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新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第32卷 第1期 2012年2月 航空材料学报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Vo1.32,No.1 

February 2012 

新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 雯 , 王成国 , 郭 宇 , 陈 吻 (1.山东大学碳纤维研究中心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61;2.北方材料研究院,济南250031) 摘要:在聚丙烯腈(PAN)聚合液中分别加人Fe,nano—Fe和FeC:0 ・2H 0,经热处理后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电磁损耗 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材料分别进行物相分析,三种复合材料中,Fe元素主要以 Fe,0 的形式存在。根据所测得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比较分析了三种碳基复合材料和纯碳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 明加入Fe和nano—Fe制备的碳基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纯碳材料的输入波阻抗匹配程度,提高了微波吸收性能。结果 表明,加入Fe和nano—Fe制备的碳基复合材料,涂层厚度分别为1.9和2.2mm时,在12.7~18GHz频段内,反射损失 值都小于一10dB,有效吸收带宽为5.3GHz。涂层厚度均增至2.5mm,最小反射损失值分别达到一46和一29.8dB,有 效改善了纯碳基体输人波阻抗匹配程度,提高了微波吸收性能。 关键词:四氧化三铁;碳基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磁导率;微波吸收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2.1.013 中图分类号:TG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12)O1—0063—05 

随着现代无线电技术和雷达探测技术的迅猛发 展,军事防御系统对武器装备的隐身能力提出越来 越高的要求。微波吸收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隐 身功能材料,其发展引起广泛的关注。由于传统型 吸波材料密度大、吸收频带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新型吸波材料的开发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碳材料,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等,属于电损耗材 料 “ ,具有高温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耐蚀、质轻 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吸波性能。单一的电损耗 材料不能满足宽频带、高吸收的要求。因此,对碳材 料进行改性,改善磁导率,使其成为电磁损耗型吸波 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研究从碳材料 的前躯体聚丙烯腈(PAN)开始改性,分别以铁粉、草 酸亚铁(FeC 0 ・2H:0)、纳米铁粉(nano-Fe)为改性 磁性材料前躯体,与PAN混合压制成膜后,经过热处 理制得复合Fe O 的电磁损耗型碳碳基复合材料。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制备 将丙烯腈(AN)、衣康酸(IA)、偶氮异丁腈(AIBN) 收稿日期:2011—06—29;修订日期:2011.08.15 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2009DFR50600);国家 “973”计划项目(2011CB605601) 作者简介:王雯(1984一),女,博士研究生,从事电磁波吸收 材料的研究,(E—mail)wenwenlO13@126.eom 通讯作者:王成国,教授,(E—mail)sduwangchg@gmail.eom。 溶解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在60.5℃聚合24h后 制得PAN聚合液,按其固含量的10%分别加入Fe, FeC204・2H20,nano—Fe,搅拌0.5 h后压制成复合PAN 膜,同时压制纯PAN膜并在60℃下烘干。在N,氛围 中热处理至700℃,制得碳基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样 品a,b,C,d,经研磨粉化后进行表征。 

表1样品信息 Table 1 Samples information 

1.2性能测试 利用RigakuD/max—r c型x射线衍射仪(XRD) 对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分析。把研磨后的粉末和石蜡 按重量比为3:1混合制成外径7.0 mm,内径3.0 mm的试样,利用网络矢量分析仪(Agilent E8363B) 测量样品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物相分析 图1是样品a,b,C的x射线衍射图。图中的宽 64 航空材料学报 第32卷 峰为基体中无定型碳的(002)衍射峰。由图1可 知,FeC 0 ・2H:0和nano—Fe在PAN中经热处理后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Fe 0 。而a样品中添加的Fe 在PAN中生成Fe 0 和Fe N,还有少量的Fe剩余。 在热处理过程中,PAN内分子会发生环化、交联、裂解 等反应,伴随着0,H,N等元素的释放,最终含碳量达 到90%以上。由于整个热处理过程都是在氮气保护 氛围中进行,因此,纳米铁粉与PAN中活性氧元素快 速结合生成Fe,0 ,且均匀的分布在碳基体中。铁粉 颗粒尺寸(10~501xm)较大,O和N元素由外向内扩 散的过程中,由于氧的电负性较强,较易与Fe反应 生成Fe O ,同时还有少量的Fe N生成,在颗粒芯部 还有少量的Fe剩余。FeC 0 ・2H 0经热处理后,在 基体中分解生成Fe,0 。 20/(。) 图1 三种样品的XRD图 Fig 1 XRD pattern of the carbon based composites 2.2电磁参数分析 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在2—18 GHz频段内测 量了四种样品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其随频率的 分布曲线如图2和图3所示。从整体上,在2~18 GHz内,介电常数的实部(£ )和虚部(s )随着频 率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一定的频散特征。如图2 所示,d样品为纯碳基体,其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 随频率变化较为平缓,相比较而言,三种复合材料 的变化曲线有一定的波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共振 峰。比较s 的大小,a样品的最大,其次是c、然后 是d,最小的是b样品,8”则按照a,d,C,b样品的 顺序依次减小。一般来说,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与各组成成分的特性,材料结构以及频率都有密 切关系 ’ 。对于均匀的纯碳基体,介质的各部分 性质相同,在外电场作用下,介质内部固有电偶极 子的取向极化对其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有贡献。 对于多相的碳基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随各成分之 间的界面极化和电偶极子取向极化的增大而增 大。因此,a样品中Fe 0 ,Fe N,Fe和C的存在, 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 提高了材料对电磁波的电损耗。b样品中Fe 0 是由FeC:0 ・2H:0受热分解而成,分解放出的气 体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孔洞,降低了碳基体的导电 性,且Fe 0 中的氧元素不是来自基体本身,界面 极化较弱,致使b样品的电损耗较小。 

