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目录1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研究目标 (2)1.3研究意义 (3)2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3)2.1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 (3)2.2日本服务贸易的现状 (3)2.3韩国服务贸易的现状 (4)3中日韩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 (4)3.1从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来看 (4)3.2基于要素禀赋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 (5)4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6)4.1整体竞争力分析 (6)4.2行业竞争力分析 (7)5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8)5.1中国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较低且管理落后 (8)5.2中国与服务贸易发展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8)5.2.1缺少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基本法 (9)5.2.2缺少规范,存在冲突 (9)5.2.3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国际规范存在一定的差距 (9)5.3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 (10)5.4服务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偏低 (10)5.5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逆差大 (10)5.6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1)6、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11)6.1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的作用 (11)6.3强化传统型服务业 (12)6.4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 (13)6.5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 (14)7结论 (15)谢辞 (15)参考文献 (16)1绪论纵观当代经济,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迅速崛起。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战略选择。

中日韩三国既是近邻又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对外贸易又有很强的互补性、且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具有继起性。

通过对三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日韩经验教训,为我国制定服务贸易政策提供依据。

1.1研究背景中日韩是近邻,自古以来,三国之间就有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三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

二战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日韩三国长时间断绝了交往。

随着 20世纪 80 年代后国际政治形势的缓和及三国政策的改变,中日韩三国关系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经济贸易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目前正以良好的势头向前发展。

中日韩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不仅为三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推进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亚洲及世界政治的稳定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在中日韩双边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存在,影响制约着三国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随着三国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贸易摩擦无可避免,三国的关税贸易壁垒,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因此,分析上世纪 90 年代后中日韩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中日韩贸易的对策建议,对于中日韩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结合具体的中日韩服务贸易现状针对现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最后对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进行合理化预测并对中日韩贸易的发展前景加以分析。

1.3研究意义中国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 30多年,但是与韩国进行服务贸易往来不过短短的19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韩服务贸易才开始逐步进入轨道,发生了质的飞跃。

但于此同时问题也开始凸现,随着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弊端日益显现,学者也逐渐将视角转移到研究中日韩服务贸易的摩擦问题上。

不过,至今为止中日韩三国的许多经济学家们对三国经济纽带关系背后隐藏的服务贸易问题的研究少,研究范围小,因此无法正确提出改善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对策。

,因此,研究本课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2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2.1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中国的服务贸易在近几年的快速增长,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在增大,在2003中国服务贸易首次1000亿美元,达到101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九大贸易国,进入了世界前十,其中服务贸易出口467.35亿美元,增长18%的服务贸易进口5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至2007,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均突破1000亿美元标记,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560亿美元,超过了在服务贸易进口20%的增长率,为世界服务贸易份额的4.2%,是世界第五。

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旅游和运输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新兴服务贸易增加了。

近年来,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旅游服务出口比重增大。

2006运输和21亿美元和33.95亿美元分别旅游服务出口,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为23%和37.1%,合计约占服务贸易的出口60%。

同时,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宣传的三个新兴服务贸易出口部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和9%。

2.2日本服务贸易的现状从服务贸易发展的大趋势,服务业出口近20年的贸易增长是非常稳定。

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从20.52亿美元增加到117.3亿美元,从1985到2006出口增加了近4倍。

作为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世界十强排名日本服务贸易出口保持基本水平,其进口量保持在前5。

但是而非货物贸易的大量盈余的情况正好相反,日本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服务贸易逆差,整体竞争力的日本服务贸易的比较劣势在服务贸易术语的国际结构,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业主导。

2.3韩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韩国虽然起步较晚,在服务贸易量基础行业的发展低,但其发展势头良好。

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在服务贸易总额。

服务业出口从1985到2004从60亿美元增加到至少400亿美元的贸易出口,提高了约7倍,在2004的918.1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增长25.2%,在2005的1038.4亿美元,增长13.1%,2006年1187.4亿美元,增加了14.3%,2007年1466.3亿美元增长23.5%,出口,进口占第十五和11的世界。

在韩国,是目前国内第一家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

排名第二的是社会群体和个人服务,批发,零售,酒店和餐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分别在第三和第四。

韩国的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是逐渐下降的运输业,通讯,计算机信息的比例,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崛起和人类服务。

3中日韩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3.1从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来看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67%左右。

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2000年以后增长近60%。

在服务行业,日本和韩国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似的,但服务业的韩国GDP占总GDP的比例是10%,这一差距和产业政策和人均收入水平。

虽然中国和韩国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贯重视发展的产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服务业起步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偏低。

尽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服务业的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较低,2008年为41.8%,仍低于发展中国家45%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60% - 70%。

从就业角度来讲:日韩服务业已经成为三国吸收就业的重要场所,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在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均在50%以上,而中国则仅为30%左右,这一比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3%,,更大幅度落后于发达国家的55%。

3.2基于要素禀赋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旅游业零售业和餐饮业,中国出口的比例在65%左右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48%左右,韩国35%。

中国有廉价劳动力的绝对优势,已在两个国际竞争力,旅游业和批发零售食品行业出口逐年下降,表明资源密集型的服务业,服务贸易的贡献逐渐减少,所有三个适应自然资源或基于传统服务贸易对知识的发展趋势劳动,智力资本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基础。

在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金融保险业上,日本的出口比重是最高的,接近7%,韩国也有6%,而中国只有1%左右。

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特殊功能,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的人力资本开发和维护一国的贸易竞争力。

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中国占绝大部分比重,高素质人才短缺,导致中国处于弱势地位的产业竞争力。

在技术密集的交通通讯和计算机信息服务和专利,服务业出口日本和韩国两个出口贸易占50%以上,而中国只有30%左右。

研发支出将增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一个国家的科技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评价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首选指标就是R&D投入强度即RED投入占GDP的比重。

日本的2004 RED投入15780亿日元(约13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总排名世界第二,RED 投入强度高达3.13%,居世界第一;在韩国约19亿美元,约占为2.72%;中国的研发投资约26亿美元,仅为1.23%。

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薄弱,低水平的研发投入,RED投入强度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改善其科技实力,第一项措施是增加 RED投资。

在中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因为劳动力优势,使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如批发和零售,运输,仓储,餐饮,旅游,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显著增加,从而推动世界服务贸易份额的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服务贸易促进。

但中国在比较劣势的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缓慢,中国薄弱的潜在竞争力,韩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通信产业在服务贸易出口中占的比重最大,在这一点上比中国强大的竞争力,但由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优势仍处于发展阶段,虽然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潜在的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但出口比例太低,所以在这些行业无法与日本竞争对手。

日本属于工业化国家,国内服务业发展相对成熟,对服务业内部结构比较合理,其优势主要集中在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因此可以说,日本服务贸易的强。

4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4.1整体竞争力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指标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可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出与该国总出的比值相对世界该指标的状况,较好地反映了该国或地区某一服务出相对于世界平均出水平的比较优势。

但RCA指数只反映了服务贸易出,并未考虑进II的影响,这在开放的经济条件显然不够全面,因此在分析中加入反映一国服务贸易净出与其进出口总额的比值的TC指数。

从2000到2009年期间的TC指数分析,中国、日本和韩国考察期间的TC指数均为负值,十年均值分别为0.07、-0.13和一0.12,这说明三国近十年来一直是服务贸易的净进口国,出口竞争力较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