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流即时通软件通信协议分析

主流即时通软件通信协议分析

收稿日期:2004-07-01;修返日期:2004-09-06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3AA1421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GC X2-106);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H020*********)

主流即时通软件通信协议分析

*

李远杰1

,刘渭锋

1,2

,张玉清2,梁 力

1

(1.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陕西西安71004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

中心,北京100039)

摘 要:根据主流即时通软件通信数据明文传输的特点,利用网络捕包工具,采用逆推的方法,分析目前流行的即时通软件不公开且不统一的文本消息传输协议。着重描述了ICQ 文本消息传输协议的格式,并且对ICQ 、AIM 、MSN 、雅虎通几个主流即时通软件的协议特征进行了比较说明,为进一步的文本消息监控提供依据。关键词:即时通;协议分析;嗅探

中图法分类号:TP39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5)07-0243-03

Analysis of Text M essage Tra nsm it ting Pr ot ocol

in Popular Instan t M essen ger S oft w ar e

LI Yuan-jie 1,LIU Wei-feng 1,2,ZHAN G Yu-qing 2,LIAN G Li 1

(1.Dept .of Computer S cience &Technology,Xi ’an Jiaotong Univers ity,Xi ’an Shanxi 710049,China;2.National Computer Networ k Intr usion Pr otection Center,Gr aduate S chool,C hines e Academy of S 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

Abst ract :Ba sed on the ex ot eric com m unicat ion da ta betw een popula r inst ant m essenger client s oftwa re,using s niffer t ool of net work,we analys e t he unopened a nd nonuniform text m essa ge transm it ting protocol of t hose softw are by converse wa y.Pa rticula rly des cribe t he form of IC Q text m essa ge t ransm itt ing prot ocol a nd com pare t he characterist ic of ICQ,AIM,MS N and Yahoo Mes sgeger prot ocol.Prov ide reference for text m ess age t ransm itt ing m onit or in t he future.Key words:Insta nt Mes seng er(IM);P rotocol Ana ly sis;Sniffer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需求越来越高,即时通(Insta nt M esseng er,IM)软件应运而生,立即受到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喜爱,风靡全球。在我国流行的IM 软件品种繁多,有国内腾讯公司的QQ,国外的ICQ,AIM,MSN 和Yahoo Mes-senger 等即时通产品。其中IC Q 和AIM 是美国在线公司AOL 出品的两款流行的即时通软件,ICQ 凭借它推出时间最长和强大的功能依然占据着即时通主流的位置。目前最新版本是IC-QPro2003a ,AIM 是5.2版本。MSN 是微软推出的即时通产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个人邮箱与即时通信功能完善结合。目前最新中文版本是MS N 6.0版。Yahoo Messeng er 中文名字叫雅虎通,由世界著名搜索引擎Yahoo 推出,它的最新简体中文版本是5.5版。这些主流的即时通软件拥有绝大部分的用户群,而且随着功能的完善,服务的加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因此对即时通软件的监控和通信协议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主流即时通软件的协议格式各不相同,由于即时通软件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自保守着各自的协议格式和相关通信技术,通过提供特色的服务,来吸引各自的用户群。这种协议的不统一性和不公开性,严重束缚着即时通软件快速发展,也束缚着对这些软件的监控。因此对这些主流即时通通

信软件协议格式的分析意义重大。

1 协议分析的环境配置

为了便于逐一分析这些即时通软件的通信协议,区别同一子网的端与端通信和不同子网端与端通信协议格式的不同,我们搭建简单的分析实验平台,为协议的分析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实验环境由四台PC 机和一个集线器组成。其中两台PC 机与集线器构成一个小型的内部局域网,通过一台作为网关的P C 机连接到具有独立IP 的大型局域网中(简称外网)。网关与另一台PC 机都是外网的主机。配置如图1所示。

网关采用双网卡配置,安装Win 2000S erv er 操作系统,利用S erv er 操作系统自带的软件路由器实现路由功能。其他客户机均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同时在所有的PC 机上预安装N AI 公司的S nifferpro 4.7试用版软件。

Sniffer 是捕获网络数据报文的一种工具,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使用该工具时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首先是确定将要抓取的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一般是基于IP 协议的数据包;其次是数据包的源和目的端地址,地址一般分为硬件网卡地址和IP

?342?第7期李远杰等:主流即时通软件通信协议分析

图员协议分析环境

PC110.0.0.2PC110.0.0.3

集线器

网关10.0.0.1210.*.*.1

PC3外网

210.*.*.139

地址,通常选择IP地址,按照实验环境中分配的IP地址设置该条件;最后在客户端发送即时消息之前启动S niffer工具的监听功能,它就能从大量的经过网关的数据包中提取出满足如上条件的数据包,为我们缩小了检索数据包的范围。

从捕获的数据包中可以利用Sniffer的协议分析功能取出应用层的数据,大部分主流即时通软件的应用层协议组织的数据在网路上明文传输,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实验环境中的客户端之间有目的地发送消息,比较应用层数据体中固定字节或者规律性字节的含义,总结出它们协议的格式。

利用如上的配置环境,通过网关上的S niffer工具,我们可以轻松地抓取局域网内部客户端之间通信的数据包和局域网内部客户端与外网客户端的通信数据包的应用层数据,为我们下面协议分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ICQ文本消息传输协议分析

选择ICQ通信协议的分析过程作为特例,有以下几点考虑:

(1)ICQ是最早出现的即时通通信软件,具有代表性。

(2)ICQ依然是目前主流的即时通软件。

(3)ICQ协议是AOL公司将原IC Q(1998被AOL收购)和AIM(AOL自己的即时通产品)两大即时通软件的协议格式的综合。

(4)ICQ应用层数据在网络上明文传输。

首先在各个试验环境的主机上安装ICQ version2003a客户端,通过网上免费申请几个IC Q账号,并成功登录到服务器,客户端之间互相加盟为好友之后,即可进行消息通信。2.1 ICQ消息数据包的分析

消息数据包主要包括由客户端发送出去的数据包和客户端接收的数据包两种。在两个客户端反复地发送消息,在网关上抓取这些数据包并进行分析比较,即可对固定字段和有规律变化的字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图2是截获的一个应用层数据的分析示例,该数据是从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消息数据。为了便于分析,将连续的二进制串用换行符分开,每行中的字节具有特定的意义(图2)。同时根据各行字节之间的联系又将数据组织为层,每下一层总比上一层缩进两个字节的长度,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我们总共划分了三层。

