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随着电力通信新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
行的支柱之一,在我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
稳定,需要对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并提出发
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通信;技术建设;发展方向
引言
电力系统与社会发展状态相适应,并在持续发展与扩大的过程中,表现出了
明显的复杂性特征,需要对其具体控制方案进行管理,并在加强信息化建设条件
的同时,优化整体项目的发展状态。而为了实现这一管理目标,需以其历史性的
建设阶段作为基础,对其具体发展内容形成必要指导。
1电力通信系统历史建设阶段
电力通信系统,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并可大致总结为人工、电子、信息这
三种类型。人工管理阶段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是在电力供应初期形成的直接管
理模式,可以适应小规模的电力供应条件。在利用纸质材料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
进行记录与统计的过程中,完成信息的采集与管理。但这种信息系统较为原始,
且无法适应于较为复杂的管理系统。电子化通信系统,是在电力系统中的技术手
段升级之后形成的智能管理技术。而这种智能条件,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在
Word文档、Excel表格等电子信息材料的管理与统计中,对运行系统的数据资料
进行管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对整体系统的运行维护,也缺乏相应功
能支撑。信息化管理阶段,是一种未来性的发展技术,在形成多元化信息系统的
同时,可凭借数字化的高效率传输与计算,在采集各种终端数据信息的同时,完
成相应功能内容的计算与分析,保证整体系统的精确化管理与科学性调度。
2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通信手段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
势,电力通信的网络的运作状态不仅稳定,而且安全。但是,在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
逐渐加快的背景下,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的不足之处被凸显出来,无法满足日益得
到扩大的电力通信规模的需求。
在新时代下,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在电力通信行业中得到普及应用,信息
化建设也得到了一些成果,很多通信网络已经应用到了电子化的数据管理模式。当
前,在我国,电力通信仍然沿用发展光技术的方式。以此为基础电网通信包括视频
会议和数据网等形式。另外,卫星通信和公网通信成为了应急或者辅助通信方式。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光通信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比如,自动
化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设备等,使得通道的可靠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我国应
该着力研究通信网络技术,构建完善的通信网络结构,提高干线的传输水平,这样才
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我国的大部分通信网络用户都运用电话
线计接模式,这种方式缺乏合理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加强新型通道开发工作。
总的来说,我国在电力通信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3电力通信系统未来发展条件
3.1技术性优化策略
技术永远是电力信息系统发展的核心。在系统不断建设优化的过程中,这种
技术的指导作用也会愈发明显。而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中,这种技术应用优势,主
要集中在平台化的网络技术空间中,是对多种功能诉求的集成化管理,也是技术
成长的需求内容体现。1.故障信息处理。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将整体电力
系统作为基础,在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具体的故障
点与关键控制条件。然后,在实时系统运行中,通过物联网系统,将实际电力网
络结果,与中央控制网络系统形成连接,并在故障模拟模块、云计算、大数据分
析等多项技术条件下,完成对于故障的预测与分析。由此,构成基于故障问题的
神经网络运算空间,而为了实现对故障问题的高效率处理,还可以向其中加入相
应的“专家系统”,并在提供具体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保证整体系统平台的功能作
用。2.综合信息管理。信息内容的综合管理,是电力通信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整体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开发网络化优势,并在高效率运行的网络空间
内,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加开放化的信息服务。通过对开放性信息技术的管理,于
网元管理层级下,提升对于系统的监控级别,并在实时性网络指导信息的支撑下,
拓展管理业务的功能作用。
3.2战略性发展措施
1.定位核心市场。电力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需要明确地重视电力系统的市
场化目标,在强调系统价值转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优化自身商业化竞争力优势,
将运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整理出来,以人性化的思想对客户群体形成需求服务,
在探寻在电力基本形式与核心价值的同时,开发出客户深层次的服务需要,保证
自身在市场供应环境中的指导地位,维护整体系统的发展状态。2.优化管理结构。
电力信息系统,是服务整体电力体系的基础,在进行信息化统计的过程中,需要
形成完整信息管理指导内容。尤其在对历史性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的功能上,可以
结合实际管理需要,对需要避免的问题进行限制,并在技术内容的限定与控制中,
避免重复问题的再次出现,以此服务于整体管理系统,保证电力通信系统在优化
管理上的价值展示。
4电力通信的发展方向
4.1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研究
我国的电力传输技术有待提高,要在维护已有的传统传输模式的基础上,加
强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增加业务管理力度和方面,在研究和建设电力通信网络
的同时,要鼓励科技创新,将宽带IP等新技术的运用深入到现代通信网络的建设
当中,多角度加大经费投入和科研技术的研究。
4.2加快光纤传输网的设置,加大全面网络建设
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光纤通信网存在着纤芯容量不足、设
备容量小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在加快传输网的建设上。要对该地区主
干光纤传输网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吸引投资,以点带面,在工程建设上做好工
作。而且,要在电力通信和动作流程中加大网络的全面、系统建设。例如,在通
信网的非话业务方面和网内IP技术等方面要加大开拓和推广力度,努力扩大电力
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在各交换机制的组网工作中做好相关完善工作,把信息交换
网络朝着高速高效率、安全性强、稳定性高的方向建设。
4.3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
保证业务质量的服务,在优化核心层基础上,广泛开展接入层、用户层工作。
在电力通信网络成为功能强大的通信网络时,要按照市场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律,
充分合理地利用我们的通信网络资源,积极拓宽新的增值业务和服务范围,规划、
建设、完善好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电力通信系统模式,加大自身竞争
力,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竞争。
结语
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阶段,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发展适应性。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对于这一系统的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地服务于整体社会的电
力供应系统,并在适应信息化社会通信形式的过程中,保证自身行业领域的发展
状态,为电力系统的成长发展贡献基础力量。
参考文献
[1]迟佳.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0):178-179+181.
[2]杨金岳.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综合数据网网络流量预测研究[J].山东工
业技术,2019(20):158-159.
[3]陈昊杨.浅论电力信息通信调控融合发展[J].通讯世界,2016(21)
:117-118.
[4]文涛.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J].通讯世界,2016(15):198-199.
[5]陈进雄.电力通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
(04):345-3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