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ZYL0003S—2017
1
牛肉面汤料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肉面汤料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花椒、草果、干姜、白胡椒、小茴香、八角、肉豆蔻)、牛
肉复合调味料、食用盐为主要原料,经净选、粉碎、过筛,辅以白砂糖、味精,添加食品添加
剂(呈味核苷酸二钠),按比例混合、干燥、分装加工而成牛肉面汤料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
苷酸二钠)
GB 27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味精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GB 5009.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GB/T 7652 八角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0 白胡椒(ISO 959-2:1998,IDT)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91 香辛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GB/T 30391 花椒
GB∕T 32727 肉豆蔻
NY/T 1073 脱水姜片和姜粉
DB 62/T 2300 清真食品认证通则
Q/LZYL 0001S 肉类复合调味料(牛肉复合调味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Q/LZYL0003S—2017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
3.1.1.1 食盐:应符合GB 2721的规定。
3.1.1.2 八角:应符合GB/T 7652的规定。
3.1.1.3 白胡椒:应符合GB/T 7900的规定。
3.1.1.4 小茴香、草果:应符合GB/T 15691的规定。
3.1.1.5 花椒:应符合GB/T 30391的规定。
3.1.1.6 干姜:应符合NY/T 1073的规定。
3.1.1.7 肉豆蔻:应符合GB/T 32727的规定。
3.1.1.8 肉类复合调味料(牛肉复合调味料):应符合Q/LZYL 0001S的规定。
3.1.2 辅料
3.1.2.1 呈味核苷酸二钠:应符合GB 1886.171的规定。
3.1.2.2 味精:应符合GB 2720的规定。
3.1.2.3 白砂糖:应符合GB 13104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呈淡黄或橙黄色
打开包装,立即闻其气味,品
尝其滋味,并取50g混合均匀
的样品,于洁净的样品杯中,
置于自然光处,观察其色泽、
组织状态及杂质。
滋味和气味 具有香辛料复合香气,无酸败及其他异味
组织形态 呈现均匀的粉状态,无霉变,无结块。
杂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3.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水分,g/100g ≤ 8.0 GB 5009.3
氯化物(以Cl-计),g/100g ≤ 55 GB 5009.44
氨基酸态氮,g/100g ≥ 0.8 GB 5009.235
CQ10号筛 全部通过 GB/T 15691
3.4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总砷(以As计),mg/㎏ ≤ 0.5 GB 5009.11
铅(以Pb计),mg/㎏ ≤ 1.0 GB 5009.12
3.5 净含量
Q/LZYL0003S—2017
3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
4.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呈味核苷酸二钠按生产需要适量
添加。
5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 和DB 62/T 2300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同一班次、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生产的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
6.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10袋,5袋用于检验,
5袋留样。
6.3 出厂检验
6.3.1 产品出厂前,应由公司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签发检验合
格证(或成品放行单),方可出厂。
6.3.2 出厂检验项目为净含量、感官、水分、氯化物、氨基酸态氮、CQ10号筛为每批必检项
目。
6.4 型式检验
6.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b)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 生产主要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变化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4.2 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3.2~3.5全部项目。
6.5 判定规则
6.5.1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6.5.2 检验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