Frequency/GHz Frequency/GHz 图2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曲线 (a)介电常数实部;(b)介电常数虚部 Fig.2 Complex permittivity of the composites as a function of ̄equency (a)real part of permittivity;(b)imaginary part of permittivity 

图3是样品a,b,C的磁导率随频率变化的曲 线,由于碳基体是电损耗型材料,所以样品d的磁 导率实部 =1,虚部 ”=0。从图中可以看出, 制备的三种碳基复合材料的 ”>0,具有了磁损 耗,且三种样品的磁导率相差较小,但随频率变化 曲线波动较大。a样品的磁导率实部在12~13 GHz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共振峰,在13~17 GHz之 间,三种样品的磁导率虚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共 振峰。对于铁氧体,磁损耗主要来源于剩余损耗 中的自然共振和畴壁共振。在电磁波作用下,低 频段畴壁移动造成 ”的变化,在高频段由于电子 自旋转动产生了共振峰¨ 。因而,在2~18 GHz 

3 2 1 O 9 8 7 6 占一 一#lIHIJ 0葛盆 第1期 新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5 频段范围内,磁导率出现了多个波峰,有利于增加 材料的磁损耗。 

Frequency|GHz 图3磁导率随频率变化曲线 Frequency/GHz (a)磁导率实部;(b)磁导率虚部 Fig.3 Complex permeability of the composites as a function of ̄equency(a)real part of permeability;(b)imaginary part of permeability 

通常分别用介电损耗角正切tan8 = ”/ 和磁 损耗角正切tan8 =/x” 表征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 大小。本工作根据测量的电磁参数计算出tan8 和 tan8 ,如图4所示。从图中发现,a样品的介电损耗 旦 竺 0 留 较大,其次是c,d和b次之。就tan8 而言,a样品 由自然共振引起的磁损耗要大于样品b和C。因 此,可以初步断定a样品损耗电磁波的能力较强。 

图4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正切值随频率变化曲线(a)介电损耗;(b)磁损耗 2.3吸波性能分析 吸波性能的提高得益于材料的表面输入阻抗和 自由空间的波阻抗相匹配,入射电磁波能最大限度 地进入材料内部从而被损耗。根据电磁波传输理 论,单层微波吸收材料的反射率计算公式如下: 

…)一 R:20lgl — — 一 ltan C-j)C +1 J 

和 分别为所测量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厂是 入射波的频率,d为吸波材料的厚度。利用测量的电 磁参数,通过改变材料的厚度,可以得到不同厚度下 材料的反射率。图5是涂层厚度d=2 mm时四种样 品的反射率损失曲线,从图中可知,a样品表现出较 为优异的吸波性能,在11.8~17 GHz内反射率都低 于一10 dB,有效吸收频宽达到5.2 GHz,其次是样品 

c。同样可知,加入Fe和nano.Fe后制备的碳基复合 材料,改善了碳基体的磁导率,提高了其吸波性能,拓 宽了吸波频段,并且使吸收峰向低频移动。 

图5 四种样品的反射率曲线 Fig.5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the reflection loss of the COB・ posites and carbon matrix,for the thickness d=2 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