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城市规划
理念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
是研究城市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本
文重点针对我国目前在城市规划中的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论
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骄人的巨大成就,城市
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们在为取得这样的
成就感到欢心鼓舞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规划
和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它将
有可能给我们的城市留下永久的遗憾和创伤。
1.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基本蓝图和首要原则。近年来,我
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总体来看,城市规划及
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在规划建设上体现出明显的盲目性
主要表现有:盲目争建国际化大都市;盲目争建cbd(中心商务
区):盲目追求高层建筑,盲目建设大量城市雕塑。以上盲目的做
法其实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
1.2城市规划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些盲目的表面工程使得城市规划多是因为人为因素而改变,
缺少严肃性。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的“龙头”,其重要性可想而
知,所以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更应突出体现,一旦一个城市
的总体规划经充分论证确定后,就不应该以个别人的更替而改变,
但在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这种不好的现象。一换届,一换领导,
规划马上就变,而且这种规划改变往往是以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转
移。而且这些规划改变往往过分重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极大地
消耗了城市资源,导致城市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了城市的发
展速度和质量。以上问题自然引起民众的不满,规划的权威性难免
受到置疑。
1.3城市规划应充分体现“以民为本”的准则,可是我们做的
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规划编制过程来看,民
众参与程度远远不够。第二,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地方官员往往
越俎代庖成为左右规划的主体,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使领导意志和
判别是非好恶的标准成为规划的出发点,规划人员难免受其影响,
使规划的独立性和公允性被打破,造成规划与现实的脱节,民众的
需求也得不到必要的反映。第三,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强,
极大降低了民众对规划的信任和关注。
1.4城市规划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不少城市只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分区),近期建设
规划缺乏指导和安排城市有序建设的有力措施和政策,城市建设没
有依据,操作性不强,从而造成城市规划建设局面混乱。另外,许
多城市的控制性规划、详细性规划、城市设计及其它系统专业规划
覆盖面不够,规划体系建立地不够完善。
1.5脱离实际的情况依然存在
这里有两种倾向:一是中小城市规划过度超前,二是大城市规
划相对滞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规划依据问题。城市规划
应该建立在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但是由于规划依据不科
学导致城市规划脱离了实际。比如在确定城市发展规模问题方面,
由于我国存在着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户籍统计往往不把流动
人口计算在城市人口的范围内,所以也就没有纳入规划视野,这样
造成规划基数往往偏小。另外,一些地方搞城市规划不是依据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思考城市如何定位,而是先搞城市建设发展规
划,碰到问题后,再返过来去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这种
程序颠倒的做法,使规划脱离城市发展实际;还有一些地方搞城市
规划单纯从行政区域着眼,缺乏区域整体观念,没有看到市场经济
是没有区域界限的。
1.6城市规划建设千篇一律,没有地方特色。目前,我国的城
市规划建设还存在一种现象,城市不问大小,规划地区不问东西,
都强调“大绿地、大草坪、大水面、隔离带、大广场”等口号,所
有的东西都围绕着“大”这个字来展开,一提口号,给人的感觉往
往是都是那么几句,内容也差不多。但实际上,全国各个地方千差
万别,大城市和小城市面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的城市规
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2.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加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进程,包括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都要注
重法律的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规划的严肃性,这与城市规划的
性质分不开,法制建设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的出台,真正将我国城市规划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目前
地方性法规仍然需要完善。因此,要避免规划失效,使城市朝着人
类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执法进程,完善执
法措施,强化对规划主体和客体的约束机制。
2.2要坚持因地制宜,保证循序渐进
在城市的规划管理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着手,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同时,
要坚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城市各项建设指标,对一些重大
问题,要在综合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切忌仓促拍板,
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资源占用大,能源消耗多,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在城市
规划建设中,应当把树立节约、集约的原则,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
和城市布局结构,不断提高对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
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3搞好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一词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工业的大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染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自然环境减
少了,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界遭到了破坏,于是许多发达国家
开始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并注重环境的保护,他们提出,不
能牺牲下代人的利益来维持今天的奢侈。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生
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要注重借鉴并加以吸收,在城市
建设中要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大环保力度,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有
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2.4加强公众参与,确保规划公开
城市的规划管理涉及不同利益主题的行为,政府、开发商、投
资者、普通市民等与城市的规划管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
们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要完善有关信息公开制度、群众参与程序,构
筑起不同主题都能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得到顺畅表达的体制机制,提
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法律上,政府应当设计一些公开
城市规划管理的信息的范围、时机、方式等制度,保证政府在从事
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行为时,能充分听取有关利益主体的呼声。
2.5要突出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
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要根据城市的历史、人文、自然条件,
从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标志性建筑等多个方面,
充分展现城市的个性特征,精心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要努力在城
市的特色、个性上做文章,使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成为
创优环境、积聚人气、推进发展的无形的“金字”招牌。我国新时
期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必然也要面
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
策、科技和文化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将愈加强烈。因此,
新世纪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要善于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加强其社
会调控的功能,以保证城市的发展与社会公平、效率和生态环境保
护之间的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