2a 节拍层首标

02S NA C通道

30a4节拍数据包的顺序号

01a2节拍的数据长度

0004客户端基本消息交互服务(ICMB)ID号

0006发送通过服务器中转的消息的命令ID号

0000S NA C标志位

00020006会话ID,服务器与客户端连接的标志

6e df2400le260000消息ID号,应答及从服务器返回该消息时使

用数据类型

0002数据类型

09用户ID号长度

333031353434323636用户ID号

0005ICMB消息类型标志

017c消息的长度

。。。如上长度的消息数据,包括数据格式、编码

方式、字体信息以及消息内容等

图2 一个发送给服务器的应用层消息数据分析示例

在第三层中可以观察出数据是按照“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数据体”的格式组织数据的,用英文表示就是“Ty pe, Lengt h,Value”,简称TLV格式。利用TLV格式组织数据非常方便和高效,尤其适用于可变长的数据。对于应用层数据体中内容的组织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格式。对于节拍层,S N AC通道等协议特定名词的解释在2.2中有详细说明。

2.2 ICQ文本消息传输协议

ICQ功能强大,因此协议非常庞大,在这里只介绍通过分析它的文本消息传输过程得到的协议,称它为文本消息传输协议。显然这个协议只是ICQ协议的一个子集,而对于即时通通信的监控正需要这部分协议。

ICQ是通过TC P有连接服务上传送数据的,服务器端端口固定为5190。在TCP/IP协议基础上,ICQ文本消息传输的应用层又可分为两层,即节拍层和S NAC层。所谓节拍,就是IC Q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一次交互的数据包。S NAC是建立在节拍层之上的一个数据通信层,它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的基本通信单元。对于节拍层通道位是2的情况,表明节拍层的下一层就是S NAC层。节拍层的协议格式如图3所示。

在节拍标志2a之后的一个字节是通道标志,通道根据节拍数据内容的不同被划分为五种,分别是:01登录信息通道, 02S N AC s通道,03出错信息通道,04断开连接信息通道,05是PIN G命令通道。

当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过通道01建立链接以后,用户消息只在通道02S NACs上传输,只有当一个底层的节拍错误发生时,才使用通道。3发送错误消息;当打算终止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链接时才利用通道。4进行协商。大部分在生命周期内的事件处理都是通过通道02进行的,因此文本消息只能通过02通道传输。当通道是02时,节拍层的数据部分对应的就是SN AC层。S NAC层的协议格式如图4所示。

图4中,S N AC层第一个双字节是家族标志,家族就是同一类型的服务的集合。ICQ支持9种S NAC家族服务。家族ID和服务范围如表1所示。从表1的服务范围我们可以看出,与客户消息有关的服务一般都集中在IC MB家族服务中, IC MB的家族标志是0x0004,在这个家族中ICMB提供了13种子服务,这些服务对用户之间的基本信息交互功能进行了细分,不同的子功能承担着消息交互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在所有子服务中,与用户文本消息有关的子服务如表2所示。表2中,家族数组其实就是家族ID与家族子类型ID号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具体定位一个数据包的具体功能。SN AC(0x04, 0x06)如图2示例中分析的那样,它是由客户端发出的经过服务器转发的消息包。SN AC(0x04,0x07)则是发送给客户端的经由服务器转发的消息包。

表1 S NAC家族服务表

家族ID服务范围格式

0x0001一般服务控制

0x0002本地服务

0x0003好友列表管理服务

0x0004客户端基本消息交互服务

0x0009个人隐私

管理服务

0x000f用户的姓名地址录查询

0x0013服务器端信息服务

0x0015ICQ

特殊扩展服务

0x0017授权/注册服务

?

4

4

2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

图3节拍层协议格式

图4SNAC层协议格式

表2 ICMB消息发送和接收服务表

ICMB家族数组家族子服务ID号服务端服务描述

SNA C(0x04,0x06)0x0006客户端客户端发送通过服务器的消息SNA C(0x04,0x07)0x0007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的经过服务器的消息利用以上的协议格式,我们就可以从所有的网络数据包中检索出用户的文本消息数据包,并通过对各个字段的分析,找到消息体。在IC Q中消息体是RTF格式的。RT F是英文Rich-T ex t Form at的缩写,即所谓的“富文本格式”,它比Word体积小,比Text容量大,是一种很通用的带格式文本文件格式。

通过以上分析,ICQ的协议简洁明了,非常规整。协议按照分层结构组织数据,一般各层头部信息字段长度固定,格式比较稳定。对于数据体中变长的数据采用TLV格式组织,简单、高效,便于处理。协议的第一层是节拍层,该层的通道号是02时,确定了节拍层数据的内容对应的是S N AC层。在S N AC 层中只需要简单地通过家族ID和家族子服务ID的组合是S N AC(0x04,0x06)或者S NAC(0x04,0x07),就可以容易地断定该层数据体传输的是用户消息。

3 主流即时通软件的协议比较

在当今的主流即时通软件中,AIM、MS N、雅虎通都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分析。由于国内腾讯的QQ的应用层数据在网络传输时进行了加密,对它的协议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知道其加密/解密的算法,超出我们协议分析的范畴,因此在此没有列出。

3.1 即时通软件的通信架构

即时通系统一般有两种模式:一个是用户/服务器模式,即发信端用户和收信端用户必须通过服务器来交流;另一个是用户/用户模式,即服务器给每对用户建立一个T CP通道,他们的交流在这个T CP之上进行,无需通过服务器。上述主流软件使用的是用户/服务器的模式,文本消息必须通过服务器才能从一个用户端传送到另一个用户端。

这几个主流即时通软件的一般通信架构如图5所示。

对于文本消息的传送,除了通信架构都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之外,消息传输都是建立在TC P协议基础之上的,而且服务器端的端口一般都是固定端口,服务器通过提供固定的服务端口被动式的与客户端进行通信,起到消息中转的作用。需要特殊说明的是,雅虎通对同一个局域网内的客户端通信采用用户/用户的通信架构。

3.2 主流即时通软件的文本消息协议特征比较

对表3需要进行以下说明:

(1)AIM与ICQ同是AOL公司的产品,因此协议格式基本相同。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AIM支持聊天室消息发送和接收服务,分别如表3所示的S NAC(0x0e,0x05)和S N AC(0x0e, 0x06)服务;二是AIM采用HTML格式组织消息体数据。

(2)MS N文本消息传输协议格式简单,应用层数据体以命令为首标,采用命令行的方式组织数据,命令使用AS CII码表示,统一采用三个字母组成,如“MSG”为消息传送命令,后面跟随零个或者更多个参数,参数之间被一个或者多个空格字符分开,命令结束通过回车换行符(CRLF)表示。

表3 四种IM文本消息传输协议特征对照表种类

特征

IC Qv2003a A IM v5.2MS N6.0雅虎通5.5

服务端口5190519018635050

数据体首

0x2a0x2a

依据数据包命令不

同,首标不定

0x594d5347(YMS G)

