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建设发电项目施工锅炉炉膛水平烟道受热面安装施工方案

电力建设发电项目施工锅炉炉膛水平烟道受热面安装施工方案

1 锅炉炉膛水平烟道受热面安装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 依据哈尔滨锅炉厂提供图纸 1.2 锅炉安装说明书 1.3 《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1.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5047-95 1.5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 1.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6]102号 2.工程概述及主要工作量: 电厂新建2×600MW机组工程,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锅炉型号:HG-2070/25.4-HM型。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锅炉房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п型炉。炉膛及水平烟道由前到后方向依次布置着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 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正上方,沿宽度方向共布置32组,单组包括屏式过热器管屏、屏过入口集箱及屏过出口集箱,重6729kg。每片管屏共有28根U型管,管子规格为φ38×6.5、φ38×7.5,材质为12CrMoVG、SA-213TP347H及SA-213T91,重5768kg。屏式过热器入口集箱规格φ219×45:L=1311(材质:SA-335P12),重479kg。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规格φ219×45:L=1311(材质:SA-335P91),重482kg。 末级过热器布置在后水吊挂管前折焰角正上方,沿宽度方向共布置32组,单组包括末级过热器管屏、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及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重6103kg。每片管屏共有20根U型管,管子规格为φ44.5×8.5、φ44.5×9.5,材质为SA-213TP347H及SA-213T91,重4878kg。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规格:φ219×35:L=1330(材质:SA-335P91),重433kg。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规格:φ219×65:L=1330(材质:SA-335P91),重792kg。 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冷壁延伸底包墙正上方的水平烟道内,沿宽度方向共布置51组,每组包括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前部管屏及后部管屏,最重管组重5493kg。前部管屏共计101片,每片管屏管子规格为φ51×4.5(材质:SA-335P91),重1287kg。后部管屏三种型号共计51组,每组包括后部管屏和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管屏管子规格为φ51×4.5(材质:SA-213TP347H、12CrMoVG 及SA-335P91),最重管组重2919kg,集箱规格φ273×30:L=850(材质:SA-335P91),最重集箱重398kg 。 3.施工准备及开工条件: 3.1机械准备 50t龙门吊1台 、DBQ--4000塔吊1台、30t港吊1台、10t拖车1辆、10t卷扬机2台、5t卷扬机4台 8t汽车吊1台、电焊机20台、 3.2工具准备 20t手拉葫芦5台、10t手拉葫芦10台、5t手拉葫芦10台、2t手拉葫芦30台、1t手拉葫芦30台、50t千斤顶4台、10t千斤顶10台、角向15台、电磨 15台、盘尺100m 1把、盘尺50m 1把、 3.3劳动力准备 起重工: 15名 管工: 45名 焊工: 25名 质检员: 1名 安全员: 1名 班长: 1名 技术人员: 2名 4.工期安排: 综合工日按15个小组每组3人考虑需60天。 5.作业程序和方法: 5.1施工工艺流程 2

5.2施工准备及要求 5.2.1设备检查 5.2.1.1依据图纸对设备进行清点,并按安装需要进行编号。 5.2.1.2 集箱、管子外观无裂纹、撞伤、龟裂、压扁、砂眼、分层;允许麻坑深度:管子≤10%设计壁厚,集箱≤1mm。炉门外观无缺损、裂纹、穿孔砂眼。 5.2.1.3集箱管孔、管接头、管子的位置、外形尺寸、外径、管厚符合图纸。集箱内部及管接头应无尘土、锈皮、积水、金属余屑等杂物。管子要内部清洁,无裂纹、撞伤、龟裂、压扁、分层等缺陷,按安装需要

