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与完善
专业班级:法学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或争论焦点)
(一)写作目的
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亟待解决以及及其重视的问题,它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而与就业相关的则必定牵连出劳务关系这一问题,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保护是就业问题的一重大课题。
2008年1月1日开始的实施《劳动合同法》从立法开始就备受争议,在实施过程中更是出现了许多劳务关系的新问题、新争议,从而暴露出《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实施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劳动合同法,达成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需要进行研究从而不断认识和发现《劳动合同法》所存在的问题,随后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实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义。
(二)相关概念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私人雇主)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对用人单位而言,劳动合同是完成一定的生产劳动过程的必要条件;对劳动者而言,是劳动者参与劳动过程、完成劳动任务并获取劳动报酬等权益的保障。《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定义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务合同。
(三)综述范围
本文参考了2008-2010年间发表于《学习月刊》、《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劳动保障世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法学研究》、《商场现代化》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对研究的劳动合同法这一课题有了总体的了解。
(四)相关主题及争论焦点
对《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劳动合同法》立法价值意义的缺失、其法律文本本身的缺陷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这三个大方面的问题。
就立法价值而言,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劳动者,在维护用人企业和劳动者关系的地位,因倾斜保护对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影响,以及保护模式是否可取的问题。
就法律本文本身的缺陷而言,其主要焦点为:(1)相关概念模糊的问题。例如成立和生效的混淆。(2)无固定期限合同方面的规定的不足。(3)无效合同的问题。(4)劳务派遣的问题。(5)竞业限制的问题。(6)经济补偿的问题。
就法律的实施而言,主要焦点在于在颁布《劳动合同实施条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实施环境的问题以及劳动者和企业对实施的认识的问题。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生效实施。《劳动合同法》的设立开创了劳动合同立法的先河,从其列入规定到设立实施生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98 年国家劳动保障部成立后,便已将劳动合同立法列入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中期的劳动保障立法规划。直到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列入2005年立法计划。《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中,其草案就收到近20万件数的意见,经过三次审议过程中的不断修改,最终于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2008年1月1日生效。《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实施到现在,虽然依据数据体现出合同签订率提高和合同签订的平均期限有所延长,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并为取得预期的效果,《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维护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对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议,就从立法价值而言。有的学者认为,于“企业有灵活的用工权利,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和职业教育体制”的保护模式不同,《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模式是:“政府社会保障职能不健全的同时,强制企业保障就业稳定”,并且认为这样的模式是不会成功的。有的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权利予以倾斜保护,但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偏袒劳动者,是该法公正价值的的缺陷。认为其限制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加重了企业的义务,违法责任分配上偏袒劳动者一方等等。有的学者还认为其在立法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不具有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劳动关系各种矛盾的正对性在立法上缺乏对劳动法在宏观上的认识和把握。
从法律文本本身的缺陷而言,主要争议在于:
(1)相关概念模糊的问题。《劳动合同法》混淆了成立和订立的概念。其越过了成立径行规定生效,引发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困境。
(2)无固定期限合同方面的规定的不足。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是为了改变我国存在的劳动合同普遍短期化的缺陷,鼓励当事人订立长期的劳动合同。可是有的学者认为其规定本身存在缺陷,表现在订立了书面合同却没有规定期限的合同如果适用法律的问题。有的学者则认为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有些规定与现实不符难以实施。有的学者则认为这一规定致使很多用人单位改变合同期限来规避法律的适用。
(3)无效合同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作为无效合同不妥,认为是可撤销合同更为合理。有的学者还指出劳动合同法扩大了无效合同的范围,将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规定得过于严苛,还将无效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解除混为一谈。
(4)劳务派遣的问题。劳务派遣岗位的界定不清,同工同酬的问题,涉及了成本问题,很难被单位接受,实施会存在问题。
(5)竞业限制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中竞业限制的规定是一种进步,但是其缺少违约条款的规定,缺少违约条款的竞业限制形同虚设。
(6)经济补偿和违约金问题。关于经济补偿的数额限度的规定,有的学者
则指出两倍数额的规定并不利于保护劳动,规定上限的做法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应该借鉴外国的做法而规定下限。有学者指出,劳动合同法对于违约金的规定关于如何使用不明确。
法律的实施也存在问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因为本身规制设计存在漏洞,实施操作很有难度,在《劳动合同实施条例》后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企业规避责任,贯彻实施难,质疑声不断,缺乏良好的实施环境,缺乏配套制度,相关部门又作为不利,致使实施效果不佳。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到的争议颇多。当然,不同的学者对《劳动合同法》也报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符合我过现阶段的国情,是社会发展的合理产物,具有《劳动合同法》立法好时机的条件。肯定劳动合同法立法的积极性,肯定立法初衷的美好性,给予《劳动合同法》较高的期望值。有的学者则从立法条件、立法公正价值等方面质疑《劳动合同法》存在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意义,认为《劳动合同法》在立法理论上存在严重缺陷,不具有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劳动关系各种矛盾的针对性,其缺少对《劳动法》在宏观上的把握和认识。就法律条文的本身而言更是质疑很多,很多学者都从相关概念模糊、无固定期限合同问题、无效合同问题和劳务派遣的问题、竞业限制的问题以及经济赔偿和违约经的问题等方面指出了《劳动合同法》法律文本所存在的问题。其法律的实施也存在企业规避责任和实施环境不佳,政府作为不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立法开始就备受争议的《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开始的实施过程中更是出现了许多劳务关系的新问题、新争议。在实施过程中更是暴露出《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实施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初衷是为了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可是因为《劳动合同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对《劳动合同法》一些错误的思想理解,使得其实施的难以实现,甚至与最初美好的初衷相违背,无法达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