数据段

组织方式

TLV TLV

用回车换行符

“0d0a”分隔数据段

用0xc080分隔数据

发送消息

标志

SNAC(0x04,0x06)

S NAC(0x04,0x06)或S NAC

(0x0e,0x05)(聊天室)

“M SG”命令标志

0x0006或者0x00a8)

(聊天室)

接收消息

标志

SNAC(0x04,0x07)

S NAC(0x04,0x07)或S NAC

(0x0e,0x06)(聊天室)

“M SG”命令标志0x0006或者0x00a8

消息体

标志

RTF标志HTML标志MI ME标志

0x3134或者

0x313037(聊天室)

消息体

格式

RTF格式HTML格式

MI ME格式UTF-8

编码

非通用格式,采用

U TF-8

编码

例如MS

N客户端给消息服务器发送一个即时文本消息的

应用层协议格式为:

MS G TrID N Lengt h\r\nMes sag

e

该消息中MS G是一个发送消息命令,命令之后是用空格

隔开三个参数;TrID是客户

端与服务器交互的标志,N是服务

器响应的特征码,表示只要求服务器不能转发消息给接收客户

端时才响应;Lengt h是消息长度;\r\n是回车换行符,表示命令

结束;M es sag e是指定长度的消息体。MS N的M es sag e消息体消

息是一个M IM E格式编码流,使用标准的MIM E头,可以参考

RF C-1521和RF C-822来了解更多的关于MIM E格式的信息。

(3)雅虎通的协议格式如图6所示。

YM SG为应用层首标,由AS CII表示;其后的四个字节为

客户端的协议版本号;数据长度指出数据部分的字节长度;服

务是两字节的操作码,指明客户端发送的是哪一种服务请求或

者说明服务器对哪一个服务的响应。雅虎通至少提供了45种

以上的服务,发送一般消息的服务是0x0006,聊天室消息的服

务是0x00a8;状态在服务器响应的情况下,表示对请求的响应

状态(成功,失败等)。会话ID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信的标

志,一旦服务器指定它们之间的一个会话ID以后,它们之间的

所有数据包都使用这个ID进行通信。

雅虎通的数据部分的长度由数据长度字段决定。数据体

没有采用通用的数据格式,而是由一系列的关键字和数值对组

成,一种关键字对应一个数据值。关键字和数据值的长度不

定,一般用两字节序列0xc080作为分隔符,分开关键字和数据

值。实际数据包中关键字的含义依赖于使用的服务。例如发

送实时消息数据包中,0x3134对应的数据值是用户的文本消

息,它与文本消息之间用0xc080字节隔开。如果数据包是发

送给聊天室的消息包,则关键字0x313037对应的数据值是用

户的文本消息。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的文本消息(下转第250页)

?

5

4

2

?

第7期李远杰等:主流即时通软件通信协议分析

端A

消息服务器B

服务器

图5用户/服务器模式通信架构

图6雅虎通协议格式

Gh0st通信协议解析

界面篇等我先搞完这个通信协议解析再说,要不我老觉得自己是在扯淡。在这里我也给自己这两天搞的协议解析找个网络存储做一下备份。 Gh0st通信协议解析(1) 正所谓蛇打七寸,今天我们对gh0st的通信协议进行一个完整的解析,看看gh0st这款远控的核心技术的来龙去脉。 ************************************************************************ ******* 从主控端初始化IOCP服务器开始讲起 [cpp]view plaincopyprint? 1.// 启动IOCP服务器 2.int nPort = m_IniFile.GetInt("Settings", "ListenPort"); 3.int nMaxConnection = m_IniFile.GetInt("Settings", "MaxConnection") ; 4.if (nPort == 0) 5. nPort = 80; 6.if (nMaxConnection == 0) 7. nMaxConnection = 10000; 8. 9.if (m_IniFile.GetInt("Settings", "MaxConnectionAuto")) 10. nMaxConnection = 8000; 11. 12.((CMainFrame*) m_pMainWnd)->Activate(nPort, nMaxConnection); IOCP服务器是在CGh0stApp::InitInstance这个函数中被调用的,实际上是调用了CMainFrame的一个成员函数:CMainFrame::Active。看看这个函数都做了哪些事情。 [cpp]view plaincopyprint? 1.void CMainFrame::Activate(UINT nPort, UINT nMaxConnections) 2.{ 3. CString str; 4. 5.if (m_iocpServer != NULL) 6. { 7. m_iocpServer->Shutdown(); 8.delete m_iocpServer; 9. 10. } 11. m_iocpServer = new CIOCPServer; 12. 13.// 开启IPCP服务器

光纤通信optisystem实验

光纤通信大作业 1.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方案 供选方案:NRZ、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或者外调制,APD管或者PIN管,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或者low pass gauss filter。请选择你认为实际中可实现的通信性能最好的一组方案。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答:选择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low pass gauss filter。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是:为了使得整个系统得到最好的信噪比,并且保证系统误码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选择NRZ调制格式,因为经NRZ调制的光信号具有紧凑的频谱特性,调制和调解结构简单,在10G和一部分40G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直被作为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调制格式,通过色散管理和终端可调色散补偿技术,NRZ调制格式在终端传输距离普通光纤获得良好的光传输性能。 选择直接调制,因为直接强度调制是用信号直接调制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使其输出功率随信号变化.这种方式设备相对简单,研究较早,现已成熟并商品化.外调制则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 选择APD管,因为由书上的P264页的图8.3可知,PIN管接收灵敏度适用于低数据速率光纤通信,当系统通信数据速率为10G时,PIN灵敏度管不适于应用,我们优选ADP管。 选择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因为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低通矩形响应滤波器)是理想的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在幅频特性曲线上呈现矩形。在现实中,如此理想的特性是无法实现的,所有的设计只不过是力图逼近矩形滤波器的特性而已。而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采用时域法测量有效带宽,具有直观、简便的优点,而采用时域法能够显著缩短有效带宽测量时间。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中,由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和low pass gauss filter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 1).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同时为了实时地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必须在系统外围增加监测及显示装置,将系统运行结果显示出来,便于观察和分析。因此,在系统中加入了Eye Diagram Analyzer、BER Analyzer、Optical Time Domain Visualizer、Optical Power Meter、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Oscilloscope Visualizer。通过这些监测及显示器件,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入纤光功率、调制前后的光信号频谱与时域波形、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信号眼图及误码率等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结果。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架构如下图示:

