高,码片时长很短。 C、可以做到平滑的软切换。 D、信号功率谱密度低。 14、GSM系统引入跳频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 AC )。 A、频率分集 B、空间分集 C、干扰分集 D、时间分集 15、在话务密度高的地区,GSM系统可根据实际采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可采用的主要有( )。 A、同心圆小区覆盖技术 B、智能双层网技术 C、微蜂窝技术 D、多重频率复用 移动通信练习题 一、判断题:请在下列每小题前面对应的( )中,认为所陈述对的打“√”,错的打“×”。 1. (√)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 (×)邻道干扰是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弱信号串扰强信号而造成的干扰。(强信号串扰弱信号) 3. (√)移动通信的信道是指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幅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4. (×)电波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是与距离的立方成正比的。(平方) 5. (×)由于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多径衰落,也叫慢衰落。(多径衰落:瑞利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 6. (√)移动通信中,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会产生附加的调频噪声,出现接收信号的失真。 7. (√)莱斯分布适用于一条路径明显强于其他多径的情况。在接收信号中没有主导分量时,莱斯分布就转变为瑞利分布。 8. (×)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衰落效应是快衰落和慢衰落。(频率色散)P39 9. (√)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10.(√)在实际工程中,为达到良好的空间分集效果,基站天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相当于10多个波长或更多。 11.(×)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载频按时间分为16个时隙,也就是16个物理信道.8 12.(√ )GSM中的逻辑信道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两大类。 13.(×)GSM中的同频干扰保护比要求C/I>-9dB,工程上一般增加3dB的余量。9 14.(×)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一样可通过跳频方式提高抗干扰性能。 P261 15.(√)跳频就是有规则地改变一个信道的频隙(载频频带)。跳频分为慢跳频和快跳频。在GSM的无线接口上采用的是慢跳频技术。P258 16.(√ )GPRS是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基于GSM网络所开发的分组数据技术,是按需动态占用频谱资源的。 P293 17.(×)GSM系统中,有一种干扰称为“远-近”效应,可通过功率控制减小这种效应。 (采用跳频技术)P162 18.(×)在扩频通信中,要用到一种称之为噪声序列的扩频码(PN)序列。(伪噪声) 19.(√)传统的信道编码通常分成两大类,即分组码和卷积码。 20.(√ )SDMA方式是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别不同的用户,其基本技术就是采用自适应阵列天线。 21.(√)移动体之间通信联系的传输手段只能依靠无线电通信。因此,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22.(×)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非线性器件) 23.(√)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衰落特性。 24.(√)极化是指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25.(×)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一般称为阴影衰落,也叫快衰落。(慢衰落) 26.(√)小尺度衰落是由移动台运动和地点的变化而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是多径。P17 27.(×)瑞利分布是描述移动通信中的阴影衰落特性的。P35 28.(√)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由于频率色散引起的信号失真,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P39 29.(√)MIMO是在收发两端都采用多天线配置,充分利用空间信息,大幅度提高信道容量的一种技术。P109 30.(错)当移动台高速移动时,跳频技术对改善信道衰落有很大作用。 31.(√)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载频按时间分为8个时隙,也就是8个物理信道。 32.(×)GSM中的邻频干扰保护比要求C/I>9dB,工程上增加3dB的余量。-9 33.(√)蜂窝系统同频干扰因子Q等于频率复用距离与小区半径的比值。 34.(×)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可通过跳频方式提高抗干扰性能。 35.(×)跳频就是有规则地改变一个信道的频隙(载频频带)。跳频分为慢跳频和快跳频。在GSM的无线接口上采用的是快跳频技术。(慢跳频) 36.(×)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是硬切换。(软切换) 37.(√)CDMA系统中,有一种干扰称为“远-近”效应,可通过功率控制减小这种效应。 38.(√)在扩频通信中,要用到一种称之为伪噪声序列的扩频码(PN)序列,这类序列具有类似随机噪声的一些统计特性,但它与真正的随机信号不同,它可以重复产生和处理,故称作伪随机噪声序列。 39.(×)跳频的本质目的是降低载频被干扰的概率,但对抗干扰性能提升没有什么作用。 40.(√)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小信道噪声或干扰的影响,是用来改善通信链路性能的技术。 二、单选题:请将下列每道题中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A、B、C、D填入题目相应的( )中。 1、电磁波的计划形式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极化天线方式是( B )。P21 A、水平极化 B、垂直极化 C、圆极化 D、椭圆极化 2、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属于( A )。P220 A、硬切换 B、软切换 C、更软切换 D、以上都不是 3、跳频系统中,根据调制符号速率和跳频周期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的跳频技术。当在每个载波频点上发送多个符号时,称为( 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