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校建设的基本经验

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校建设的基本经验

'艇 :蕊鐾 ~ 孙 盛赫鞲瓤 辑¨… 弧 

论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党校建设的基本经验 

【摘要】党校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 

校更加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来教育师生员工,更加注重充分发挥 

高校优势建设党校,更加注重加强党校 

规范化建设,更加注重党校的科学定位, 

更加注重加强党委对党校X-作的领导。 

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推进高校党校教育事 

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党校建 

设经验 

【文献编码】doi:10.3969/].issn.0450— 

9889(C).2011.01.025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 

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全国各高校党校教育发展 

迅速,为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素质作出了 

重要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认 

真回顾总结三十多年来高校党校教育改 

革发展的主要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 

点上进一步推进高校党校教育事业具有 

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创新理论武装人,更加注 

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教育 

师生员工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 

装教育师生员工,历来是高校党校教育 

的一条主线,是高校党校工作的根本任 

务。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校坚持党的理 

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 

一步的要求,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 

断完善教学布局,充实教学内容,及时吸 

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 

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办学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 口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孙德江 

主课,以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为重点,用党的创新理论 

来武装教育师生员工,这是高校党校教 

育最基本的经验和最突出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推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取得了 

重大成果,相继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 

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高校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举办 

了一系列培训班、轮训班和专题研讨班, 

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师生员工的深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示 

范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党校进一步 

突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 

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将科学 

发展观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切实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 

课堂、进头脑,积极引导师生员工认真学 

习这一科学理论,着力提高他们的理论 

素养、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坚持党校姓“党”,更加注重党校 

的科学定位 

胡锦涛关于党校工作的指示中,要求 

把党校姓“党”作为各级各类党校办学的 

根本原则。高校党校首先姓“党”,具有党 

校的一般性质。牢记这一原则,是做好党 

校工作,使党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的根本保证。各高校党校在办学过程 

中正确认识高校党校教育的基本性质,十 

分注重党校的定位,始终坚持党校姓 “党”。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办好党校,提高 

党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高校党 

校始终坚持围绕为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 

事业培养接班人的目标来开展工作。因 

此,高校党委及相关部门统一管理高校 

各级党校这个基本的管理模式一直保持 

不变。由校党委和相关部门制定总体的 

培养教育计划和工作步骤,各院系党校 

分校根据党校教育任务制订计划并报校 

党委审批和备案。 

为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高校党 

校始终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工 

作。各高校党校牢固树立党的信念,坚定 

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 

本纲领。党校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来 

部署,一切工作都按照党的原则、制度、 

规定和要求来进行,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高校党 

校始终把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 

路线的教育作为培训的主课。通过这种 

教育,使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在这变革的 

时代永远具有生命力,使理想信念、党 

风、党性、“三观”在党员、干部和当代大 

学生心灵深处得以确立。 

为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高校党 

校的一切工作始终贯穿党性锻炼、党性 

修养这个永恒的主题。党性问题是新形 

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问题,增强党性是 

党校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党校发挥熔 

炉作用的重要方面。在党性教育中,各高 

校党校突出了三个重点:在思想领域,突 

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抓好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的教育,

使学员能够自觉地运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在政治领域,突出立场、 观点教育,切实帮助学员培育和增强全 

面准确地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意识;在作 

风领域,突出宗旨使命教育,培养学员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优秀品 

质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纯洁性 

的政治本色。 

三、坚持办好“校中校”。更加注重充 

分发挥高校优势建设党校 

高校党校是业余党校,但是,与其他 

业余党校有一个鲜明的不同之处,即它 

是校中校。与其他业余党校相比,高校党 

校有很多有利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全国 

各高校党校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抓 

好自身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高校党校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优 