中控多媒体通讯协议及代码

中控通讯协议及代码 波特率: 9600 数据: 8 BITS 奇偶:无 停止位: 1 BIT 系统控制 开系统 3B 00 01 01 00 A0 07 0D 关系统 3B 00 01 00 00 A1 07 0D 开始红外读码 3B 00 01 00 00 36 06 0D 清除红外码 3B 00 01 00 00 37 06 0D 结束红外读码 3B 00 01 00 00 38 06 0D 预监入 3B 00 01 00 00 39 06 0D 预监出 3B 00 01 00 00 3A 06 0D 投影机电脑 3B 00 03 00 00 50 00 0D 投影机视频 3B 00 03 00 00 51 00 0D 切出投影 3B 00 03 00 00 3B 00 0D 强电控制部分 一、电脑电源(只是电源通断,并不是开关机,要控制开关机请参见弱电控制部 分) 电脑电源开 3B 00 04 01 00 8E 00 0D 电脑电源关 3B 00 04 01 00 8F 00 0D 二、投影机电源 投影机电源开 3B 00 03 00 00 52 00 0D 投影机电源关 3B 00 03 00 00 53 00 0D 三、设备电源

设备电源开 3B 00 04 01 00 84 00 0D 设备电源关 3B 00 04 01 00 85 00 0D 四、电动幕 屏幕升 3B 00 04 01 00 B0 00 0D 屏幕降 3B 00 04 01 00 B1 00 0D 屏幕停 3B 00 04 01 00 B2 00 0D 弱电控制部分 一、网络接口控制 网络接口通 3B 00 04 01 00 86 00 0D 网络接口断 3B 00 04 01 00 87 00 0D 二、12V摄像头控制 摄像头电源开 3B 00 04 01 00 88 00 0D 摄像头电源关 3B 00 04 01 00 89 00 0D 三、12V电控锁 电控锁开 3B 00 04 01 00 8A 00 0D 电控锁关 3B 00 04 01 00 8B 00 0D 四、电脑控制 电脑开(相当于按电脑的Power on) 3B 00 04 01 00 8C 00 0D 电脑关 3B 00 04 01 00 8D 00 0D 五、音量控制 主音量+ 3B 00 03 00 00 30 00 0D 主音量— 3B 00 03 00 00 31 00 0D 主音量X(静音) 3B 00 03 00 00 32 00 0D 话筒音量+ 3B 00 03 00 00 33 00 0D

sip协议原理分析及总结

SIP协议学习总结 1、SIP协议定义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即初始会话协议)是IETF提出的基于文本编码的IP电话/多媒体会议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并终止多媒体会话。SIP 协议可用于发起会话,也可以用于邀请成员加入已经用其它方式建立的会话。多媒体会话可以是点到点的话音通信或视频通信,也可以是多点参与的话音或视频会议等。SIP协议透明地支持名字映射和重定向服务,便于实现ISDN,智能网以及个人移动业务。SIP协议可以用多点控制单元(MCU)或全互连的方式代替组播发起多方呼叫。与PSTN相连的IP电话网关也可以用SIP协议来建立普通电话用户之间的呼叫。 SIP协议在IETF多媒体数据及控制体系协议栈结构的位置 H.323SIP RTSP RSVP RTCP H.263 etc. RTP TCP UDP IP PPP Sonet AAL3/4AAL5 ATM Ethernet PPP V.34 SIP协议支持多媒体通信的五个方面: ◆用户定位:确定用于通信的终端系统; ◆用户能力:确定通信媒体和媒体的使用参数; ◆用户有效性:确定被叫加入通信的意愿; ◆会话建立:建立主叫和被叫的呼叫参数; ◆会话管理:包括呼叫转移和呼叫终止; SIP协议的结构 SIP是一个分层的协议,也就是说SIP协议由一组相当无关的处理层次组成,这些层次之间只有松散的关系。 SIP最底层的是它的语法和编码层。编码方式是采用扩展的Backus-Naur Form grammar (BNF范式)。 第二层是传输层。它定义了一个客户端发送请求和接收应答的方式,以及一 个服务器接收请求和发送应答的方式。所有的SIP要素都包含一个通讯层。 第三层是事务层。事务是SIP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事务是UAC向UAS发送的一个请求以及UAS向UAC发送的一系列应答。事务层处理应用服务层的重发,匹配请求的应答,以及应用服务层的超时。任何一个用户代理客户端完成的事情都是

光纤通信optisystem实验

光纤通信大作业 1、选择一个您认为合适的方案 供选方案:NRZ、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或者外调制,APD管或者PIN管,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或者low pass gauss filter。请选择您认为实际中可实现的通信性能最好的一组方案。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答:选择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low pass gauss filter。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就是:为了使得整个系统得到最好的信噪比,并且保证系统误码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选择NRZ调制格式,因为经NRZ调制的光信号具有紧凑的频谱特性,调制与调解结构简单,在10G与一部分40G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直被作为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调制格式,通过色散管理与终端可调色散补偿技术,NRZ调制格式在终端传输距离普通光纤获得良好的光传输性能。 选择直接调制,因为直接强度调制就是用信号直接调制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使其输出功率随信号变化、这种方式设备相对简单,研究较早,现已成熟并商品化、外调制则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 选择APD管,因为由书上的P264页的图8、3可知,PIN管接收灵敏度适用于低数据速率光纤通信,当系统通信数据速率为10G时,PIN灵敏度管不适于应用,我们优选ADP管。 选择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因为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低通矩形响应滤波器)就是理想的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在幅频特性曲线上呈现矩形。在现实中,如此理想的特性就是无法实现的,所有的设计只不过就是力图逼近矩形滤波器的特性而已。而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采用时域法测量有效带宽,具有直观、简便的优点,而采用时域法能够显著缩短有效带宽测量时间。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中,由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与low pass gauss filter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 1)、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同时为了实时地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必须在系统外围增加监测及显示装置,将系统运行结果显示出来,便于观察与分析。因此,在系统中加入了Eye Diagram Analyzer、BER Analyzer、Optical Time Domain Visualizer、Optical Power Meter、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Oscilloscope Visualizer。通过这些监测及显示器件,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入纤光功率、调制前后的光信号频谱与时域波形、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信号眼图及误码率等系统的运行状态与运行结果。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架构如下图示: 完整的光纤通信系统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应用试题集6828(1)

