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铝钛合金市场前景及展望

硅铝钛合金市场前景及展望

市场前景及展望 (摘自2005年为某企业所写《商务计划书》。相去多时,市场环境有变,仅供参考)

(一)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以精选粉煤灰与非铝土矿、精选红柱石掺配炼制高附加值铝硅钛合金,虽是高能耗产品,但同时也是综合利用产品,是国家政策支持、鼓励的,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曾行文要求各省市组织立项,因为它不仅综合理利用了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而且以再生铝稀释产出的合金,与目前普遍采用的以铝与硅重熔合成的铝硅合金,节省大量能耗,降低污染,同时在高温下稀释产出的合金精粒细化性能优越且含有钛。完全附合循环经济和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严格限制高能耗产品项目投资,但对铝硅钛合金网开一面,新建硅铁、电石矿热炉其功能不得小于25000KVA,原有功率5000KVA以下的炉限期于2005年前停产,而用于炼制铝硅合金、硅钙合金的炉子例外。国家给予减免增值税所得税优待,必要时并给予财政支持,因而显示本项目国内政治环境非常有利。

(二)市场竞争性分析 依据近年统计结果显示,国内各类铝材消费量中铸件平均消费率都在25%以上,铸件中铸造件、压铸件约88%为铝硅合金。铸件中产量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业约占30%以上。如下:

铸件约占25%,轧制材约占21%,挤压材约占28%,棒线材约占16%,其它约10%。

与发达国家不同,建材及结构是最大消费部门,其次才是运输业,但专家分析,随着汽车制造业及城市轨道线路及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一情况必将改变,目前交通运输业用铝正以20%的年增长率上升,若干年后,交通运输业将是最大用铝部门。

(三)全国铝产量及消费状况 2007年全国共产原铝1256万吨。表现消费量1170万吨,较上年增长20%,继续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原铝消费国,占世界原铝消费量的30%左右。

专家统计分析2005年,中国铸件产量在250万吨上下,2010年将达380万吨。将消耗原铝114万吨,再生铝230万吨。 2005年使用原铝最多的是铸造汽车铝轮毂,当年全国共生产铝轮毂5220万只,消费原铝约50万吨。

近年来再生铝产量上升神速,消耗量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国内回收废杂铝进入高速增长期,而进口废杂铝也逐年增长,其中铸铝件55-70%用再生铝配制产出。

“十五”期间国内电解铝由358万吨上升到780万吨,年均递增21.55%;回收杂铝由90万吨上升到156万吨,年均递增率为21.55%;国内统计的再生铝产量由20万吨增至150万吨,年均递增率为64.67%;进口杂铝由37万吨递增至169万吨,年递增率为46.23%,自产和进口废杂铝合计达324万吨。年递增率为30.26%。

虽然由于资料渠道、计算方法不同,各方面统计数字不尽相同,但总趋势则大致相似。按上述各种统计数字计算,如果2005年国内废杂铝回收量在150万吨左右,进口废杂铝为168万吨,原铝消费量704万吨,铸造件占有额为25%,2005年铸造件产量为250万吨上下,其中铝硅合金占有额为80%,则全年需求量便是200万吨,倘全部由电热法铝硅中间合金配制,需要铝硅中间合金65万吨,这就是电热法铝硅中间合金,可以有所作为的国内市场空间。如果按专家分析,每年以20%递增,至2009年,本项目投产,其时市场容量将扩大到130万吨以上。 (四)重点分析 鉴于各类铝材消费量中,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分别占有25%和28%,此处将分别给予较详细分析。

1、 交通运输业 西方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业是铝材消耗第一大户,其消耗量一般在30%以上(美国是32%,日本是34%)。铝在汽车、飞机、船舶、航道、车辆、摩托车、自行车、集装箱等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消费量逐年增加。铝在减重、节能、安全、回收、环保、美观等多方面显示出其优越性,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施循环经济,至关重要,发展潜力巨大。2006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728万辆,铁路、轨道、车辆制造正蓄势待发,船舶制造仅次于韩国,集装箱产量居世界首位,摩托车年产量达3000万辆,自行车年产8500万辆以上。专家预计近10年仍将以20%的速度增长。

这里着重就汽车制造业用铝略作分析。 A 汽车轻量化 由于油价上涨,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汽车轻量化,正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每辆车用铝仅为70公斤,与西方国家平均150公斤差距很大,然而差距蕴藏潜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汽车制造商、外国投资商正在加大投资,加速产品升级。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大作轻量化文章,尤其是外国投资商向中国汽车零部件投资,势如井喷,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前100强中,外资企业有54家,势头盛猛。

