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

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

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
摘要:萨拉·奥恩·朱厄特于1886年完成的短篇小说《一只白
苍鹭》受到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
读分析该部作品,旨在借此努力唤回正被人类忽视的生态忧患与生
态责任意识,倡导大家行动起来共同拯救全人类共同、唯一的家园。
关键词:生态女性批评视角;生态忧患;生态责任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
01-0324-02
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1849-1909)是
美国19世纪下半叶著名的短篇小说女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她
一直被誉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描写新英格兰地方色彩最好的作
家。自1909年朱厄特去世以来的一百年中,学术界主要针对乡土
文学、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方面对朱厄特的作品进行研究。20世
纪90年代以来,陆续开始对其作品进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
究,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一只白苍鹭》[1](1886年)尤其受到评
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学术界对朱厄特的关注始于1999年金莉
教授的论文《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朱厄特创作的女性视角》。
在此此后,便陆续有论文从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去研究朱厄
特。2010年,唐建南在评论朱厄特的短篇小说《一只白苍鹭》时指
出: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创建一个没有男性的封闭式乌托邦,这“不
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种尴尬困境”,“显示出建立人与自然的
和谐关系任重道远,促使人们继续对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
以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真正和谐的现实世界”。[2]
一、萨拉·奥恩·朱厄特和其作品《一只白苍鹭》
萨拉·奥恩·朱厄特因幼年不幸患上了关节炎,无法接受正常
的学校教育。尽管如此,她在自家藏书丰富的图书室里博览群书。
朱厄特不仅在书中了解生活,而且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生活。她经
常跟随父亲外出诊治病人。在探视病人的过程中,朱厄特目睹了人
们的病痛,了解他们的过去,也在随后的岁月中知道了他们生活的
兴衰变迁。在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朱厄特善于捕捉乡村的民间土
语方言,这对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朱厄特平
静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朱厄特庄园度过,她的大多数流传后世
的作品也是在这里创作的。家庭及周围环境对她的性格、人生观以
及创作思想和内容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只白苍鹭》是朱厄特于1886年首次发表的一个短篇故事。
这个故事开始于小女孩西尔维娅在新英格兰的森林里寻找一只奶
牛的晚上。一个年轻的带着猎枪的男人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宣称
自己是一个鸟类学家,来到这片农村土地是为了射杀鸟类来充斥自
己的标本,这让西尔维娅十分震惊。在年轻男人的央求下,西尔维
娅将他带到了外婆的农场。远离了那个只有母亲一人独自挣扎辛苦
维持的城里的家,西尔维娅来到外婆的农场帮忙,并给外婆做伴。
年轻的陌生人的魅力吸引了祖孙二人,并用10美元引诱她们帮助
他找到一只罕见的白苍鹭的巢穴。虽然第二天西尔维娅听话地伴随
年轻人去寻找那只罕见的白苍鹭,但他们未能找到他们的猎物。第
三天拂晓,西尔维娅醒来后爬上了一个巨大而古老的松树去搜索白
苍鹭和它的巢。站在树上,西尔维娅瞥见了白苍鹭,它的巢,以及
它的伴侣。此时,她经历一个了顿悟:她发现自己热爱大自然,珍
惜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有动物。当她返回到农场时,西尔维娅守住
了她的秘密。年轻人失望地离开了。西尔维娅也失去了她的第一个
人类朋友。
这个关于居住于森林之中的小女孩在选择是否要告诉一个英俊
的年轻猎人一只罕见的白苍鹭的巢穴的故事被评论家门公认为一
个宝藏。它已经成为最受喜爱和关注的作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批
评者已经探索了善与恶的主题,肉体和精神,自然与文明,女性与
男性的世界观。下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
二、《一只白苍鹭》的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
(一)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透过西尔维娅的眼睛,朱
