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产量结构
高产田43-46万穗/亩35粒/穗43克/千粒
每亩500kg以上(有机质1.2%以上)
中产田36-42万穗/亩30粒/穗40g/千粒
每亩400kg以上(有机质0.9%以上)
二、科学施肥
(一)配方施肥
按照生产100公斤小麦需要一定比例的氮、磷、
钾进行施肥(N:P:K=3:1.5:3.5),高产田需纯
N 14-16kg,P(五氧化二磷)8-10kg
K (氧化钾)5-8kg
例:80斤3个15的复合肥和40斤尿素基本符合这一比例,也可用其它。

(二)氮肥后移施肥
磷、钾肥和50%氮肥作基肥,于耕地时施入土壤中,50%的氮肥于拔节时作拔节肥。

三、精细播种
(一)选用良种
选于本地的小麦品种有:
冬性品种:皖麦52、淮麦22、豫麦22、周麦16、
豫70-36、济麦22
晚茬麦:偃展4110
(二)选时播种
早茬麦(大豆、玉米等茬)在10号前后播种
晚茬麦(棉花、红芋等茬)在20号前后播种
三)选墒播种
土壤含水率在80%为适墒,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于播前10天,耕后浇水600方。

(四)适量播种
半冬性8-10kg
偏春性12-14kg 晚播3天多播种0.5kg
四、加强冬前管理培育壮苗
(一)壮苗标准
冬前个体3-5分蘖;
分茎6-7叶;
群体60-80分蘖。

(二)查苗补苗,保证苗全
三)防治地下害虫
常年地下害虫严重,可播耕地时用锌、硫、磷乳
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千克加水1-2千克,
拌细土25千克撒施。

出苗后发现有地下害虫时用2%甲基异柳磷粉2千
克拌细土25千克,顺垄撒施。

(四)防治纹枯病
苗期主要发生在地下茎上,有梭粉形褐色病斑。

可用12.5%禾果利30克/亩,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75克,或井岗霉素40克兑水50千克,顺垄浇于根部。

五)化学除草
1、药物
双子叶杂草,可用巨星
单子叶杂草,可用骠马
2、施药时间
年前11月中旬(温度10℃以上)
年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温度10℃以上)
3、注意事项
①选晴天、无风、微风,上午9点后喷药
②喷药要均匀,不漏不重
③注意安全
五、加强春后管理
(一)春季生长三阶段
1、返春--拔节期:2月中旬--4月初
①春后分蘖高峰期:决亩穗数
②二棱末期:决定小穗数时期
一般壮苗80-120万株/亩,能成穗40万左右
弱苗40-60万株/亩,只能成穗30万左右
2、拔节--抽穗--开发期
一般3月底4月初拔节
4月15号前后抽穗
4月20号-25号开花,此期决定小麦颖花数,即决定小穗(小码)的粒数(一般1-4粒)
3、灌浆--成熟期
一般从4月25号-6月初,大约35天左右。

此期管理得当易于粒大粒饱
(二)春季管理措施
1、重视喷施除草剂
2、加强麦田分类管理
(1)旺苗
由于播种早施肥不当引起的总茎超过120万/亩,
以控为主,可于2月底3月初用镇压,深锄等方
法控制生长,这样利于增加有效分蘖,增加亩
穗数。

(2)壮苗
总茎数在80-120万,一般不施返春肥,只施拔
节肥
可于3月底4月底拔节期,每亩尿素8-10千克,
可于雨天撒施,若遇干旱应浇水施肥同时进行,
为防倒伏可于拔节时嗶施多效唑防止倒伏。

(3)弱苗
由于播晚施肥少,干旱、冻害等原因形成弱
苗,亩茎数在60万以下,应以促为主,
返春期,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
拔节期,每亩再施尿素5-8千克
(4)假旺苗真弱苗
指播量大引起的群体大,而个体弱的苗田
应采用前控后促的方法,即在2月底3月初时,
镇压疏苗控制群体,增强个体,而于拔节期施
用8-10千克,以促进个体发育。

此外对抽穗灌浆期,脱肥的麦田可用0.5-1%
尿素水喷施叶面肥,对于后期叶色浓绿,有贪
春晚倾的麦田可喷施0.5-1%磷酸二氢钾。

3、注意病早害的防治
(1)纹枯病
发生特点:冬前潜伏在地麦根上,早春上升到
地上茎杆上,拔节前盛发,抽穗后稳定
防治药剂:12.5%禾果利30克/亩;
15%三唑酮可湿性75-100克/亩;
20%三唑酮乳油50-70毫升/亩;
井岗霉素50克/亩,
将上述任一种药加水40千克喷于茎部,可兼防白粉病和锈病。

如若有红蜘蛛发生可外加10%扫螨净一起喷施,
可达一喷多防的效果。

(2)赤霉病
发生规律在每年小麦抽穗开花后,若遇三天连阴雨或10多天阴天,赤霉病就可能大发生。

防治农药:40%多菌灵悬乳剂150毫升/亩;
80%多菌灵可湿粉100克/亩;
3.6%多酮水溶剂140克/亩,
任一种加水40千克喷于叶面。

(3)穗蚜
常在小麦灌浆中发生在麦穗上,
防治药物:10%吡虫啉可湿性粉40克/亩;
30%啶虫眯乳油30毫升+2.5%三氟氯
菊酯乳油20-25毫升/亩,
以上两种任一种加水40千克喷于穗部。

(4)吸浆虫
发生规律每年4月中旬吸浆虫从土中上升到地
表羽化成成虫飞到麦穗上交配产卵于麦花中,
幼虫吸食麦浆,小麦成熟后幼虫老化掉在土中
潜伏,每年4月中旬有降水天气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用锌硫磷颗粒剂3公斤拌细土20千
克,于抽穗前撒于麦田地表,或用
50克硫锌乳油75毫升,或80%DDV
乳油100毫升/亩,拌细土20千克撒
于地表面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