多年来,汽车行业一直在汽车的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制造技术等方面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努力开发安全可靠、高速舒适、节能环保型现代汽车,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汽车轻量化。自从汽车来到世界,对汽车轻量化的研究和探讨从未中断,减重节能是汽车技术进步的奋斗目标。现代汽车节能降耗的要求不断高涨,安全和环保法规日趋严格,轻量化的需求更为迫切。铝合金材料能有效的降低汽车自身质量,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是促进汽车轻量化最有效的材料之一。人们已经认识到,铝合金材料制造的汽车零部件的优点、前景和发展趋势,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在汽车工业获得广泛应用,并成为制造汽车的重要材料。

铝合金是促进汽车轻量化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有研究表明,汽车每使用1kg铝,可降低自身质量2.25kg,减重效果高达125%。同时在汽车整个使用寿命期内,还可减少废气排放20kg。即用铝的减重和排放效果比为1:2.25:20。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钢铁制造汽车,可使整车质量减轻30%—40%,制造发动机可减重30%,制造缸体和缸盖可减重30%—40%,铝6缸发动机与同类铸铁缸体比,可减重32%,V6发动机可减重约50%,大排量发动机是普及应用铝的重点领域。铝质散热器比相同的铜制品轻20%—40%,轿车铝车身比原钢材制品轻40%以上,铝合金代替铸铁和钢材制品件有显著的减重效果,汽车铝合金车轮减重效果可观,汽车自重降低,能耗必会下降,使CO2、NO、NO2等有害物质排放减少,大幅度减轻对空气的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铝合金材料对促进汽车轻量化,降低能源消耗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贡献很大。

铝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密度小是一直被重用的主要原因,高的导电性导热和耐蚀性,单位质量导电率约为铜的两倍,导热性能几乎比铁大三倍,属非铁磁性金属,不打火花,无毒,对辐射能有强反射能力,塑性好,易承受各种压力加工,获得任何要求的色彩和花纹等性能,为汽车零部件的各种性能要求提供了选择条件。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多功能性,工业生产中的铸、锻、冲工艺,均适用于铝合金,是少数几种可采用多种铸造工艺生产零件的金属之一,汽车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压力铸造工艺,最适合生产铝合金零件。同时,变形铝合金可提供各种产品为汽车工业选用,如板、带、箔、管、棒、线材,以及各种断面形状的挤压型材和锻件,因此,在满足汽车零件多种用途性能上,从生产成本、零件质量、材料利用率和多种工艺的适应性讲,铝合金是工程材料中最经济实用和最有竞争力的材料。

材料的可回收性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铝有良好的回收性能,它是钢铁以外能最大限度回收利用的材料,几乎90%的汽车用铝可以回收。在世界环保意识高涨的今天,能高度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制品日益受到重用。

国产汽车应加快轻量化进程,参与国际竞争。中国汽车用材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尤以轿车最为突出,我国的轿车产品大都是引进国外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产品或技术,所用材料构成基本与国外同期同车型一致,铝材用量低于当前国外各类汽车,制约了铝合金材料在国产汽车上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性能。随着世界汽车轻量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市场竞争国际化并日趋剧烈,国产汽车用材应达到国外同类车水平,国产汽车用铝增加是必然趋势。

B 可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铝硅钛合金 向平常的铝硅合金(不论是共晶合金或是过共晶,亚共晶合金)中添加微量的钛,合金的机械性能会相应得到改善。钛具有细化合金组织的能力,并能改善合金在常温时的机械强度,增强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和耐磨性能。尤其能够降低其高温氧化倾向,增强合金高温强度。因而生产铝硅钛合金或向铝硅合金添加钛,被视为热门技术,倍受青睐。

由于铝硅钛合金比重小、强度高,耐磨耐腐蚀,铸造性能好,易于加工,可以制得公差小、而表面质量高的铸件,合金熔点低,可采用压力铸造法或成型铸造法等工艺制造零部件。亚共晶合金变形加工成型性好,可以轧制成板,挤压成各种规格的棒、管型材,勿需中间退火,可直接将挤压成的管毛料拉拔成一定尺寸规格的半成品,型材可一次弯成90°角不裂,各项机械性能接近LD2,可作为LD2代用品,也可以部分取代6063等合金挤压型材,用于零部件生产。

铝硅钛合金可广泛用于不同工业部门,拖拉机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铁路运输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仪器、家用电器、电子工业、建筑业及其它工业部门,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在当今汽车轻量化的大潮中,新材料、新式零部件的研制开发,至关重要。铝硅钛合金顺势而动,推波助澜,必成气候。

试验表明用含有钛的ZL108铝硅合金制作的汽车发动机活塞、缸体、缸盖等部件,经实验室试验,工艺性试验,600小时台架耐久性可靠性试验以及五万和十五万公里行车使用试验,结果证明该合金有以下三个优点:1,有良好的细化结晶组织作用;2.较高的耐磨性;3.较高的耐热性。能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