厄特显示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当西尔维娅到达松树的顶部时,她
看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太阳和云彩,开始时的紫色,玫瑰色和黄色
逐渐消退,还看到了美丽的白苍鹭。所有这些美景都是大自然赋予
的。西尔维娅能感觉到她与生俱来是属于自然的。自从她从工业化
的城市来到了平静的乡村,她的生活才得以恢复。美丽的和未开发
的风景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生活的眷顾。然而,脆弱的大自然却面临
着许多人类强加的危机。猎人就是大自然和西尔维娅平静生活的入
侵者。朱厄特称他为一个鸟类学家,这意味着他也代表科学。这个
年轻人猎杀鸟类和塞鸟的行为意味着科学与自然的冲突,但他可以
用另一种方式来欣赏鸟而不是将鸟类杀死。西尔维娅的选择表明科
学和大自然需要和谐共存。同时,为了与生俱来的道德以及对大自
然的热爱,她牺牲了自己的浪漫的少女情结。
(二)西尔维娅的成长过程是艰辛的,学习的过程也是孤独的。
古老的松树代表生命之树。西尔维娅努力爬上松树的最高处象征着
她苦苦挣扎在物质世界的诱惑和与生俱来的本性之间。最后,她到
达松树顶端,看到了阳光。阳光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在这颗智慧树
的顶端她获得了启蒙。为了看得更远,就得站得越高。然而,向上
攀爬要求人们对抗所有可能的问题并做出艰难的选择。首先,她必
须爬上长在古老松树旁边的白橡树,然后她从白橡树上跳到松树
上,这个过程十分危险。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它包含许
多曲折的道路。与此同时,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思考的
过程。西尔维娅爬上了古老的松树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她没有依赖
任何人。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到一切她要得到的东西。尽管乡
村的物质生活很匮乏,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西尔维娅感到无比快
乐。
(三)女性意识在西尔维娅体内觉醒。作为一个小女孩,西尔
维娅和自己的外婆以及一头母牛一起生活在新英格兰森林里的农
场上。她们都是女性,过着平静舒服但却贫穷的生活。一个男人闯
入了她们平静的生活。他的到来威胁着她们日常随和的生活方式。
这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并打乱大自然的静谧。因为这个小女孩
接近青春期,她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懵懂的感情。因此她想通过帮
他寻找白苍鹭来取悦年轻人。她拼命地想取悦他,然而,当她真正
看到白苍鹭时,她是那么的不知所措,她因为白苍鹭的美丽而震惊
不已。西尔维娅热爱这种乡村的田园生活和自由漫游的动物们。白
苍鹭即是自由的象征,这种自由感是她搬来和外婆同住之后才得到
的。爬上那棵古老的松树去看那只鸟,西尔维娅只是想看看那只白
苍鹭所看到的,并试图了解白苍鹭的生活。所以她不能出卖它的巢
穴所在,尽管年轻人用10美元来诱惑她,尽管她爱慕年轻人。西
尔维娅不得不在童贞的爱和她与生俱来的道德之间进行痛苦地挣
扎。她不得不牺牲其中之一来保护其他。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她
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天真,快乐的小女孩了。
三、结语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发现朱厄特小说作品中的生态女
权主义内涵既反映了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社会和文化的现实,
又体现了作者本人对协调男女两性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
考,为人类在当今的经济、文化、生态语境下的后现代社会建设提
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萨拉·奥恩·朱厄特在其作品《一只白苍鹭》
中通过探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主题,既赞美了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美好境界,又委婉地谴责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残杀动物,
破坏自然的卑劣行为,从而彰显出她的生态忧患意识及其对人类与
自然关系的绿色关怀[3],旨在借此努力唤回当时正被国民和政府
忽视和淡忘的生态忧患与生态责任意识,为拯救全人类共同、唯一
的家园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sarah orne jewett.a white heron and other
short stories[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
1999.
[2]唐建南.人与自然和谐的乌托邦—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
读《一只白苍鹭》[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3]朱振武,杨瑞红.一只白苍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j].
外国语文,200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