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初探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初探

Vol.10No.12013年1月第10卷第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当今社会信息发展越来越快,更新速度更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广大学者的需要且与最新的信息接轨,图书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图书馆员在传递知识与促进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日益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与压力下,图书馆员群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cr )首次将“职业倦怠”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之中。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

许多研究指出,长期广泛的压力会导致职业倦怠,而那些体验到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更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越来越缺乏兴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影响到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因此研究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状况,探寻图书馆员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对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与生活质量,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研究对象本次初探以高校图书馆员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本、二本以及三本和高职类院校的图书馆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问卷回收率95.8%。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高校图书馆员的个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

(2)采用自编问卷,对馆员工作现状进行调查。

(3)职业倦怠量表,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即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

其中情感衰竭8题,去个性化7题,低个人成就感7题,共22道题。

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

在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方面,从未如此———经常如此计分为1~4分,在自我成就感方面为反向计分,即从未如此———经常如此计分为4~1分,得分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强,得分越低,倦怠程度越弱。

根据本问卷采用的记分制度,一般认为如果图书馆员样本的职业倦怠得分及因子的得分在2分以下,表明不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

如果得分在2分以上就表示存在轻度职业倦怠问题,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图书馆员样本存在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问题。

本次分析方法采用excel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1.样本的男女人数比例,女馆员比重非常大,占总人数的77.4%,男馆员只占22.6%。

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2.样本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下的有29人,占总人数的25.2%,本科有86人,占总人数的74.8%,硕士及以上的人数为零。

3.样本的年龄结构,年龄在18~25岁的图书馆员只有1人,占总人数的0.9%;26~35岁的有24人,占总人数的20.8%;36~45岁的有67人,占总人数的58.3%,45岁以上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20%。

从样本来看,目前高校图书馆员是以中年馆员为主体,图书馆员的年龄相对偏大。

(二)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分析1.图书馆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计分方式为1~5分,中位数为3,通过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发现,高校图书馆员出现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工资福利不高、在经济上感到窘迫、工作晋升发展空间小、缺乏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机会等状况,并觉得自己思想和劳动付出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工作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与支持、付出得不到社会的肯定。

这大大影响了图书馆员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热情,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图书馆员职业倦怠情况的出现。

2.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分析本研究采用4级评分,对三个维度单独计分,计分方式为1~4分,中位数为2.5。

一般认为如果图书馆员样本的职业倦怠得分及因子的得分在2分以下,表明不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

如果得分在2分以上就表示存在轻度职业倦怠问题,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图书馆员样本存在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问题。

数据显示高校图书馆员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分别是2.68、2.66和2.77。

结果显示,图书馆员的自我成就感比较低,情感衰竭程度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初探陈征(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430205)摘要:长期广泛的压力会导致职业倦怠,而那些体验到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更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缺乏兴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影响到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因此研究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状况,探寻图书馆员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对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与生活质量,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218··比较高,去个性化程度虽相对较低但表现也非常明显,从整体上看,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三个维度均超过了2.5的基数,表明群体的职业倦怠性非常严重。

究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较重的职业倦怠所导致的工作效能低下,会使个体离职或者被学校辞退。

二是相对于其它许多企业而言,图书馆员的工作相对稳定,这些年来工资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尽管许多馆员觉得比较辛苦,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很珍惜这份工作,并未出现很严重的倦怠感。

三是馆员受自我防卫心理的影响,对自身有较高的期待和要求,不愿意把对工作失望和无奈的情绪表现出来,因此,严重的职业倦怠者不容易在一般馆员中测查出来。

四是图书馆员的职业修养也有助于馆员不断完善自己。

3.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因素调查分析数据分析可知,男女馆员在各维度上的得分都比较高,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职业倦怠,男女馆员在各维度上的比较分析如下图1:图1:高校图书馆男女馆员职业倦怠维度分析图图1表明,高校图书馆女馆员的情感衰竭比男馆员略高,男馆员的自我成就感比女馆员的略低,但无显著差异;男女馆员的去个性化程度基本无差异,因此,女馆员的职业倦怠比男馆员相对严重一些(较高的情感衰竭和较低的自我成就感),但此差异并不明显。

