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像机录制方式详解

摄像机录制方式详解

摄像机录制方式详解 磁带类 VSH 格式:现在不用很少见的:(这种格式是JVC公司1976年推出的,我国家庭中使用的 像机绝大多数是这种格式。 S-VHS 格式:这是VHS格式的高带方式,亮度信号信噪比提高4dB 以上,使S-VHS 格式的图像清晰度达到水平400线,也能应用于广播业务领域。 Betamax 格式:这是索尼公司研制的,对抗VSH的。 VHS-C 格式:磁带盒几乎是VHS 型磁带盒大小的一半。8mm 型/Hi8 型等。

1.U型机:3/4英寸专业录像机(有高/低带)。磁鼓上装有两个相隔180度的(Y/C)视频录放磁头,每旋转一周两个磁头各记录一场信号,磁头鼓的旋转频率为25Hz。磁鼓直径比较大,记录速度较高视频磁迹较宽,相邻迹间有空白保护区。音频磁迹共有两条,控制磁迹为一条,记录控制脉冲(CTL)信号。 2.Betacam SP型录像机:使用1/2英寸金属磁带。它采用分量记录两对磁头同时而又独立地在磁带上分别记录亮度和色度信号。色度信号采用时间轴压缩(CTDM)技术,克服了清晰度降低,彩色失真,信杂比降低的缺点。 3.MⅡ格式分量录像机:了解资料不多。 4.DV 数码格式:DV(Digital Video Cassette)。 DV 系统的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高达13.5MHz,而色信号的取样频率也可达3.375MHz,清晰度理论上可达500线,视频信噪比可达54dB。在音响方面也很考究,有16比特/48千赫 44.1千赫 32千赫两声道及12比特/32千赫四声道几种规格。 5.DVCPRO 格式:DVCPRO是1996年松下公司在DV格式基础上推出的一种新的数字格式。它采用 4:1:1取样,5:1压缩,18微米的磁迹宽度。1998年又在 DVCPRO的基础上推出了DVCPRO50,它采用4:2:2取样,3.3:1压缩。1999年开始推出更高级的产品DVCPRO100,又称DVCPRO HD,向数字电视的更高水准--高清晰度电视领域发展。DVCPRO 家族可满足现场 演播室以及更多广播级和专业级应用的需要。 6.Digital-S 格式:是日本JVC公司于1995年4月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广播专业级数字分量录像机(也称D-9格式)。它是以S-VHS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具有高效编码数字技术S格式的录像标准,它可以重放S-VHS的图像信号,录像带宽度为12.7毫米(1/2英寸),采用4:2:2取样,8BIT量化,采用帧内3.3:1压缩,视频数据率为50MBPS。可记录4路音频,每路48KHZ取样,16BIT量化。 7. DVCAM 格式:1996年推出了 DVCAM 格式的数字设备.采用5:1的压缩比,4:2:0 (PAL) 取样方式,8比特数字分量记录,保证了画面的高质量,并可兼容重放家用数字 DV 录像带,具有优越的性价比。 8.Betacam-SX 格式:它采用了MPEG-2 MP@ML 的扩展4:2:2P@ML 标准。在保证高图像质量的同时有较高的压缩比(10:1). 9.Digital-Betacam 格式:SONY公司于1993年推出 Betacam数字分量录像机。采用1/2英寸金属带。视频信号采用4:2:2取样,数字输入10BIT量化,模拟输入8BIT量化,帧内2:1数据压缩. 2

简单说一下目前常用的几种数字摄像机种类和数字格式及应用情况 DV机,DV格式,4:2:0(PAL)/4:1:1(NTSC)采样,8bit量化,码率25Mb/s。由SONY、松下、JVC、Canon、Sharp等10余家联合制定的。数字分量记录。帧内5:1压缩。定位为民用。 DVCAM,SONY制订的格式,和DV的差别就在于记录的磁迹不一样。DVCAM15微米 DV10微米。磁迹的提高仅表现在记录的稳定性和线性编辑定位精确性的提高,和清晰度没关系。其他和清晰度有关的指标完全一样。自认为DVCAM格式比DV格式清楚的人是完全错误的。DVCAM格式在清晰度上和普通DV一样。SONY简单改造了下DV成DVCAM,主要应用在电视台低端节目制作。价格却提高了不少。32分钟的DVCAM小号带60多块吧,普通小DV带现在已降到了16、17左右。商家是很黑的,给你玩概念忽悠你。实际上DVCAM带和DV带是不一样的,差别就在于磁带的张力不一样,不过这个差别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完全忽略掉。DV带完全可以承受DVCAM走带时的张力,两者双向兼容。也就是DVCAM带可以录DV格式,DV带可以录DVCAM格式。毕竟两者的价格差了好几倍。 另外说2点: 1、SONY的小DV机可以回放DVCAM小号带,其他DV机不能。DVCAM只属于SONY。并且SONY的DV机PAL和N两种制式都可以回放,要通过DV口。例如PAL制的DV机可以通过DV输出NTSC的信号,若通过模拟口,输出的是伪PAL制信号,在电视机上是正常的,因为电视机能够正常解析这种信号,而采集卡只能解析亮度信号,而丢失了色度,所以表现为黑白。对于N制机放PAL制带亦然。可能有好多人干了几年后期也不明白怎么回事。现在给大家解释清楚。 2、关于LP和SP的区别。LP录的带子在质量上和SP一样。走带速度不一样。LP的兼容性差,也就是说在非本机上回放可能不正常。DV编辑机是无法读取LP录的磁带。建议大家使用SP模式,除非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不要用LP。