解答: 1. OSI标准中,采用的是三级抽象: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说明。 2.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主机网络层或网络接口层使用了:物理地址(MAC地址)。 3.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传输层使用了:端口地址。 4.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网络层使用了:逻辑地址(IP地址)。 5. 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方式的不同,端口又可分为TCP协议端口和UDP协议端口两种。 6.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松散地绑 定于一些服务。 7.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FTP和HTTP服务需要使用:公认端口(Well Kno wn Ports)类型。 8.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动态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 rts)容易被黑客和木马程序利用。 9. 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10.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CCITT 主要是考虑通信标准的制定。 11.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ISO主要是考虑信息处理与网络体系结构。 1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 13. 通信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oriented service)和无连接服 务(connectless service)。 14. 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 15. 通信协议包括:面向连接与确认服务;面向连接与不确认服务;无连接与确认服务;无连接与不确认服务四种类型。 16. IP协议是无连接的、提供“尽力而为”服务的网络层协议。 17. 17. INTERNET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地址概念,应用层使用了域名(DNS)、电子邮件址、URL等地址。 18. 网络协议是由程序和进程来完成的。 19. B类IP地址中的一个私有网络地址,如果需要50个子网,网络掩码应该为(点十进制表示):255.255.252.0 。

通信系统仿真经典.doc

题目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 摘要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由模拟信源产生的携带信息的消息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模拟基带信号在经过调制将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适应信道,最终解调还原成电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数字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变为频带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后恢复成数字信号。本文应用了幅度调制以及键控法产生调制与解调信号。 本论文中主要通过对SIMULINK工具箱的学习和使用,利用其丰富的模板以及本科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完成了AM、DSB、SSB、2ASK、2FSK、2PSK三种模拟信号和三种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以及用SIMULINK进行设计和仿真。首先我进行了两种通信系统的建模以及不同信号系统的原理研究,然后将学习总结出的相应理论与SIMULINK中丰富的模块相结合实现仿真系统的建模,并且调整参数直到仿真波形输出,观察效果,最终对设计结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通信系统调制 SIMULINK

目录 1. 前言 (1) 1.1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 1.2通信系统及其仿真技术 (2) 3. 现代通信系统的介绍 (7) 3.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7) 3.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7) 3.2.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7) 3.2.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8) 3.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和优缺点 (9) 4. 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及框图 (12) 4.1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12) 4.1.1 DSB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12) 4.2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16) 4.2.1 ASK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16) 5. 通信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21) 5.1模拟通信系统结果分析 (21) 5.1.1 DSB模拟通信系统 (21) 5.2仿真结果框图 (24) 5.2.1 DSB模拟系统仿真结果 (24) 5.3数字通信系统结果分析 (28) 5.3.1 ASK数字通信系统 (28) 5.4仿真结果框图 (35) 5.4.1 ASK数字系统仿真结果 (35)

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分析(Optisystem仿真附程序)

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分析(Optisystem仿真附程序) 摘要光纤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是对此类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以及研制新型系统的重要手段,可用于对已设计的光纤传输系统在硬件实现之前进行性能评估和可行性论证, 可节约大量时间和经费; 同时在分析中可随时改动参数值, 便于理论研究。要建立一个...

摘要
光纤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是对此类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以及研制新型系统的重要手段,可用于对已设计的光纤传输系统在硬件实现之前进行性能评估和可行性论证, 可节约大量时间和经费; 同时在分析中可随时改动参数值, 便于理论研究。要建立一个方便可靠的光纤系统的仿真平台, 有赖于对系统各模块物理特性进行推导和归纳, 建立起系统各模块的数学模型。建模的基本原则是既要能描述器件的特性, 具有一定的精确度, 同时又要兼顾计算的复杂度, 要有较快的分析速度。同时, 还应能根据研究目

的的不同, 调整模型的选取。在对光纤通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Optisystem仿真软件,建立了高速大容量光纤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到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特性与激光器的调制频率、偏置电流的关系,光纤的损耗和色散以及其他参数的仿真结果。并对传输速率为10Gb/s的光纤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和分析。
关键词  光纤  仿真  optisystem   模型  误码率  信道
为此,本文设计了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基于加拿大Optiwave公司的Optisystem是一款创新的光通讯系统模拟软件包,它集设计、测试和优化各种类型宽带光网络物理层的虚拟光连接等功能于一身,从长距离通信系统到LANS和MANS都能使用。为此,设计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可以用OptiSystem这一仿真软件来实现。

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随着国际互联网业务和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光纤通信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技术支柱之一,必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光纤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两大核心支柱,计算机负责

光纤通信仿真知识分享

光纤通信仿真

光纤通信仿真实验 光纤模型实验:自相位效应姓名:万方力 学号:2013115030305 班级:1303班 指导老师:胡白燕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纤模型实验:自相位效应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进行本次实验,加深光纤结构以及特性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结合理论知识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2、本次实验是对自相位调制在脉冲传播上的模型进行模拟和验证,是基于光纤性质上的实验,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自相位效应的产生及影响,加深光纤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光纤的色散特性 色散(Dispersion)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传输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色散一般包括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1)模式色散 光纤的模式色散只存在于多模光纤中。每一种模式到达光纤终端的时间先后不同,造成了脉冲的展宽,从而出现色散现象。 2)材料色散

含有不同波长的光脉冲通过光纤传输时,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会导致玻璃折射率不相同,传输速度不同就会引起脉冲展宽,导致色散。 3)波导色散 由光纤的几何结构决定的色散,其中光纤的横截面积尺寸起主要作用。光在光纤中通过芯与包层界面时,受全反射作用,被限制在纤芯中传播。但是,如果横向尺寸沿光纤轴发生波动,除导致模式间的模式变换外,还有可能引起一少部分高频率的光线进入包层,在包层中传输,而包层的折射率低、传播速度大,这就会引起光脉冲展宽,从而导致色散。 2、自相位调制 信号光强的瞬时变化引起其自身的相位调制,即自相位调制。 在单波长系统中光强变化导致相位变化时,自相位调制效应使信号频 谱逐渐展宽。这种展宽与信号的脉冲形状和光纤的色散有关。在光纤的正常色散区中,由于色散效应,一旦自相位调制引起频谱展宽,沿着光纤传输 的信号将经历暂时的较大展宽。但在异常色散区,光纤的色散效应和自相 位调制效应可能会相互补偿,从而使信号的展宽小一些。 在一般情况下,SPM效应只在高累积色散或超长系统中比较明显。受色散限制的系统可能不会容忍自相位调制效应。在信道很窄的多通道系统中,由自相位调制引起的频谱展宽可能在相邻信道间产生干扰。 在G.652光纤中的低啁啾强度调制信号的自相位调制效应将引起脉冲的压缩,但同时使传输光谱展宽。采用G.652光纤时,把信道设置在零色散波长附近将有利于减少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在长距离系统中,这种光 纤可采用以适当间隔作色散补偿的方法来控制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当然,也可通过减少输入光功率的方法来减少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

IC卡通信协议详解(7816-3)