施工准备 有关部门处理

组合支架搭设 管排摆放 管排通球管排间距外形尺寸调整 修复、更换

组件预组合 组合尺寸校验 起吊临时装置安装 调整

组件起吊、安装

设备清点、检查 管排通球 光谱实验 3 标明方向。 5.2.1.4 单根管直管段长度、弯曲角度符合图纸。 5.2.1.5 以集箱管座中心为基准,用钢尺、玻璃管水平对联箱两端纵横中心线(中心线标记)进行校验,用记号笔作明显标记。 5.2.1.6 对设备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详细记录并填写设备缺陷单报工代、监理及甲方。 5.2.1.7集箱清理:打开所有集箱手孔、接管座的封盖,用压缩空气吹扫对集箱、接管座内部进行吹扫,保证内部清洁,无尘土、锈皮、积水、金属余屑等杂物。集箱清理完毕合格后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同时对所有管口及手孔进行可靠封堵,并做好检验状态标识。 5.2.1.8 对所有合金部件逐件进行光谱分析,确保材质无错用。 5.2.1.9管子要进行通球试验: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管排进行通球检查。通球应采用钢球,通球压力不低于0.59MPa(6kgf/cm2)。试验前应将钢球进行编号并严格管理,施工队应建立钢球原始总台帐和收、发台帐,每日通球完毕后,将钢球如数上交,钢球的数量、规格、编号应与初始台帐相符,若有丢失,必须查明原因,记录在册,严禁将钢球遗留在管子里。通球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吹扫,管子内应无铁屑、无积水、无浮层、无杂物,另通球时必须通知质量部、监理同时到场旁证,通球合格后及时用塑料盖封堵以保证通球后管子的清洁,并及时填写通球签证单,每部分类作好通球记录。通球完毕,管排上做好标识,通球未合格者应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填写设备缺陷单报送哈锅工代、监理及业主。通球球径如下: a:屏式过热器管屏每根管子规格φ38×6.5mm及φ38×7.5mm,弯曲半径R=45mm,通球用球径为φ16.2mm的钢球; b:末级过热器管屏每根管子规格φ44.5×8.5mm及φ44.5×9.5mm,弯曲半径R=150mm,通球用球径为φ21.2mm的钢球; c:高温再热器管屏每根管子规格φ57×4.5mm及φ51×4.5mm,弯曲半径R=150mm,通球用球径为φ31.5mm的钢球; 5.2.1.10组合平台搭设,按照组件组合尺寸搭设组合平台。平台要保证集箱摆放后不变形,组合平台搭设基础要坚固,结构要牢固。搭设时用水平仪调整平台标高确保平台水平。 5.3组件划分 5.3.1屏式过热器共32个组件,每个组件包括屏式过热器管屏、屏过入口集箱及屏过出口集箱,组建尺寸为:18185mm×3272mm,重6730kg。 5.3.2末级过热器共32个组件每个组件包括末级过热器管屏、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及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组建尺寸为:15937mm×3317.4mm,重6103kg。 5.3.3高温再热器组件包括高温再热器前部管屏和后部管屏、高温再热器入口集箱及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组建尺寸为:14207mm×3909.8mm,重5493kg 5.3.4组件组合结束后用12号槽钢进行加强,上部在集箱下1700mm,下部在管屏最下端3500mm处(具体形式见附图) 6.安装程序及方法: 6.1 组件组合 6.1.1 组合平台搭设。设备到货前,按照管屏组合尺寸搭设组合平台。组合平台搭设基础要坚固,结构要牢固。搭设时用水平仪调整平台平台标高确保平台水平。 6.1.2 设备清点。设备到货后,按图纸及发货清单认真清点,包括设备数量、几何尺寸、外观缺陷检查等。如有问题,经商检人员确认后做好记录并上报。 6.1.3 按图纸将管屏摆放在组合平台上。 6.2炉膛及水平烟道受热面组件安装 6.2.1炉膛及水平烟道受热面组件安装找正基准点及基准线: Ⅰ.标高以J-B42柱1米标高线为准用盘尺沿柱反到对应集箱中心的标高,用样冲打好标记用铅油圈上; Ⅱ.前后尺寸以C板梁横向中心线为准; 4

Ⅲ.左右尺寸以C板梁纵向中心线为准; 6.2.2高温再热器吊装 先将高温再热器组件用DBQ-4000塔吊由C、D板梁间预留开口吊入,临时吊挂于顶板梁上,待吊挂梁就位后将其分别就位。 6.2.3 末级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吊装方式与屏式过热器相同。 6.2.4炉膛及水平烟道受热面安装顺序: 高温再热器吊装→高温再热器吊挂装置安装→高温再热器正式就位、并找正→末级过热器吊装→末级过热器吊挂装置安装→末级过热器正式就位、并找正→屏式过热器吊装→屏式过热器吊挂装置安装→末屏式过热器正式就位、并找正→屏式过热器间隔管安装 7.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7.1质量目标 根据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和专业分项目标,制定本项目的质量目标: 7.1.1分段工程合格率100%,分段工程优良率≥98%,检验指标达到优良等级; 7.1.2受监焊口检验一次合格率≥98%; 7.1.3不因施工质量原因发生设备爆管事故。 7.2质量通病预防

序号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1 强迫对口 a.对于管口间隙过大的管子,应在弯管部位采取热校管的办法调整管子的长度进行对口;对于直管段应采取重新配管的方法处理;不得使用强拉硬拽的方法对口。 b.由于管间距、弯曲半径过大或过小、弯曲角度不对或其他原因造成错口、厥口时,必须加热调整或其他的方法进行调校。

2 设备内部不清洁 a.认真进行管道吹扫或联箱的内部清理,清除沙子、药皮、钻孔底片、金属削等杂物。 b. 管道、联箱吹扫清理后认真进行管口封堵工作,封堵塞、盖应坚固、牢靠。 c. 设备焊接或封堵前,首先进行内部检查,确认无杂物或遗留物后方可施工。 d. 施工中随时检查施工工具,避免遗留在设备内部。

3 施工缺陷 a. 禁止在承压部件上随意焊接,必须焊接时需经有关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施焊。 b.因施工需要,在设备上进行点固焊接时,施工后必须全部清理掉,用砂轮磨平,并检查有无施工缺陷(如:咬边、弧坑、裂纹等),有缺陷必须处理。 c.因施工需要,在设备上进行开孔时,施工后原样恢复,恢复的焊缝必须清理药皮检查,如有咬边、弧坑必须修补处理。 d.在设备上切割时(如:鳍片切割,孔门框架、密封件、刚性梁等施工时),切割后严格检查有无切割缺陷,发现问题马上处理。 e.与承压部件的密封焊接,焊后必须认真仔细的对焊缝或焊缝周围进行检查,药皮要清理干净,检查有无焊漏、咬边、弧坑等缺陷,检查中在缺陷处作出明显标记,检查后及时处理。

4 标高超差 吊装过程中定期复测每个集箱的绝对标高及相对标高偏差,防止出现安装完毕后管屏下端标高超差,导致管屏下方膨胀距离不足。

5 设备变形、损坏 在运输、组合、吊装过程中注意对设备的保护,严禁出现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设备变形、损坏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