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浅析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浅析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滕培香,王春雪,吴立红
(黑河学院思政教科部,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
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但在大学校园中,仍有许多不守礼仪的行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
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对礼仪修养的漠然,需要引起关注。
[关键词】
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现状;主要原因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个人而言,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大学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殿堂,理应成为展示礼仪规范的重要阵地,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然而在大学校园中,衣冠不整、考试作弊、毁坏公共设施等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l、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1.1对礼仪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学生,没有客观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在生活中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过分地追求所谓的个性和自我,违背了礼仪规范的基本准则和要求。1.2对公共道德中的细节问题重视不够。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却重视不够,有损大学生的形象。比如: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随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打闹,影响他人,在教室、寝室里吸烟、随地吐痰;随意毁损公共图书等。1.3缺乏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过度强化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遇到问题更多的是追究外界因素,很少从主观着手;在人际交往中莽撞、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人际关系渐趋恶化。在网络中也出现了很多礼仪缺失的问题,比如:有意或无意地谩骂他人、欺骗他人、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时有发生。1.4缺乏必需的团队精神。不少学生的团队意识淡薄,无视集体荣誉,明显表现在他们的观念及行为上。如一些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很少把个人行为与集体的荣辱、团队的声誉相联系;一些学生自我意识膨胀,我行我素,有较多不良行为和习惯:在公共场合没有大局意识,甚至出现严重违纪现象,给班集体和学校带来极其消极的负面影响。2、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2.1家庭方面的原因。在现实社会中,对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二是虽然大部分家长会教育孩子要有礼貌,但是由于自身缺少必要的礼仪知识,大部分家长只会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礼仪。三是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孤僻性格而不善于人际交往,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缺乏合作意识及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意识,这些学生一但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出现礼仪缺失也就成了必然。作者简介:滕培香(1965--),女,黑河学院思政教科部副教授。2.2学校方面的原因。
2.2.1忽视礼仪教育。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存
在忽视礼仪教育,重“知”轻“行”的问题。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
过程中,往往在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为养成强调的
少;理论讲的多,而具体实践的技能、技巧讲的少。因此,尽管多
数学生对知识性的社会道德规范知道较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
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缺
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造成基础文明方面的问
题十分突出。
2.2.2教育管理缺失。由于管理上的缺失,使得一部分教师
缺乏责任心,导致师生间的感情疏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日趋下降,学生从内心上不尊重教师,直接表现对教师礼仪方面
的缺失;少数教师缺乏爱心,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造成师生问
心理和感情上的疏远;个别教师忙于第二职业,常常上课不认真,
这些教师不可能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礼仪上的缺失也就理
所当然。
2.3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实效、讲效
益等实用主义价值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受其影响,大
学生往往更加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
利益,忽视礼仪的重要作用。对于正处在各种观念初步形成、缺
乏鉴别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这些“新
思想”、“新事物”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再加上我国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的道德素质普遍不高,社会上一些不诚信、
不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社会环境影响下,一些大学生
容易形成只注重自身利益,唯金钱至上的观念,缺乏社会责任感,
公德心,是非观念不强,学校的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使遵守
礼仪规范、提升礼仪修养受到影响。
2.4自身修养的不足。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除了有家庭、社
会和学校的原因外,大学生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缺
乏学习礼仪的意识。一些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较少或比较
肤浅,了解的礼仪知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和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上;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礼仪知识不屑一顾。其次,不注重自己礼
仪素养的培养。虽然他们对目前大学生的礼仪现状不很满意,
但大部分人都很难从自己做起,他们追求时髦的着装,却没有认
识到用符合礼仪要求的方式表现自己更为重要。再次,有的大
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或对礼仪知识有一定的甚至较
高的认识,但没有使之成为个人的礼仪习惯,在面对一些不良的
影响时,往往显得自制力不够,在长期受到一些失礼风气的影响
后而导致自身礼仪素养的缺失。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礼仪规范
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去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并加以
改进,从而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成为真正有教养的、
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刘洋。郭巍.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
导撮,2009.34.
【2】金正昆.大学生礼仪【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二o
I一年第三期

万方数据
浅析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作者:滕培香, 王春雪, 吴立红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思政教科部,黑龙江黑河,164300
刊名:
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2012(3)

1.刘洋;郭巍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09(34)
2.金正昆 大学生礼仪 20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az201203108.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