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时俱进谋发展,继往开来创和谐

与时俱进谋发展,继往开来创和谐

1 与时俱进谋发展,继往开来创和谐

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八滩而努力奋斗!

------在八滩镇党委第 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八滩镇第 次党代表大会,是我镇“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紧紧围绕县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今年及“十一五”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部署明年各项工作,凝聚全镇党员力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振奋精神,乘势而上,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八滩新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八滩镇第 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城乡统筹发展取得辉煌业绩。

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冲刺“亿元强镇”为目标,乘势而上、豪迈创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各项工作业绩辉煌。

以招商引资为主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初,我们对全镇的专业招商队伍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招商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依据镇区纺织服装、白酒酿造、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开展针对性招商。全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项目建设加快,发展质效显著提高,今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三杰商品混凝土、2000万元的爱迪宠物用品项目已经投产;投资1.2亿元的苏福汽车配件、5000万元的鹏润塑料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金玉兰家纺项目、5000万元的三宝电动车、5000万元的圆机针织项目成功签约。加快载体建设,承载能力等到全面增强。民营创业园轴线3800米的金八滩大道全线贯通,完成了沿线6公里10KV双回电路架设工程、给排水管道铺设工程,园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全年新建标准厂房近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了1000亩。

以亿元强镇为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跨越。全年实现地区 2 生产总值14.75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财政收入10673亿元,同比增长46.6%,一般预算收入7132万元,同比增长6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4亿元,同比增长47.8%;工业企业开票销售收入28.96亿元,同比增长48.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586元,同比增长15%。

以富民强镇为重点,农村工作水平提升。脱贫攻坚再登新台阶。2010年,我镇继续抢抓脱贫攻坚机遇,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新港、胜利等7个村实施生态白鹅养殖项目,饲养白鹅43.5万只,在东进、黎明等6各村实施火鸡养殖等项目,饲养火鸡2.5万只,对全镇7664户贫困户台帐资料进行了全面完善,脱贫率达86.9%,完成了县下达的脱贫任务,全年发放小额贷款680万元,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任务。农业增收比例再提高。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每村开展3次农业技术讲座,培训人数达到6000人次,同时,在河岸、界山、八滩、黎明等村进行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有160人进行了朱门技术培训;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征收农业保险 万多元,索陪 万多元,提高了农民种粮参保的积极性;加大优质种植业品种推广力度,全年新推广了何仁豆500亩、农业大棚蔬菜400亩、中药材50亩,在粮西、粮东界山等村新增山芋3000亩;加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规范操作程序,核实登记数据,足额对付资金,全年发放直补资金 万元。劳动力转移又有新突破。以春节、暑期两次劳动力转移突击活动为契机,为镇区企业输送本地劳动力116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2760人,占年度任务数的184%,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3621人(转移前培训1209人,在岗农民工培训633人,在岗职工轮训1639人)。

以开发改造为手段,集镇特色得以全面展现。加快开发新城区,逐步改造老城区,全力打造产业区,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融合发展。以“酒乡”为主题,深入研究并挖掘镇区历史和文化内涵,扎实打造精品工程,努力让百年名镇“银八滩”重焕光彩,不断完善八滩镇总体规划、镇区建设详规、园区控制性详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集中居住等子规划。加快新镇区开发建设进度,完成了文化中心、水利工商楼、派出所等一批项目,金八滩新城二期、县第二人民医院、幼儿园 3 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镇区面积达到了1000亩;积极探索老镇区市场化改造新途径,通过挂牌拍卖方式,老政府、原工商所、水利站、派出所、食品站等已经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集镇总面积从2005年的2.5平方公里达到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从2万人增加到4万人。投入500多万元,新镇区新建道路4条3500米,老镇区改造道路4条3000米,进一步完善镇区路网框架;按照集镇绿化“五个一”工程要求,投入350万元,新建了120亩的人民公园,在金银八滩大道两侧、文化中心四周等新植常绿树近3000棵,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集镇绿化覆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推进镇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投入45万元,新架路灯150盏;推进“城管进乡镇”,提升集镇管理水平;推进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确保建设活动按规划执行。

以统筹发展为根本,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开始启动。2010年,完成了全镇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对新港社区总体规划300亩(前期启动100亩)的集中居住示范点方案进行了评审,并于12月份开工建设。农村基础实施投入加大。投入52.2万元,疏浚大中沟4条,完成土方17.4万方;投入32万元,完成了西洼、粮东、界山、河岸河塘整治任务;投入65万元,实施9座危桥拆建;投入330万元,实施了黄河古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000亩;投入 万元,新铺农村硬质水泥路面 公里。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加大。完成困难人员再就业援助30人,占年度任务的150%;发放各类救济款5.8万元,春节期间解决460户困难户生活问题;对全镇1550户的城乡低保进行年审,核销城乡低保43户。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全年送戏下乡4场次,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户,数字电视用户2100户,有线电视用户达12000户,入户率达65%,成功举办了文化中心落成专场演出;新建农家书屋17家,新增图书14000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学校,学前入园率达9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中考成绩实现新跨越,考取滨中人数达到50多人,八滩中学获得“高考优秀生源基地”、“高中艺体教学优秀奖”等奖项。计生工作稳步推进。把计划生 4 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部门负全责的工作责任制,做到逢会必讲,违规必究,把计划生育工作推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高度。