势,建设了一支富有实力的师资队伍。高 

校是人才荟萃之地,各个层次、各个专业 

的教师数量多,素质高。同时,高校大多 

地处城市或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 

这些地区人才集中。因此,改革开放以 

来,高校党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逐步 

形成了“专、兼、聘、请”相结合的格局。各 

高校党校配备1-3名专职教员负责党校 

日常工作,充分利用高校“两课”教师的 

优势,建立了一支兼职教员队伍。同时, 

聘请本校或外校的离退休教师为客座教 

授,开展相关的专题报告。结合形势政策 

或其他专门教学,请校外领导、专家、学 

者来党校讲课。学校党委书记、党校校长 

和学校各级领导都亲自到党校上党课。 

高素质的党校教师队伍提高了党员干部 

学习理论的自觉性、积极性,保证了党校 

的教学质量。 

高校党校充分利用高校的硬件优 

势,建设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阵地。高 

校本身就是一所各种设施齐全的学校, 

高校党校又是业余党校,不强求要有一 

个固定阵地,只需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教 

学场所。因此,各高校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来建设党校,使党校拥有一个完好的教 

学场所。这些年来,高校党校的教学阵地 

建设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 

高校党校充分利用高校的特点和办 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例如,高 

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知识分子比重 

大,许多高校党校就在办好各种层次的知 

识分子培训班上动脑筋,在办学对象上办 

出特色。又如,高校是青年人集中的地方, 

青年教师与广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 

社会上大量的信息,许多高校党校就在研 

究新问题上下工夫,在办学内容上办出特 

色。再如,高校师生求知欲强,自学能力 

强,文化程度高,一般的文件宣讲,形势报 

告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许多高校党校就在 

办学形式上下工夫,形成了讨论式、互动 

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 

四、坚持科学治校。更加注重加强党 

校规范化建设 

加强高校党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是高校党校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各高校 

党校在借鉴各地党校建设经验的同时, 

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第一,构筑了多层次、网络化的培训 

教育体系。首先,建立党校分校,形成校 

党校和院系党校分校相结合的入党积极 

分子教育培养新模式。在功能定位上,校 

级党校侧重对学校干部职工、教师骨干 

和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学生党员的教育 

培训,院系党校分校突出对学生干部、入 

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在实 

际操作中,许多高校党校实施“五统一” 

即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 

考核、统一证书的办法,院系党校分校具 

体实施教育培训,形成以学校党校为中 

心,院系党校分校相匹配的共同参与、分 

工负责的教育培训格局。其次,大力发展 

网上党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密 

不可分的部分,各高校充分利用网络资 

源,建设网上党校。网上党校可以使更多 

的党员和大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学 

习,弥补了高校党校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第二,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教育培训 

新机制。在培训对象上,实施了分类教 

育。比如,各高校党校依据不同的教学要 

求,将入党积极分子分为学生入党积极 

分子、教工人党积极分子和“双高人才” 

入党积极分子等不同模块进行教学,并 

分别制定各模块的教学计划,使对人党 

积极分子的培训形成梯次化、系统化、规 范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 

上,结合不同的理论水平,不同的专业, 

不同层次的学员的思想实际,在课程内 

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区别。既有党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再学习,又开展形 

势政策教育、典型教育、社会热点问题分 

析、社会实践等环节内容。在教学方法 

上,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同时,配合 

以形势报告会、网络专题、讨论会、交流 

会、比赛竞赛、观看影片等形式来丰富教 

学手段。另外,加强社会实践在党校教育 

的力度,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 

劳动、参加访问和考察等实践活动,增强 

党校教育的教学效果。 

第三,建立了党校教育的长效机制。 

党校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体现在各高 

校党校将党校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 

的全过程。具体说来,体现在对大学生进 

行全程化教育,体现在从对新生的人学 

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到预备党员 

和党员教育,体现在大学生在校的不同 

时期、不同身份。其次,还体现在注重培 

育和谐的高校党校文化。高校党校作为 

“校中之校”,也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集 

中地和辐射源,更是一个容纳多种文化 

因子的动态系统。各高校党校致力将党 

校教育置于校园文化环境中,着力推动 

和谐校园文化与党校教育的交融,十分 

注重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党 

校文化。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并能充分体 

现自身特色的党校文化,对高校师生更 

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师生积极进 

取,进一步增强党校教育的有效性、针对 

性和实效性,使师生党员想进党校、爱听 

党课。 

第四,完善了管理制度体系。邓小平 

指出,制度建设是根本。科学的管理制度 

能够积极有效地推进党校的各项工作的 

开展,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校工作的保 

障。高校党校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建立 

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对党校的培训 

目的、培训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 

学计划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把党校的教 

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规范化 

管理轨道,逐步做到教学工作制度化、管 

理工作规范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