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双语教学在我国一般是指使用汉语和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
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授课模式。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 趋势及满
足 21 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
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教育部在本世纪初就 发文提倡“在有条件的高校尽
量实施双语教学” [1] 。此后,双 语教学在高校课堂蓬勃兴起, 各高校对
双语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均 给予了相当重视, 一些条件较好、 实力较强的高
校已经将双语教 学实施的课程由原来的一两门拓展为数门课程。 双语教学
正在高 校课堂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
机械设计是工学机械学科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 课程,主要
讲授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 设计能力。该课程要
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应先具备一定的专业基 础,学习过如机械制图、工程力
学、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教材、 师 资、学生
和教学方法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些学者也对此问题进 行了较为深入的研
究 [2-8] 。为了探索工科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之路,在我院机械设计自动
化专业 2008 级学生中进行了机械设 计双语授课的有益尝试。 课程开设一
个试点班, 选课学生要求通 过英语四级以上,选课人数限制 30 人。下面
结合机械设计双语 授课的实际过程,谈谈在双语教材、师资、受课学生均确
定的条
件下,循序渐进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三种教学方法 的应用经
验。
、循序渐进教学法
在整个机械设计课程的学时内,循序渐进教学法被贯穿始 终,归纳起
来大概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汉语为主, 英语渗透; 第二层次,汉英
结合,不分主次;第三层次,英语为主,汉语为 辅。这三个层次体现了学生
对双语授课模式接受的渐进性。 在开
设课程之前, 基于前期从事机械设计课程讲授的经验, 对机械设
零件设计方法的介绍,在讲授上分为概述、零件失效形式分析、
零件的结构特点、 应用场合等, 之后介绍该零件经常出现的失效 形式,然
后介绍针对失效形式的该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最后给 出设计注意事项。
有了对讲授规律的认识, 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 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讲授前期, 考虑到专业课程本身的难度和学生对双语 教学模式
的不适应, 主要以汉语为主讲授每种零件的失效形式分 析和设计计算方法
部分的内容, 在讲授零件概述和设计注意事项
部分以及讲授过程的衔接上采用英语表达, 目的是使学生逐渐接 此期间,
汉语和英语的使用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个使用 英语的时间渐增的
过程。 学生基本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后, 进入循 序渐进的第二层次,即汉英
结合,不分主次。该层次在讲授每种
零件四个部分的内容时均采用英语讲授, 在专业词汇、重要计算 公
式、图表和重要推导过程、例题、设计方案上穿插运用汉语,
汉英结合的使用比例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掌握。 循序渐进
的第三层次,“英语为主,汉语为辅”是对第二层次的延伸和提 升,是向全
英文授课的靠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是否实施要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师资水平决定, 可在二者
水平较好的情况下进入第三层次。
计课程内容的讲授规律进行了总结: 般来说, 对一种常用机械
零件设计计算方法及其他设计注意事项四个步骤。 概述主要讲授
受并适应双语讲授模式。这个过程约占整个课时的
1/4~1/3 。在
二、互动教学法
在对学生初期的双语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后发现, 学生掌握的 情况并
不好,由于英语应用水平的差异, 有不少学生甚至出现了 对设计方法的理
解错误。针对这种状况,为了改进传统的“灌输 式”教学,互动教学法被用
来尝试改进教学质量。
互动教学法是高校英语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课程时经常采 用的一种授
课方法。该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主观 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形
成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但又平等而 自由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
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 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着重营造的是一种平
等、自由、互动的教 学氛围。在这种教学氛围下,每个学生都可以踊跃发
言,充分参 与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来。该方法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变教师单纯讲授为群体参与, 从而提高了 学习效
率,改善了教学质量。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 互动教学不应是盲目的、 没有准备的随 意聊天
或神侃。 在机械设计课程的互动教学中, 我们意识到若没 有明确的目的和
良好的准备组织, 师生互动很容易陷入无人发言 的尴尬境地。 因此, 对
互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形式的设计是 其中的关键。
在讲授零件的概述部分时, 介绍的内容一般为该种零件的类 型、应用
场合和零件特征等。 这对于已经初步具有机械制造理论 基础的大三学生来
讲较为熟悉, 可预先请学生准备生活中能够见 到的零件应用案例, 课堂组
织形式可采用分组交流、 学生讲解自 己准备的PPT和动画等。以齿轮设计
为例,可请学生自己列举生 活中齿轮的应用案例, 尝试自己总结齿轮的结
构特点, 整个过程 尽量采用英语口述,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
起来。
失效形式分析, 该部分内容会遇到较多的专业词汇, 教师要 根据零
件特点进行启发引导, 多采用问答交流的互动形式。 如齿 轮的失效形式,
可在铺垫部分工况条件的情况下, 请学生自己用
熟悉的英文表达出失效结果。 注意学生在给出结果时并不要求一
水推舟,给出描述该缺陷的专业词汇,有水到渠成之效,避免了 单纯枯燥的
专业词汇讲解。如齿轮的“ Bending Fatigue and
Fracture ”失效形式, 可在描述齿轮工作状况之后, 启发学生给 出结
果。有学生用“ Broken”、“ Cracking ”来描述,则证明学 生已经理解
了这种失效形式。
设计过程的讲解和其他设计注意事项是传授知识的重点, 要 遇到大量
的公式、 图表和计算。 这两部分的互动内容可选择公式 的简单推导和查图
表给出参数值等内容, 组织形式可采用多组讨 论竞赛的形式。如在齿轮的
力计算中需要根据“ Width factor ” 查图表得到“ Mounting
factor ”,可请各组讨论后均给出一个, 之后由教师总结,再给出正确的
查图表方法。如此一来,枯燥乏 味的查表和公式计算因为具有了小组竞赛性
质而富有趣味性, 极 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教学法
机械设计课程所涉及到的学科基础课程较多, 会出现大量的 概念和名
词术语、公式和图形图表、计算和符号代号,这些内容 往往还跟学生之前学
习过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关。 在采用双语教学 时,如果把上述内容全部转换
成英语,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同时 也会给教师控制教学时间带来影响。 这
时, 应灵活运用现代多媒 体教学技术来规避这些不利因素。
定要使用准确的专业词汇, 教师在肯定和补充学生回答之后, 顺
在双语授课时,可将重点概念和名词术语同时用中英文显 示;将教材
中的公式和图形图表反映在多媒体课件中以使其表示 的更清晰; 将机械零
件的工作过程用动画动态地显示。 这些多媒 体效果形象生动,辅以中英文
对照说明,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既提高了课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
容易理解讲述的内容, 又为教师节省了板书时间,在有限的学时内传递更多
的信息量。
例如在齿轮设计方法授课中, 引入教学动画和齿轮实际工作录像
来形象地说明齿轮的点蚀和轮齿折断等失效形式, 辅以清晰的实 物
图片和中英文说明,可使学生对齿轮的几种失效形式的双语表 达印象深刻。
因此,在机械设计这门专业课的双语授课中,要尽
量避免教师“照本宣科”式的平铺直叙,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教 学以
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教学气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