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学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标准————————————————————————————————作者:————————————————————————————————日期:江苏省小学基本实现现代化校舍建设标准(试行)一、总则1.为了适应苏南地区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需要,创造一个适合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普通小学的设计建设水平,合理控制建设标准,加强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特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是根据国家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江苏省教育厅苏教人〔1984〕354号文件规定的一般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结合苏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本着既保证教学与生活的基本需要,又提高校舍利用率的原则制定的。
3.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小学新建、改建和扩建。
在现阶段,不宜作为主管部门对所属学校进行评估及验收的统一标准。
4. 普通小学的规划、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建设规范。
5.教职工住宅未列入本标准,根据国务院国办发〔1995〕18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住宅由地方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统筹解决。
6.校办工厂、农场用户、用地未列入本标准,这部分用房、用地,由学校报主管部门另行增加。
二、学校布局、选址与规划7.学校布局(l)学校布局应根据区域人口规划和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实行“规模”办学、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
(2)学校服务半径要根据学校规模、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近人学的原则确定。
应避免学生跨越车流量大的城镇主要干道、无立交设施的铁路干线及高速公路上学。
8.校址选择(l)新建(含迁建)普通小学,校址应在地质条件好、交通方便、地势开阔平坦、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排水畅通、环境适宜、公共设施比较完整、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区及丘陵地区的阴坡面、滑坡段、悬崖及崖底、河湾地及泥石流和洪水频发地区等地段。
架空高压输电线及通航河道不得穿越校区。
(2)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9.校园规划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l)新建、扩建、改建的小学都必须进行规划设计,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建设。
(2)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并根据需要预留适当发展余地。
教工住宅应纳人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宜建在校园内。
(3)校园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劳动技术教育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
各区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教学楼应布置在总平面的静区,并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
主要教学用房不宜沿城镇主要干道建筑红线布置,距铁路至少300m,公路干线至少80m ,并设置绿化隔离屏障。
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临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城镇规划日照、防火、卫生防护等有关规定。
(4)建筑组群须布局合理、并与校园绿化、美化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力求体现中小学校建筑特色,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
(5)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既要有一定分隔,也要便于联系。
要保证体育活动场地有充足的日照。
带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
其长轴宜取南北向,并与主要教学用房纵轴垂直布置。
(6)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
路线要通畅便捷,道路的高差处宜设坡道。
路面范围的地下管线井盖,应与路面标高一致。
学校主要建筑之间,宜有廊联系。
(7)室外上下水、煤气、电缆等地下管线,应按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并按防火规范要求在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消防栓供水接口。
(8)学校主要出入口对内宜接近行政办公楼和教学楼,对外不宜开向城市主干道。
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和设置醒目标志。
三、建设规模与校舍建筑项目构成10.建设规模现代化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校规模、学校服务半径、教育改革和发展等因素确定。
11.学校规模和班级定员小学现代化学校规模分别为12 班、18 班、24班。
班级定员近期45 人/班,远期4O 人/班。
12.校舍建筑项目构成小学现代化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包括:普通教室、音乐教室及乐器室、自然教室、多功能教室、电教器材室、图书室、学生阅览室、语音教室及附属辅房、微机教室及附属辅房、美术书法教室、劳技教室及附设教具室、科技活动教室、风雨活动室、体育器材室。
办公用房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教师阅览室、广播及社团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电木工修理间、传达值班室等。
生活服务用房包括:单身教工宿舍、食堂厨房、杂物贮藏室、厕所等。
四、校舍建筑面积指标13.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I)普通教室:普通教室是小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室内空间。
其面积指标按使用单人课桌椅考虑,并留有清洁用具柜、存放体育课时穿着的衣、裤、鞋、餐具的存物架以及电视、投影仪等电教器材的空间距离。
轴线尺寸为7.2m×9.0m 。
每班级设1 间,每间使用面积61 平方米。
(2)音乐教室:音乐教室是供音乐课教学的专用教室。
其面积指标考虑了设有立式钢琴、组合音箱、投影电视等器材固定设施的空间距离。
