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合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联合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1

摘要: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新形势下,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削弱,面临诸多挑战,为应对“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采取集体行动,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权威”的普遍呼声,联合国自身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是必须的。

关键词:联合国 作用 挑战 改革

2

1 引言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到2008年为止,联合国共有192个成员国。

几十年来,联合国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长壮大,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6年6月,联合国的会员国由创建时的51个增加到192个,已成为当代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联合国及其各机构在坚持与贯彻《世界人权宣言》的宗旨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联合国为一些过渡到民主政体的国家提供协助,包括监督与协助开展自由公平的选举、提高司法系统的质量、起草宪法、训练人权官员。联合国机构为全球的民主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也支持妇女权益的提高。联合国组织从1985年起开始出现性别主流化的主张,用意之一就是鼓励妇女积极参加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2005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同意设立一个新的机构“联合国和平建设委员会”,以协助刚刚摆脱战乱的国家避免再度陷入冲突。2006年3月9日,联合国举行仪式,正式启动中央紧急应对基金,为联合国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

但是,近年来,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削弱,面临诸多挑战:在机制、结构、运作和使命方面,联合国存在不少问题;某些大国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联合国,严重损害联合国的权威;某些国家拖欠会费和联合国机构膨胀,使联合国的财政负担加重。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必须改革。

3 2 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联合国的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互不侵犯和尊重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 威胁。

联合国走过了风风雨雨60年,客观地说,联合国既取得过辉煌的业绩和成就,也有挫折和不足,但是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地位仍无可取代[1]。

首先,减少了局部战争和避免了世界大战。正如联合国改革名人小组在其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倘若没有联合国,1945年之后的世界可能更为血腥。20世纪下半叶,国家间战争少于上半叶。对此,联合国功不可没”。《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新型国际关系准则、维和行动、调停斡旋和强制措施对遏制冲突的爆发以及结束和缓解已经爆发的冲突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根除了殖民主义制度。联合国成立时只有51个成员国,如今增加到191个,新增成员国大多为原来被奴役和压迫的殖民地,使联合国真正成为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延续了数百年的黑暗殖民统治,在20世纪下半叶被彻底打破。这无疑是曾把非殖民化作为重要工作的联合国的伟大成就,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三,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联合国虽然存在着重安全、轻发展的现象,但它还是制订了大量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人权保护等国际文件;提出和推广了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新概念;召开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的首脑会议;筹集了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些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促进了国际立法。在联合国主持下颁布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和国际协议数量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所立国际法之总和,其内容从维护世界和平到促进发展,从保护儿童权利到防治艾滋病,从保护海底资源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无所不包。作为当代国际法基础的《联合国宪章》影响深远,它所确立的诸如主权平等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关系准则,是联合国60年来维系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石。

第五,事实和实践证明, 联合国应在打击恐怖主义中发挥主导作用[2]。而恐

4 怖主义又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天敌, 反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国际社会必须联合起来, 这就需要联合国发挥独特优势,在政治、 经济、 外交、 法律和社会等诸多领域起到协调和主导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联合国的工作影响着地球上每个公民的工作和生活,没有联合国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正是由于联合国在各领域的巨大贡献,诺贝尔和平奖曾5次授予联合国机构,6次授予为联合国工作的杰出人士。

3 面临的挑战

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和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 ,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使联合国面临着新的挑战。

3.1 权力分配与民主机制问题

联合国建立的初衷是维护世界和平,并且实行的是“大国一致”的“民主原则”。但其中的否决权有可能被滥用。例如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政治冲突,在双方否决权的使用上,即表现得十分明显。

大国关系变化使少数西方大国在联合国内的主导地位加强[3]。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一极不复存在, 剩下的美国一极由于没有遏制力量而变得无所顾忌,不仅行动常有强权印记, 有时甚至语言都回到了上个世纪那种大棒政策的时代[4]。客观上加强了西方国家的力量 ,出现了少数西方大国企图控制联合国,主宰世界事务的倾向,也就是霸权主义。这些国家借加强联合国“中心作用”的旗帜,企 图“挟联合国而令世界各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5]:

在其机制性属性方面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具有内在机制性困境。

在决策模式方面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存在成员国主权平等原则与大国特殊地位之间冲突的困境。

在制度运作层面上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存在国际干预与国家主权原则冲突的困境。

5

3.2 缺乏强有力的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措施

从联合国在成立的假设前提方面看 ,集体安全设想具有空想性,集体安全事实上是在无视国际政治的本质和利益冲突的现实前提下 ,规划了一个虚幻的至少是不切实际的安排[6]。因此,世界的安全和平环境就得不到保障,事实也正是如此。

举些例子来说明,总所周知的朝鲜战争。纽约时间1950年6月25日凌晨3时,朝鲜战争爆发。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在美国的操纵下,安理会通过了旨在挽救南朝鲜军队颓势的3项决议,并在第三项中明确要求所有各成员国须就朝鲜问题向联合国提供一切形式的援助,从而为组建“联合国军”奠定了基础。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达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万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还有卢旺达大屠杀和科索沃战争,还有伊拉克战争也严峻考验联合国[7]。

4 改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联合国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下列特点:联合国将依然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将继续由大国占主导地位;联合国的中心任务将继续是维护和平与安全,但安全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发展问题将在联合国的议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将不再是联合国中和国际事务中唯一的行为主体;联合国将逐渐向着为建立规制社会、担负治理全球任务的国际组织演进。

在新形势下,联合国自身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是必须的,目的是提高工作

6 效率,解决各方最关切的问题,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更好地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声和需要。

联合国改革涉及的面很广,有联合国行政领域的改革,如秘书处的改革,有政治领域和结构性的改革,如安全理事会的改革、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的改革、《 宪章》的修改、财政制度的改革等。自安南秘书长1997 年提出了名为《 革新联合国》 的一揽子改革计划以来,迄今行政领域的改革进展顺利,已经得到落实的有设立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成立高级领导小组、削减预算、裁减人员、合并职能重叠的机构、减少行政支出、减少和缩短秘书处文件等。但政治领域和结构性的改革,尤其是其核心部门― 安理会的改革依然步履艰难。

5 结语

新形势下,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国际总的形势趋向缓和 ,人们对联合国期望很高。各国人民 希望它能格守《 宪章》 的宗 旨和原则,为建设一个和平、发展、平等、正义的美好世界作出新的贡献。联合国理当充分认识所面对的挑战,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继续发挥它不可取代的作用。

6 文献

[1] 刘建回. 伊拉克战争严峻考验联合国[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07),

20-22.

[2] 周慧. 联合国在反恐中的地位和作用[J]. 长沙大学学报, 2005(01),

41-42.

[3] 孙建社. 联合国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36-40.

[4] 李铁成. 世纪之交联合国面临的挑战[J]. 外交学院学报, 1996(3), 36-42.

[5] 孔凡伟.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困境的理论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50.

[6] 孔凡伟.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困境的理论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

7 会科学版),2004(6), 45-50.

[7] 周慧. 联合国在反恐中的地位和作用[J]. 长沙大学学报, 2005(01),

41-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