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常规杂交育种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中不可缺少
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育种成效,实生苗的培育及早代选择是关键技术。通过营养钵温室育苗后带土移栽到大田,移栽成活率高;实生苗世代可进行抗病性、熟性、块茎特征以及结薯习性的初步选择,而对产量、商品率、品质性状在实生苗当代选择效果有限,应在无性一代选择。生物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马铃薯育种的方法和手段,但具体到目标基因与目标性状在新品种的表现,常规育种仍然是必经的途径。马铃薯杂交育种是基于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一定的变异群体进行多年的鉴定选择而获得万中选一的优良品系的过程,其杂交后代仅在有性阶段即杂种实生苗(F1)世代产生分离,以后的无性系世代只是在这个相同变异的群体中不断选择和鉴定所需要的类型。所以提高杂交实生苗的培育技术及早代的选择效率对杂交育种后代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体积小,大田直播困难,过去通常采用阳畦育苗,致使实生苗群体有限,育种成效偏低。通过现代设施农业的推广应用,以及打破实生种子休眠技术的提高,目前生产上一般在温室或网棚育苗后移栽到大田定植,提高了实生苗培育技术,为无性世代鉴定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实生薯群体,也为提高马铃薯杂交育种早代选择的效率奠定了基础。一、杂交实生苗群体的大小马铃薯高度杂合及四体遗传的特性要求杂种后代有足够大的群体才能产生丰富的变异类型,但育种单位因人力、物力、财力的约束无法满足客观上大群体的要求,所以相对杂交优势明显的远缘杂交,尽可能扩大杂交群体保证后代丰富的变异类型,对亲缘关系较近的杂交组合,适当地缩小群体数量,避免相同的变异类型,减少无性世代选择的工作量。依据育种条件,每年培育12000~15000株实生苗,包括20~30个杂交组合,每个组合300~600株实生苗。二、实生苗培育1.实生种子萌发。马铃薯实生种子一般有6个月左右的休眠期,所以贮存1年以上的种子可直接用于发芽,贮存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种子,可用10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打破休眠后发芽。在10厘米培养皿内垫上滤纸,滴水使滤纸充分吸水,将处理后的种子按组合均匀撒在湿润的滤纸上,作好标记,放入20℃恒温箱发芽。每日观察,沿培养皿边缘滴入清水,保持滤纸湿润。2.准备培养容器。蛭石掺拌腐熟羊粪后装入10厘米塑料营养杯中,底部压实,便于移动,上面略微疏松,有利于实生苗扎根生长。为了便于转移和管理,装好蛭石的营养杯用培养盘盛装,每盘100个。最后将营养盘整齐地摆放在温室的支架上,播前1天浇水,确保播种时蛭石湿润为宜。3.种子点播。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将露白萌发的实生种子用镊子点播于营养杯中,再以湿润蛭石覆盖,分组合摆放,作以标记。全部点播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培养盘,确保种子扎根发苗所需温度、湿度。4.苗期管理。一般每周揭膜用喷壶撒水1次。晴天中午温室开窗散热,揭起苗盘四周塑料膜适时通风,傍晚盖膜关
窗,保持温度。当苗基本出齐,长至3~4叶时揭去塑料膜,以
利壮苗,隔天洒水,保证蛭石湿度又不窝水,同时拔除杂草。
阳光强烈时需打开遮阴网,以免灼伤幼苗。待苗长至6~7片
叶时,移到室外炼苗,准备移栽。
三、实生苗移栽定植
1.
整地施肥。在育苗期间根据实生苗数量及栽植密度选择
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灌水浇地。待地干至可
以耕作,以450千克/公顷马铃薯专用肥、225千克/公顷二铵、
150千克/公顷尿素施入作底肥,并用辛硫磷3千克/
公顷拌细土
300千克/
公顷撒土防治地下害虫,然后将地深翻耙平整细。
2.大田定植与管理。实生苗室外炼苗1
周后准备移栽,
移栽前洒水浇透,便于移栽时带土取苗,防止根系损伤。定植
密度为行距70厘米、株距30厘米。栽苗时每株距挖1个深
度略大于营养杯高度的坑,撕开塑料杯,将苗带土放入坑内,
周围用土围实。移栽时,大小苗分开,高度一致的实生苗定植
在一起,栽完随即浇水定根,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栽后1周内
无自然降水,需人工浇水抗旱保苗。定植20天后灌水,中耕
锄草培土。根据实生苗生长情况,花期追肥灌水,锄草培土。
实生苗生长期间只喷洒药剂防治蚜虫2~3次,不采取防病措
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
适时收获。实生苗熟期表现不一,田间观察成熟的即
时采收。收获时,除早熟单株及综合性状目测表现突出单株
外,其余按组合混收。
四、早代选择在实生苗当代的应用
马铃薯杂交育种的早代选择是指针对实生苗世代或者
无性一代所作的选择,而早代选择因为组合不同遗传基础不
同,其有效性也不同。研究证明,大多数早代选择在实生苗当
代抗病性、熟性、块茎特征以及结薯习性的选择是有效的,而
对产量、商品率、品质性状的选择效果却是有限的,应在无性
一代再加以选择。
1.
抗病性。实生苗的抗病性表现稳定,即实生苗当代表
现抗病的,其无性系也表现抗病,所以在抗病育种时,可在实
生苗世代经过病原接种鉴定抗病品系。
2.
熟性。实生苗与无性世代在生育期上表现基本一致,
即实生苗世代表现早熟的,无性系也表现早熟。可根据实生
苗当代植株农艺性状进行早熟品系的选择。
3.
块茎特征及结薯习性。实生苗当代的薯形、芽眼深浅、
薯皮颜色、结薯习性等性状与其无性系都呈正相关,所以在
实生苗世代可对块茎外观性状加以初步选择。
4.
产量。实生苗世代较其无性世代生育期长,产量水平
不能正常发挥,在实生苗阶段根据单株产量进行选择淘汰,
可能造成一些有产量潜力基因型的丢失,所以对实生苗世代
不作产量的选择,尽量保留完整的块茎家系。
5.
品质性状。实生苗当代对品质性状的选择有效,但不
是最适宜时期,重点应在无性一代进行选择。
关于马铃薯杂交育种新技术的浅析
曹建民
(锡林郭勒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
种子世界
Zhongzishijie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