目录 第一章IC卡通信过程整体归纳 (1) 第二章IC卡的电气特性 (3) 1.IC卡的触点分配 (3) 2.IC卡的电气特性 (3) 2.1 VCC (3) 2.2 I/O (3) 2.3 CLK (3) 2.4 RST (3) 2.2 VPP (3) 第三章IC卡的操作过程 (4) 1、IC卡操作的一般过程 (4) 2、卡激活 (4) 3、冷复位 (4) 4、热复位 (5) 5、时钟停止 (6) 6、去激活 (6) 第四章复位应答 (8) 1、异步字符 (8) 1.1 字符结构 (8) 1.2 错误信号和字符副本 (8) 2、复位应答 (9) 2.1 复位应答的序列配置 (9) 2.2 复位应答的结构和内容 (11) 第五章协议和参数选择 (14) 1.PPS协议 (14) 2.PPS请求的结构和内容 (14) 3.成功的PPS交换 (14) 第六章异步半双工字符传输协议 (16) 1、命令的结构和处理 (16) 2、过程字节 (16) 3、NULL字节 (16) 4、确认字节 (16) 5、状态字节 (17) 第七章异步半双工块传输 (18) 1.数据块块帧结构 (18) 2.起始域 (18) 3.信息域 (18) 4.终止域 (19) 5.信息域尺寸 (19) 6.等待时间 (19) 7.数据链路层字符成分 (20) 8.数据链路层块成分 (20) 9.链接 (20)

第一章IC卡通信过程整体归纳 根据协议,IC卡的操作信息交互流程大概为(见图1): (1)接口设备能够控制IC卡各IO引脚使其激活。 (2)接口设备给卡发送复位信号使卡复位启动。 (3)卡要向接口设备发送复位应答信号,将通信中必要的相关信息告知接口设备。(4)接口设备对卡进行一次热复位,卡进行复位应答。 (5)接口设备发起一个PPS交互指令,选择要与卡通信的协议和相关参数。 (6)根据选择的协议(T=0或T=1)进行数据的通信。

通信主流仿真软件

通信系统主流仿真软件简介 学号: 姓名: 专业:

Systemvue(原System View) System View 是一个用于现代工程与科学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动态系统分析平台。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System View 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 在2005年Elanix被美国安捷伦(Agilent)公司收购,把软件名字改为SystemVue,由原先的SystemView1.0,SystemView4.5,SystemView5.0,SystemView.6.0,再到后来的SystemView2005,SystemVue2007,SystemVue2008.功能也逐步的的完善,有开始的具有基本的仿真功能到后来的增加了DSP库,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讯,蓝牙库的完善,实例仿真的范围的拓展,眼图相位噪声处理的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创造出来的智慧也在不断升值。 ELANIX公司位于CALIFORNIA州,公司总裁和创建人PATRICK J.READY博士拥有先进的信号处理器的美国和国际专利权,是一位信号处理和通信方面的改革者。ELANIX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其设计工作可以依据使用的处理器及其环境的状况,使用DSP,MP'S,ASIC,VLSI神经网络和其他当前领先的技术。包括所有的用于商业和军用的信号处理在内,公司在理论分析,软件开发,仿真与测试,硬件设计和微处理器等方面有广泛的经验。 SystemView的特点 1.真正的动态系统仿真器; 2.直觉样本数据(Z域)和连续的Laplace域系统详细说明; 3.多速率系统和并行的平行系统; 4.时间连续和时间离散的混合系统;

光纤通信仿真

光纤通信仿真实验 光纤模型实验:自相位效应姓名:万方力 学号:2013115030305 班级:1303班 指导老师:胡白燕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纤模型实验:自相位效应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进行本次实验,加深光纤结构以及特性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结合理论知识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2、本次实验是对自相位调制在脉冲传播上的模型进行模拟和验证,是基于光纤性质上的实验,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自相位效应的产生及影响,加深光纤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光纤的色散特性 色散(Dispersion)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传输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色散一般包括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1)模式色散 光纤的模式色散只存在于多模光纤中。每一种模式到达光纤终端的时间先后不同,造成了脉冲的展宽,从而出现色散现象。 2)材料色散 含有不同波长的光脉冲通过光纤传输时,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会导致玻璃折射率不相同,传输速度不同就会引起脉冲展宽,导致色散。 3)波导色散 由光纤的几何结构决定的色散,其中光纤的横截面积尺寸起主要作用。光在光纤中通过芯与包层界面时,受全反射作用,被限制在纤芯中传播。

但是,如果横向尺寸沿光纤轴发生波动,除导致模式间的模式变换外,还有可能引起一少部分高频率的光线进入包层,在包层中传输,而包层的折射率低、传播速度大,这就会引起光脉冲展宽,从而导致色散。 2、自相位调制 信号光强的瞬时变化引起其自身的相位调制,即自相位调制。 在单波长系统中光强变化导致相位变化时,自相位调制效应使信号频谱逐渐展宽。这种展宽与信号的脉冲形状和光纤的色散有关。在光纤的正常色散区中,由于色散效应,一旦自相位调制引起频谱展宽,沿着光纤传输的信号将经历暂时的较大展宽。但在异常色散区,光纤的色散效应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可能会相互补偿,从而使信号的展宽小一些。 在一般情况下,SPM 效应只在高累积色散或超长系统中比较明显。受色散限制的系统可能不会容忍自相位调制效应。在信道很窄的多通道系统中,由自相位调制引起的频谱展宽可能在相邻信道间产生干扰。 在G.652光纤中的低啁啾强度调制信号的自相位调制效应将引起脉冲的压缩,但同时使传输光谱展宽。采用G.652光纤时,把信道设置在零色散波长附近将有利于减少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在长距离系统中,这种光纤可采用以适当间隔作色散补偿的方法来控制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当然,也可通过减少输入光功率的方法来减少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 经过自相位调制后,脉冲的波形(即:|E(z,t)|2=|E(z=0,t)|2)不受影响。而相位变化项ΦNL =|E(z=0,t)|2表明经过自相位调制后,脉冲的瞬时 频率相对原先载波的频率ω0已有所改变。频率改变量δω(t)由式子给出: (3.3) )(t t NL ?=δφδω 该频率的改变和时间的关系导致了啁啾声的产生。