以平安创建为主题,社会和谐稳定得到维护。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为零一切为零”的理念,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大重点人物排查力度,最大限度的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突出矛盾化解工作,把倾向性问题消化在基层,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镇信访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先后组织安全生产检查10多次,尤其在“世博会”、“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我们更是做到逢会必讲,做到心中时刻有安全,安全时刻绷紧弦;始终坚持法制宣传建平安活动,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特别注重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宣传力度,举办各类法制讲座、培训班11场次,直接受训人数16000人。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把活动的安排与重点工作的落实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着力在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产业培植、项目工作、改善民生、平安创建上求实效,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方法措施得当、督促指导有力、党员行动迅速、社会参与广泛,使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加强组织领导。为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镇成立了村两委换届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指导小组,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群众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全镇上下营造浓厚的换届选举氛围,以确保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严肃工作纪律。各村各指导组要严格按照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严肃选风选纪、严格选举程序,禁止违规现象发生,坚持标准,明确思路,积极引导村级组织搞好换届工作,确保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基层组织活动扎实推进。紧紧抓住省委组织部扶 5 贫机遇,对11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建设,为确保将好事办好,从党群服务中心的选址、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镇里都做到了严格把关,确保了建设进度,顺利通过了验收,为11个村的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宽心的活动场所。

2010年的日历已经精彩翻过,“十一五”的棋局已经完美收官。五年来,全镇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全镇的广大干部群众继续保持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继续保持攻坚克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继续保持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团队精神。

五年来,工业经济成绩斐然。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目前,园区面积扩大到1000亩,累计建设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镇区形成了纺织服装、白酒酿造、铸造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底的53716万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147500万元,增长174.59%,年平均增长34.92%;其中二产由2005年底的24629万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72500万元,增长194.37%,年平均增长38.87%;三产由2005年底的1399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0000万元,增长185.76%,年均增长37.15%。

五年来,财政收入跨越发展。新培植税收超100万元以上企业8家、500万元以上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157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2亿元,增长了662.39%,年均增长132.48%,实现了五年翻三番的目标;其中一般性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81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7130万元,增长777%,年均增长155.40%。

五年来,集镇面貌日新月异。累计投入3.5亿元,完成了老镇区阳光金城商住小区、天泉花园小区的建设,新建了新镇区的金八滩新城、万豪房产、派出所、文化中心、金八滩大酒店,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新架路灯近300盏,新建了占地面积120亩的人民公园,以及张弓河驳岸、金八滩大道、银八滩大道、伟新路、文化中心等绿化工程,新栽常绿树近10000株,集镇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从2万人增加到近4万人。 6 五年来,农业经济形势喜人。完成了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发展了大棚蔬菜、葡萄园、大白菜、高产水稻等一批农业种植基地,形成了火鸡、小龙虾、白鹅、生猪等一批专业养殖基地,新建了29个农村经济合作社,带动全镇15522人口脱贫。农民纯收入由2005年的4621元增加到8650元,增长87.19%,年均增长17.44%。

五年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八滩中学完成了四星级高中创建任务,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县二院正在建设之中,新建了8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中心、容纳220位五保老人集中居住的省级标准敬老院,实现农村改厕1500座,新建沼气池680座,新建了日处理量200吨的污水处理厂,先后被市、省评为“环境优美乡镇”。

二、准确定位,驾驭全局,科学把握八滩未来发展方向。

经历了“十一五”的激情奋斗,八滩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展望“十二五”的美好蓝图,八滩的城乡发展必将实现新的腾飞。

在工业强镇上,坚持量质并重,加快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力争在3-5年内打造一流的工业集中区,我们将以民营创业园为工业发展的平台,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举全镇之力,服务大项目、促进大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积极为伟新为龙头的服装纺织企业、五醍浆为龙头的酿酒产业、苏福玻璃为主导的机械加工产业等工程做好地方服务工作,妥善处理好涉及征地、拆迁、管网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使其按规划上马。要坚持全方位开放,多渠道招商,积极引进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抓优扶强、结构调整、有效投入等手段,努力使我乡工业经济呈现出一种投入与产出、总量增加与效益提高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重点发展一批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大企业的同时,加强产业配套,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与大企业、大集团协作,形成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发展专、特、优、精产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力争“十二五”期间,引进50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园区企业总数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