DVCPRO25,4:1:1采样,8bit量化,码率25Mb/s,磁迹18微米。数字分量记录。帧内5:1压缩。由松下、飞利浦等制定。定位于广电。和DV、DVCAM的区别在采样率和磁迹。清晰度相比的话差不多。DVCPRO25使用的是MP金属带,DV、DVCAM是ME金属带。所有DVCPRO的录象机兼容回放DV、DVCAM。DVCAM录象机只有高端的Master系列才能回放DVCPRO25。 DVCPRO50,4:2:2采样,8bit量化,码率50Mb/s。数字分量记录。帧内3.3:1压缩。定位于广电。 DVCPRO系列在电视台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新闻节目。性价比比SONY同档次产品高。新闻联播用的就是DVCPRO50。 DVCPRO HD,4:2:2采样,8bit量化,码率100Mb/s。数字分量记录。帧内压缩。属于高清格式。定位于广电。 DV、DVCAM、DVCPRO25/50使用的都是1/4英寸金属磁带,帧内DCT压缩。 BETACAM SX,4:2:2采样,8bit量化,码率18Mb/s。数字分量记录。MPEG-IP帧间10:1压缩。定位于广电。目前已停产。 MPEG IMX,4:2:2采样,8bit量化,码率50Mb/s。数字分量记录。MPEG-I帧内压缩。定位于广电。 HDV,4:1:1采样,8bit量化,MPEG2IBP帧间压缩,使用DV带记录,码率好象和DV一样,25Mbit/s。高清民用。SONY CANON JVC SHARP联合开发。 硬盘和光盘摄像机器,使用的MPEG2IBP编码。音频使用的是AC3压缩。 DVW,数字BETACAM,4:2:2采样,10bit量化,码率88Mb/s。数字分量记录。2:1压缩, 3

定位于广电。 HDCAM,4:2:2采样,8bit量化,数字分量记录。属于高清。定位于广电 HDCAM HR,4:2:2采样,4:4:4,10bit量化,数字分量记录。属于高清。定位于广电、数字电影 上述SONY系列使用1/2英寸金属带记录。 S-VHS,JVC,4:2:2采样,8bit量化,码率50Mb/s。数字分量记录。帧内3.3:1压缩。定位于广电。1/2英寸金属带,兼容回放S-VHS。国内用的不多,尽管质量不错,价格不算贵。 其他格式还有D1、D2、D3、D5(松下开发,4:2:2采样,10bit量化,无压缩,质量比数字BETACAM要高。价格比较贵,使用的不多,用1/2英寸金属带记录)。高清的有HD D5(松下的高清,主要应用在数字电影,好莱坞胶转磁的母带,国内用的不多。价格属于上百万的级别) 常用的还有演播用摄像机,如池上、汤姆逊(也就是草谷公司的母公司,CANOPUS属于草谷公司)等,一般不带录象部分直接输出SDI数字信号,作为ENG使用。质量在标清里是最高。当然价格也不菲。

采用压缩格式的数字录像机,主要有数字Betacam模式、Digitial-s格式、Betacam-SX格式、DVCPRO格式、DVCAM格式和家用DV格式。它们都采用了数字分量记录方式,所以也称为数字分量录像机。 数字Betacam的信噪比能达到62dB,采用4∶2∶2采样格式,10比特量化的数字分量处理,并使用基于DCT的电平自适应帧内压缩方式,压缩比为2.3∶1,采用1/2英寸金属带,具有4通道48KHZ采样,20比特线性量化的数字音频。具有复制30代而无质量损失的图像质量,并能兼容重放Betacam-SP模拟分量格式的录像带。 Digitial-S的信噪比优于55dB,采用4∶2∶2采样格式,8比特量化的数字分量处理,使用DCT帧内压缩方式,能达到广播级质量。其压缩比为3.3∶1,记录码率为50MB/S,具有2通道48KHZ采样,16比特量化的数字音频。Digitial-S格式充分考虑了与S-VHS录像带的互换性,采用1/2英寸金属带,机械结构与VHS相同,具有编辑处理图像功能,向下兼容重放S-VHS录像带。其图像质量接近数字Betacam水平。 Betacam-SX采用4∶2∶2采样格式,8比特量化的数字分量处理,压缩采用MPEG-2442P@ML方式,输入的图像以2帧为1GOP(图像组),每个GOP的数据为固定长度。其压缩比达10∶1,记录码率为18MB/S,图像质量优于标准型Betacam-SP。对于音频采用4通道48KHZ采样,16比特量化的数字音频。Betacam-SX格式采用1/2英寸金属带,其DVW-A系列录像机可向下兼容重放Betacam-SP录像带。Betacam-SX录像机还首次采用了无循迹重放方式,通过加装4个重放磁头,提高了可靠性。 DVCRPO是在后面要讲的家用DV格式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专业用数字分量录像机。它采用4∶1∶1采样格式,8比特量化和DCT帧内压缩方式,压缩比为5∶1,记录码率为25MB/S,信噪比大于54dB,具有2通道48KHZ采样,16比特量化的数字音频。它使用1/4英寸金属微粒带,磁迹宽度18微米,具有兼容重放家用DV格式录像带的能力,其图像质量相当于标准型Betacam-SP。另外,松下公司在DVCPRO的基础上还推出了4∶2∶2采样、记录码率为50MB/S的DVCPRO50格式,图像信号压缩为比3.3∶1,旋转磁头数和走带速度都比DVCPRO增加了一倍。 DVCAM也是在家用DV格式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专业用数字分量录像机。和DVCRRO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