通信协议分析仪中文资料

863X系列三种型号的共同特点: UMTS的全部电信协议解码包括HSDPA,GSM/GPRS/EDGE,CDMAone,CDMA 2000,CDMA 2000 1x Ev-Do,ACCESS和七号信令网——适用于所有2G、2.5G、3G以及NGN技术 固定的模块化便携式分析仪,15寸显示屏(8635) 1.8GHz的CPU主板上带有一个大容量的磁盘驱动器、4个USB 2.0接口 8635的测量板有5个插槽,8632的则有2个 测量板有: ? 4个E1/T1 PCM中继(8×Rx) ? 2个E1/T1 PCM中继(4×Rx) ? 4个E1/T1 ATM中继(8×Rx) ? 2个10/100快速以太网(4×Rx) ?1个10/100/1000以太网(2×Rx) ?2×STM-1/OC-3光中继(4×Rx) 操作简易,在Windows XP下运行 ? 具有记录、过滤、触发以及后处理能力 功能概述 bitGate的863x系列是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协议分析仪,用于移动无线网的所有固定接口的有效测试,如(GSM,GPRS,CDMA,UMTS),接入网(V5,ISDN,GR303)以及七号信令网。它支持当今复杂的综合技术网络如融合网络或UMTS的HSDPA,还能为在线和离线下的信令信息提供有力的详细分析与统计评估。bitGate863x系列是为安装、维护、故障排除和网络优化而 设计的。 电信协议分析仪特别适于: 制造商和运营商的综测实验室 网络元素制造商的专业服务队伍 是运营商的工程、规划、运营以及维护队伍模块化的概念使得它可以结合各种测试接口、增加接口的数目,以增加其实际应用和解码。该bitGate8635为您日益增加的需求提供了方便的、易于扩展和增强先进技术的平台。 8635 - Telecom Protocol Analyzer通信协议分析仪 8635通信协议分析仪,是bitGate独家的高端技术,是一个可以进行验证,故障排除以及网络优化的高端电信设备。8630提供被监测的网络状态的准确和详细的信息。该分析仪不仅可以用于无线和固定网络供应商,而且可以用于制造商实验室和后续的网络安装。 支持所有新的关键技术如UMTS和GPRS。8635不仅实现了GSM/GPRS/UMTS 和CDMA网络主要接口上的协议分析,而且支持ISDN PRI,ATM,IP 和SS7的协议分析。 该分析仪功能强大,提供了详细的协议分析,KPI和实时处理和后处理模式下的统计计算功能。8635能够满足GSM, GPRS, UMTS 或 SS7同步测试的需要。8635是用户友好型,高效率、多功能的设备,它能够将采集的大量数据迅速转

通信系统设计仿真软件

通信系统设计仿真软件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插图列表 (3) 1 ADS对于通信系统设计仿真的意义 (4) 2 ADS设计仿真软件的优点 (4) 2.1 集成的自顶向下的系统设计 (4) 2.2 灵活的设计环境 (5) 2.3 优化系统架构 (5) 2.4 灵活快速地建立DSP算法 (6) 2.5 快速准确地建立射频模型 (6) 2.6 通过优化得到最佳的系统性能 (7) 2.7 利用已有的用户自定义模型 (7) 2.8 ADS软件与测量仪表连接加快从设计到现实的转变 (7) 2.8.1 据硬件测试建立仿真模型 (7) 2.8.2 尽早进行验证实验,降低系统集成风险 (7) 2.8.3 创建新的测试能力 (8) 2.8.4通信信道,干扰测试 (8) 3 ADS加速B3G/4G通信系统研发 (10) 3.1 ADS具有可以灵活产生各种制式的信号源的能力 (10) 3.2 ADS具有可以仿真MIMO 信道的能力 (10) 3.3 ADS具有仿真空-时(Spacing-time coding)编码性能的能力 (11) 3.4 ADS具有给用户提供Test Bench的能力 (11) 3.5 与仪器的互联 (11) 4 ADS在RF系统设计流程中的地位 (12) 4.1 系统级设计与仿真 (12) 4.1.1 分析并设定RF系统设计指标 (12) 4.1.2 研究并选择恰当的RF拓扑结构 (13) 4.1.3 定义功能模块并进行RF系统性能优化 (13) 4.2 电路级设计与仿真 (14) 4.2.1 研究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 (14) 4.2.2 器件选型与建模 (14) 4.2.3 关键模块设计与电路级仿真 (14) 4.2.4 综合仿真验证RF系统性能 (14) 4.2.5 各独立模块制作与测试 (14) 4.3 集成测试 (14) 4.3.1组合各个单独电路模块 (14) 4.3.2 调试 (14) 4.3.3修改系统指标(如果需要) (15) 4.3.4重新定义项目目标(如果需要) (15)

汽车总线系统通信协议分析与比较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单片机与局域网技术》 大作业 专业班级:汽电112 姓名:史帅峰 学号:111606240 成绩: 指导老师:袁霞 2013年4月16日 汽车总线系统通信协议分析与比较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汽车总线系统通讯协议,探讨汽车总线通讯协议的种类、发展趋势以及技术特点。在对诸多组织和汽车制造商研发的各类汽车总线进行比较和探讨的基础上,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综合汽车工业的特点对这两大类汽车总线协议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关键词:汽车总线技术通讯协议车载网络 引言: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的电子化已经成为公认的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汽车的性能而增加汽车电器,电器的增加导致线缆的增加,而线束的增加又使整车质量增加、布线更加复杂、可维护性变差,从而又影响了汽车经济性能的提高。因此,一种新的技术就被研发出来,那就是汽车总线技术。总线技术在汽车中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汽车电子逐步迈向网络化。 一、车载网络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各大汽车公司开始研制使用汽车内部信息交互的通信方式。博世公司与英特尔公司推出的CAN总线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因而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并在1993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TTCAN对CAN协议进行了扩展,提供时间触发机制以提高通讯实时性。TTCAN的研究始于2000年,现已成为CAN标准的第4部分ISO11898-4,该标准目前处于CD(委员会草案)阶段。 1994年美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了1850通信协议规范。从1998年开始,由宝马、奥迪等七家公司和IC公司共同开发能满足车身电子要求的低成本串行总线技术,该技术在2000年2月2日完成开发,它就是LIN。 FlexRay联盟推进了FlexRay的标准化,使之成为新一代汽车内部网络通信协议。FlexRay车载网络标准已经成为同类产品的基准,将在未来很多年内,引导整个汽车电子产品控制结构的发展方向。FlexRay是继CAN和LIN之后的最新研发成果。 车载网络的分类及其网络协议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新的网络产生,为了方便研究和应用,美国汽车工业协会(SAE)的车辆委员会将汽车数据传输网络划分为A、B、C三类。 A类网络 A类网络是面向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的低速网络,数据传输速度通常小于10kb/s,主要用于后视镜调整、电动车窗、灯光照明等控制。 A类网络大都采用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smitter)标准,使用起来既简单又经济。但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将会逐步被其他标准所代替。 A类网络目前首选的标准是LIN总线,是一种基于UART数据格式、主从结构的单线12V总线通信系统,主要用于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串行通信。

