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高职生喜欢思政课
摘 要:近几年来,思政课逐渐成为高职生逃课的“重灾区”,很
多高职生认为这样的课程学不学都一样,即使勉强来上课也都是干
别的事。如何激起高职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使思政课成为高职生喜
欢的课呢?这是摆在高职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帮助学
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师能三方面谈谈认识。
关键词: 高职生;思政课;如何喜欢
如何使高职生喜欢思政课呢?这是摆在高职院校政治教师面前的
一个重要课题。针对高职生对思政课“学不学都一样” 的心理,
笔者遵循思政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下
大气力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
动积极性,提高师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取得了明显的
实效。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伟大的动力来源于伟大的目的”,高职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对学
习的持久热情首先来源于对学习目的的明确。针对高职生学习基础
差,不想学习,不喜欢思政课的情况,笔者采取来投石向路,欲擒
故纵和声情并茂等方法,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促
使学生产生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内驱力。
一是紧扣学生所感所想,让学生明确“读大学”的责任。新生刚入
学时,笔者了解到有的同学存在“玩大学,混大学”的思想,他们
说“大专生生活好自在,不像中学战题海,学学玩玩真好过,混张
文凭好轻快。”第一堂政治课,老师一登台就问大家:“大学是什么?
你怎样度过大学时光”立时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在同学们七嘴
八舌地议论后,老师列举大学和高中生活的种种不同,强调必须实
现学习观和生活观的转变,启发大家规划好大学,不负父母期望。
同学们听着听着,身子坐直了,思想感情碰撞了,讨论中争相发言,
一些同学深情说道:“大专生活好自在,上下求索才精彩;自我约
束每一天,不当阿混誓成才”,还有的同学则表示:“离开家乡爹和
娘,高职求学来衡阳,为了明天更美好,要学就要学出个样。”最
后,老师以一句“大学不是让你们来玩的”作结,使同学们既认识
到读大学的责任,又觉得“政治课不枯燥,有用。”
二是紧跟形势与热点,让学生迸发“我要学”的激情。笔者经常利
用课前十分钟,师生同台介绍国内外时事。在一次次介绍我国周边
形势,特别是介绍日本、菲律宾多次扣我渔船、抓我渔民、甚至杀
我渔民以及日本强占钓鱼岛等情况时,同学们义愤填膺,老师欲擒
故纵,趁时发问:做这些国家后台的是谁?他的军力怎样?同学们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课堂里充满着“中国雄起——我要读好书”
的豪情。不少同学说:“政治课这样上,挺煽情的,激起了我们的
中国心”
三是紧贴未来的岗位所需,让学生找到“我该怎样做”的钥匙。在
教学中,笔者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
未来岗位需要“专业、敬业、创业、务实、诚信、守纪、协作、创
新”的综合性人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我现在能做什么?
我该怎样做?”不少学生对照企业用人标准,制订职业规划和高职
奋斗目标。一个同学写道:“大一学好各门课,英语三级要通过,
专业技能抓紧练,理想信念播心窝。大二年级任务多,几种证书要
拿着,争取入党见行动,顶岗实习苦拼搏。”这样的教学,学生普
遍感到:“使我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了。”
二、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使学生喜欢思政课的关键所
在。围绕这一点,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最主要的是下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不知乐之者”。兴趣是学业成功的兴奋剂,是通向
学生喜欢思政课的桥梁。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新颖的材料、形象化
的讲解,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
满足,进而激起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新颖的材料和事例是政治教师用来吸引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方法。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引用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例或在一些学
生早已熟知的事例中,赋予新的思想和内容。如讲“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时,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和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事迹,讲“道德
修养”专题时,引入小悦悦事件和英雄司机吴斌的事例等,使学生
在被鲜活的事例材料吸引的同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形象化的讲解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同样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坚持
像演员一样,以饱满的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切合情理的发问,
富有情感的朗诵,恰到好处的歌唱,适当逗笑的表演和丰富生动的
史料、案例和新闻,讲述教学内容,并根据需要适当播放短小视频,
整堂课的讲解控制在25—30分钟,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和练习。
多数情况下,学生被深深吸引,想开小差做别的事的,去掉了不好
的念头,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欢笑。
教学形式的多样,也是高职政治教师常常采纳的吸引学生注意的方
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的,任
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交叉或交替使用。在教学
中,笔者结合高职生不太喜欢回答问题的特点,采用记者采访式、
有准备性的上台讨论发言式、在写稿基础上的讲演式和辩论式、重
要论述朗读式、案例式和启发性专题讲座式,开启学生思维,激活
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极大兴趣。如讲学校新增的《爱
学习》、《爱学院》、《感恩父母》专题时,笔者走动于行道间,围绕
“为什么……” 、“怎样……”等问题,把“小蜜蜂”话筒交给学
生,让他们即兴作答,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听得专心,不时发出
开心的笑声。
三、提高师能,促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教师的水平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决
定着学生对他执教课程的喜欢与否。高职思政课要赢得学生喜爱,
就要求教师至少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浓郁的亲和力。从这一认识
出发,笔者坚持“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从以下两
方面努力:
一是坚持学习。广泛地学习专业知识及教学相关知识,如《教育学》、
《心理学》、《教学法》、《逻辑学》、《演讲学》、《语言学》、《诗词朗
读技巧》等课程,积累淀积,融汇贯通,然后升华创新,深入浅出
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及时整理总结教学经验体会,经常修订
教案,更新教案,使教学能切准时代脉搏,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做到常教学新。
二是打造“亲和力”。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做到和蔼可
亲,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产生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日常生活中尽
力去欣赏学生,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表扬,建立和谐
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高职生的良师益友,使思政课教育教学具有
亲和力。
参考文献:
[1]段新《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的建议》.
[2]山东交通职院《知识园地》《浅绕如何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
习兴趣》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