教室轴线尺寸为7.2m ×10.8m 。
每校设1 间,每间使用面积73平方米。
(3)舞蹈教室:舞蹈教室为学生提供舞蹈练习、乐器演奏排练节目等活动场所。
12 班级与音乐教室兼用,18 班级以上每校设1 间,每间面积73平方米。
(4)自然教室:自然教室是用于小学自然常识课的演示和实验,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使用。
面积指标考虑了实验桌和演示台,并另附设教具标本陈列室。
每校设1 间,每间使用面积84平方米。
附设教具标本陈列室使用面积46平方米。
(5)多功能室:多功能教室主要用于视听教学、合班上课、观摩教学和集会,同时可兼作文体活动使用。
每校设1 间。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100平方米; 150平方米;180平方米。
(6)电教器材室:电教器材室用于存放电教器材,可与相关的教学用房共设。
每校设1 间,每间使用面积23 扩。
(7)图书室:图书室是存放学校图书、资料的库房,面积指标按每生占有图书30 册,每平方米藏书600册计,每校设1 间。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27平方米;41平方米;54平方米。
(8)学生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是学生在校阅览图书、获得知识、拓宽知识面的第二课堂。
每校设1 间,按学生人数1 / 20 设座,每座使用面积1.5平方米。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班分别为:45平方米; 68平方米;90平方米。
(9)语音教室:语音教室是供外语、拼音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学生课外进行语言、语音练习、音乐欣赏的课堂。
每校设1 间,使用面积82平方米。
另附设辅助用房1 间,使用面积23平方米。
(10)微机教室:微机教室是供进行计算机教学的专用教室。
微机按每人一台设置,操作台尺寸为900mm×600mm。
每校设1 间,使用面积82平方米。
另附设辅助用房l 间,使用面积23平方米。
(11)美术书法教室:美术书法教室是学校进行美术书法艺术教育,培养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的场所。
每校设1 间,使用面积52平方米。
另附设教具室1 间,使用面积23平方米。
(12)劳技教室:劳技教室是供学生学习劳动技术,掌握简单劳动工具的操作技能的专用教室。
每校设1 间,使用面积73平方米。
附设劳技教具室1 间,使用面积23平方米。
(13)科技活动室:供学校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使用。
12 班、18 班设2 间,24班设3 间,每间使用面积18平方米。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36平方米;36平方米;54平方米。
(14)风雨操场:风雨操场是供学校室内体育课教学和体育集训队训练场所,也可兼作学校集会活动场所。
每校设1间,使用面积320平方米。
(15)体育器材室:存放体育器材和运动衣物使用,可与风雨操场合并建设,每校设1 间,使用面积为54平方米。
14.办公用房面积指标(l)行政办公室:主要包括校长室、支部、教务、档案文印等办公室。
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紧凑安排,尽可能兼用合用。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56平方米;70平方米;84平方米。
(2)教学办公室:教学办公室是教师备课、教学研究和批改学生作业的主要空间。
按全体教师设座,每座使用面积3.5平方米。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84平方米;124平方米;164平方米。
(3)广播、演播控制、社团队办公室:考虑现代化教学方法的需要,设置了小型演播控制室。
12 班设4 间,18 班、24班设5 间,每间使用面积14平方米。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56平方米;70平方米;70平方米。
(4)卫生保健室:每校设1 间,使用面积14平方米。
(5)总务仓库:12 班、18 班设2 间,24 班设3 间,每间使用面积14平方米。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28平方米;28平方米;42平方米。
(6)电木工修理间:每校设1 间。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班分别为:30平方米;48平方米;56平方米。
(7)传达值班室:每校设1 间,使用面积为22平方米。
15.生活用房面积指标(l)教工单身宿舍:按教职工人数10 %住校,每人使用面积7.2平方米计。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班分别为:22平方米;29平方米;43平方米。
(2)食堂厨房:教职工食堂按40 %设座,每座使用面积0.94平方米。
学生食堂按学生20 %设座,每座使用面积0.68平方米。
厨房按全部就餐人数每人使用面积0.5平方米计。
使用面积:12 班18 班24 班分别为:180平方米;266平方米;355平方米。
(3)杂物贮藏室:使用面积:12班18班24班分别为:30平方米;40平方米;50平方米。
(4)学生厕所:按每生使用面积0.14平方米计。
使用面积:12班18班24班分别为:81平方米;121平方米;162平方米。
(5)教工厕所:按教职工每人使用面积0.4平方米计。
使用面积:12班18班24班分别为:ll平方米; 16平方米;22平方米。
16.小学校舍面积指标汇总表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积(平米)12班540人18班810人24班1080人备注间数小计间数小计间数小计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972 2521 2970普通教室61 12 732 18 1098 24 1464 7.2×9.0 音乐教室+乐器室73+23 1 96 1 96 1 96 7.2×10.8 舞蹈教室73 1 96 1 96 7.2×10.8 自然教室+辅房84+46 1 128 1 128 1 128 7.2×12.0 多功能教室 1 100 1 150 1 180 K=0.8 电教器材室23 1 23 1 23 1 23图书室 1 27 1 41 1 54学生阅览室 1 45 1 68 1 90语音教室+辅房82+23 1 105 1 105 1 105 7.2×12.0 微机教室+辅房82+23 1 105 1 105 1 105 7.2×12.0 美术书法教室+辅房82+23 1 105 1 105 1 105 7.2×12.0 劳技教室+教具室73+23 1 96 1 96 1 96 7.2×10.8 科技活动室18 2 36 2 36 3 54风雨操场320 1 320 1 320 1 320 K=0.8体育器材室 1 54 1 54 1 54二、办公用房14 305 398 481行政办公用房 4 56 5 70 6 84教学办公用房84 124 164教师阅览室15 22 29广播、演播控制、团队办公室14 4 56 5 70 5 70 卫生保健室14 1 14 1 14 1 14总务仓库14 2 28 2 28 3 42电木工修理间30 48 56 K=0.85传达值班室22 1 22 1 22 1 22 K=0.8三、生活用房324 472 632单身教工宿舍22 29 43食堂厨房180 266 355 K=0.8杂物贮藏室30 40 50 K=0.85学生厕所81 121 162教工厕所11 16 22使用面积小计2601 3391 4083建筑面积3919 5131 6195生均建筑面积7.25 6.33 5.74说明:本汇总表中建筑面积计算以墙厚240mm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