通信系统设计仿真软件

Agilent ADS 通信系统设计仿真软件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插图列表 (3) 1 ADS对于通信系统设计仿真的意义 (4) 2 ADS设计仿真软件的优点 (4) 2.1 集成的自顶向下的系统设计 (4) 2.2 灵活的设计环境 (5) 2.3 优化系统架构 (5) 2.4 灵活快速地建立DSP算法 (6) 2.5 快速准确地建立射频模型 (6) 2.6 通过优化得到最佳的系统性能 (7) 2.7 利用已有的用户自定义模型 (7) 2.8 ADS软件与测量仪表连接加快从设计到现实的转变 (7) 2.8.1 据硬件测试建立仿真模型 (7) 2.8.2 尽早进行验证实验,降低系统集成风险 (7) 2.8.3 创建新的测试能力 (8) 2.8.4通信信道,干扰测试 (8) 3 ADS加速B3G/4G通信系统研发 (10) 3.1 ADS具有可以灵活产生各种制式的信号源的能力 (10) 3.2 ADS具有可以仿真MIMO 信道的能力 (10) 3.3 ADS具有仿真空-时(Spacing-time coding)编码性能的能力 (11) 3.4 ADS具有给用户提供Test Bench的能力 (11) 3.5 与仪器的互联 (11) 4 ADS在RF系统设计流程中的地位 (12) 4.1 系统级设计与仿真 (12) 4.1.1 分析并设定RF系统设计指标 (12) 4.1.2 研究并选择恰当的RF拓扑结构 (13) 4.1.3 定义功能模块并进行RF系统性能优化 (13) 4.2 电路级设计与仿真 (14) 4.2.1 研究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 (14) 4.2.2 器件选型与建模 (14) 4.2.3 关键模块设计与电路级仿真 (14) 4.2.4 综合仿真验证RF系统性能 (14) 4.2.5 各独立模块制作与测试 (14) 4.3 集成测试 (14) 4.3.1组合各个单独电路模块 (14) 4.3.2 调试 (14) 4.3.3修改系统指标(如果需要) (15) 4.3.4重新定义项目目标(如果需要) (15)

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实验仿真

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实验仿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纤通信中色散补偿的概念、分类、影响及补偿方法,同时利用Optisystem软件仿真模拟了色散补偿光纤、FBG补偿、啁啾光纤光栅等色散补偿方案。 关键词:光纤通信色散补偿Optisystem仿真 Th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Yanlong Yua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Opto-electronics,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and the compensation methodsoptical of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fiber communication, and use Optisystem software simulation th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iber, FBG compensation, chirp optical fiber grating, th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scheme.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Optisystem simulation 1.概述

多媒体通信协议

多媒体通信协议 实验报告 实验成绩

多媒体通信协议实验报告 实验一颜色 一、实验目的 了解颜色的表示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RGB表示法 人们在生活中,用红、橙、黄、绿、青、蓝和紫等名词来描述彩色的大致范围。如果再进一步细分,红色则有深红、浅红、大红、粉红等。即使这样细分,仍然不能把颜色表达得十分准确。根据德国科学家格拉兹曼所总结的法则,任何一种彩色都可由另外的不多于三种的其他彩色按不同的比例合成。这意味着,如果选定了三种人所共知的标准基色(标准基色必须是独立的,即其中一种不能由其他两种产生),那么任何一种彩色,可以用合成这一彩色所需要的3种基色的数量来表示。例如,选择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和435:8nm的红、绿、蓝光作为基色,用不同比例的三基色光可以配出任何一种彩色。三种光的能量之和决定了合成光的亮度,而三种光强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了合成光的色调(颜色)和饱和度(颜色深浅)。一个任意光(A)和三基色光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下式(A) = ra(R) + ga(G) + ba(B) (1)式中带有括号的大写字母只代表某种光,如(R)只代表红光,并不具有数量和量纲的含义,数量由它们各自的系数代表。式(1)表明,在基色光(R)、(G)和(B)选定以后,任何一种彩色(A)都可以用三个相应的数ra、ga和ba来表示。这事实上已经解决了用数学的方法严格地定义彩色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这样的三个数有时相互之间在数量上可以相差个数量级,以至于有的数值小到在进行色度计算时可以忽略,而它在光的合成中却起着明显作用,又不能忽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用合成某种标准白光(如等能白光)所对应的三个系数值,分别作为三种基色光的1个计量单位。以此计量单位度量的任意彩色(A) 的三个系数称为三色系数,用R、G、B表示。 2. matlab的imshow()函数 imshow()是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中用于显示图像的函数。imshow()函数有几种用法,其中一种用法是imshow(RGB)参数RGB是一个m _ n _ 3的矩阵,矩阵中的每个元素是0 _ 1之间的小数。

设备通讯协议分析

设备通信协议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协议框架 (3) 3.协议内容 (3) 3.1设备内部组网协议(或者MCU透传模式协议) (3) 3.1.1 通讯命令格式 (3) 3.1.2 配对机制 (3) 3.1.3 连接机制 (4) 3.1.4 心跳机制 (5) 3.2 设备与云端通讯协议 (5) 3.2.1 通讯命令格式 (5) 3.2.2 连接流程 (5) 3.3 数据包格式定义 (6) 3.3.1设备间通讯数据格式 (6) 3.3.2 设备与云、APP通讯数据格式 (11) 4.公共命令定义 (12) 5.编码表 (19) 5.1节点类型编码表 (19) 5.2命令回应编码表 (19)

1.适用范围 本协议定义WiFi模块与MCU控制单元,WiFi模块与云APP间,以及主从模块之间的通讯协议框架。 2.协议框架 协议基于二进制协议框架,完成命令发送接收、命令上报、内部组网等功能。 3.协议内容 3.1设备内部组网协议(或者MCU透传模式协议) 备内部组网协议包括设备配对、连接、心跳机制等,目的是将一个子设备加入到设备组中,并保持连接。 3.1.1 通讯命令格式 采用二进制的通讯协议格式,包格式如下表: 同步头Head Option 包长度(变 长) 加密随 机数 (Option) 源设备 类型 (Option) 源设备 编码 (Option) CMD Key CMD ID Payload CRC (Opti on) 2B 1B 1~2 B 1B 1B 3B 1B 1B NB 2B 详细的包格式在后续章节介绍 3.1.2 配对机制 配对机制仅适用于设备内组网模式,MCU透传模式不需要组网协议。 进入配对模式由主从设备分别触发,只有在进入配对模式后,才处理相关的配对命令。 从设备进入配对模式后定时发送配对请求,直到收到请求回应。 主设备收到请求后分配一个设备ID给从设备,标识此ID被占用,并等待采集器的上线通 知,一定时间内收到通知之后确认存入设备列表,如果没有上线通知,则认为设备没有配对 成功,从子设备中删除。 从设备收到配对回应后存储设备ID,并且发送上线通知,收到上线通知后完成配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