国外的很多研究表明,性别变量不是倦怠的良好预测指标。

从国外利用MBI量表进行调查的研究结果来看,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是男性具有较高的去个性化倾向,而女性则具有较高的情感衰竭倾向。

但是也有研究者指出,这些结果可能与性别角色偏见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性别与职业的混淆(比如说警察更多的是男性,护士更多的是女性)。

本分析结果显示,女图书馆员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得分比男馆员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感性,情绪波动更大,对事情的反应不像男性那样理智。

并且女性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家庭而非工作上,因此只要感觉工作稍有不如意,更易出现职业倦怠,产生放弃的想法,或者觉得心情郁闷。

男、女馆员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差别不大,差异性也不是很明显,但是在低成就感维度方面,男馆员的得分比女馆员稍微高一点,说明男馆员比女馆员更容易产生低成就感,但是两者差别不大。

总之,男女馆员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得分几乎相当,差别不是很大,说明性别这一变量在职业倦怠程度上区分度不大。

4.不同文化程度的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分析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就教育程度而言,对不同教育程度的高校馆员职业倦怠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具有不同教育程度的高校馆员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差异比较显著,但却无明显因素影响规律。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受教育程度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所以我们说馆员的教育程度对馆员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影响也不大。

图2:不同学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维度分析图5.不同年龄图书馆员样本的职业倦怠分析结果数据分析表明,在情感衰竭及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不同年龄段馆员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但相对而言,36~45岁的馆员情感衰竭得分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逐渐步入事业鼎盛的阶段,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方面都对情感有更高的渴求,但是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又给了这样的人群过多的压力,所以较易情感衰竭。

而在自我成就感维度上,45岁馆员的得分要明显高于35岁以下的馆员。

由此可以推断,自我成就感会随着馆员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45岁以下的馆员,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既对工作有好奇心,又对未来充满希望,年轻馆员觉得自己能够找到馆员这一相对稳定的工作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事,对工作期待不高,在教学中取得一点成绩就认为自己工作很有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年轻,所以精力旺盛,有朝气,和学生之间容易沟通,人际关系良好,在与学生交往中,也体现了他们的价值,个人成就感比较高,而45岁以上的馆员,正面临逐渐退出职业生涯的阶段,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已经不是特别在乎,所以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图3:不同年龄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维度分析图6.不同工作年限的图书馆员样本的职业倦怠分析结果在情感枯竭方面,工作年限为10年以上的馆员得分最高,其次是工作年限为6~10年的馆员,再次是工作年限为3~5年以下的馆员,而工作年限为2年以下的馆员得分最低。

在去个性化方面,工作年限为6~10年的馆员得分最高,其次是工作年限为3~5年的馆员,而工作年限为2年以下的馆员得分最低;在自我成就感方面,工作年限为2年以下的馆员成就感得分最低,其次是3~5年工作年限的馆员,而6~10年和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馆员得分最高。

图书馆员在工作10年以后将会进入生涯挫折阶段,处于此阶段的馆员可能因为某些因219··素的影响而遭受到工作上的挫折,感觉理想破灭,对工作也感到不满,情绪沮丧,甚至开始质疑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选择的职业是否正确。

很多人把这个阶段称为图书馆员职业倦怠期,上述挫折感经常出现在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

图4:不同工作龄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维度分析图四、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干预措施(一)提升图书馆社会地位。

对外加强图书馆职能的宣传,改变社会对图书馆职能的认识,让外界认识到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作用,让社会认识到图书馆对每个人的利用价值。

通过对外宣传,让企业了解到图书馆能为其提供所需要的产品销售信息,生产中最新的技术进展等实用的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也让他们了解到信息过程所附属的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维护技术等也是图书馆力所能及的范围。

对内要加强自身的硬件建设并主动提供服务,要有能及时并准确的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所需的信息的能力。

通过内、外两个方面的努力让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能够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

(二)努力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修养。

图书馆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现代化知识、社会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图书馆员应该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和实践来全面的提高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可以通过经常阅览图书馆专业期刊等来了解图书馆的最新动向等。

(三)正确理解图书馆工作,并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工作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认同感,是馆员们获得自尊和自信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