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干旱指标的研究进展简述

农业干旱指标的研究进展简述

下几种 。
11 土 壤 湿度 .
m ; ; mp 3 J 作物生长开始时根系分布层的土壤平均含水量, 以水
层深度表示 , 单位 m p为根系分布层 内l 雨量所增加的土 m;。 mm 壤含水量 ; 相应生长期的地下水补给量 , 单位 rm; 为生 a w。
长期内作物正常生长 , 达到高产水平 时的需水量 , 单位 m P m;

p p g
式中 : 作物生长期降雨量 ; e 助 R 为径 流量及深层渗漏雨量 ;0 p 为作物生长初期根系层土壤含水量 ; 每 l 降水量增加 的 p mm
征, 综合 干旱指数 的研制仍然只能是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研
究 中。在应用 的过程中我们可 以根据研究 的 目的、 向以及数 方
消毒 管 井一 水 泵一 蓄 水 池一 管 网一 用户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饮用水有了新 的、 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中的饮水要从水 质、 水量 、 方便程度和保证 率四个方面加 以改善 。
式中 : 为作 物旱情指标 ; 为时段降雨量 ; 为 时段 内地下水 P G 补给量 ; 为时段初作物根系活动层 内土壤含水量 ; 为时 W。 W 段柬作物根系活动层 内土壤 适宜含水量 ; 为作 物根系活动 Wo 层内土壤凋萎含水量 ; I 为时段 内灌溉量 ; T E 为时段 内充分供水 条件下作物潜在需水量。
19 ,1 ) 7 10 9 3 1( : - 0 . 39
[ 2 ]冯平 , 绍 飞 , 李 王仲 任. 旱 识 别 与 分 析 指 标 综 述 【. 国农 干 J中 】 … )
村 水 利 水 电 ,0 2 f) 3 1 . 2 0 ,7: — 5 1
计算公 式为 :
K =W, r - W
为生长期 内, 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 的适宜 土壤含水量 , 以水层 深度表示 , 单位 m m。
土壤湿度是使 用最 为广泛 的农业干旱指标 , 一般以土壤水 分质量 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以土壤水分 的容积 占 也有
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 的) 用其 作干旱指标时 , 。 干旱程度 的界限可以根据不 同的作物来确定。
农作物旱情指标 一般用水分亏缺指数来衡量 , 建立在能量
干 指 法= 旱数 : e 参
( 3 )
平 衡 双 层 模 型 的 基 础上 , 式 如下 : 公 () 6 ( = cS 一 = -,A c ( ( 一 d( aw) s () 7 () 8
式中: 为作物生长期 内或某月 、 只 季的降水量 ; o E; 为需水 E= a a 系数 ; 为水面蒸发能力 。这一指标考虑 了多种水分 因素对 作 E 物干旱的影响 , 但有些 因素 , 如径 流深较难计算 , 这给其推广应
摘 要 : 文 从农 村 饮 水 角度 出发 , 本 对新 农 村 饮 水 工 程 建 设 的 几 种饮 水 方 案进 行 了 阐述 ;同 时指 出 , 严 格加 强 工程 要
建 设后 的 管理 。
关键词: 农村 新 饮 水 工程 引水 规模 饮水方案 管理
di 036 6i n10 - 542 1. . 0 o 1.9 9 .s. 6 8 5 . 00 0 : s 0 0 66
度 越重 。
1 作 物 旱 情 指标 . 5
式中 : 前期降水量 ;为时段降水量 ; 劝 P 为时段径流量 ; 为时 段降水量对地下水 的补给量 ; 为时段地下水抽水量 ; w为干旱
时段需水量 。该干旱指标K 满足K≥1 ,.< < .,. K 07 . 07 K 1 0 < < ., 0 0 4 K 04 < .时的干旱程度分别为正常 , 轻旱 , 中旱 , 大旱 。 在实 际工作 中, 有时按作物生长期 内的有效降水量 与作物 需水量 的比值计算 , 即:
1 农 业 干旱 指 标 的 研 究 进 展 .
单位 rm; 为无效降雨量 , a 指径流量与深层渗漏量之和 , 单位
农 业干旱的评判标准应是作 物体 内水分含量是否影 响到
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许多 自然 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 气象条件 、 水文条件 、 农作物布局 、 作物 品种及生长状况可对农 业 干旱起到重要 的影 响作用 。表述农业 干旱 的指标主要有 以
土壤含水量 ; g R 为地下水补给量 ;。 E为可能蒸 散发 量; p为适应
作物正常生长所需土壤含水量。 当D 0 时 , I 干旱 ; - . , 级干旱 ; = .时 , =. 为 级 9 D 08 为2 时 D 07 为3
据收集的类型等因素选择相应的干旱指标 。在实际 的工程应 用 中, 也应该综合 的考虑社会生产 的不 同方 面 , 结合不 同的干
1 农 村 饮 水 现 状 .
2 新 农 村 建设 饮 水 方 案 .
农村人 畜饮水 困难 的地 区多属山区 、 半山区 , 少数 民族聚 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 这些地 区交通不便 , 村寨分散 , 文化经济 比较 落后 , 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 下水及降水。通 常情况 下水源卫生条件较差是 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 : 以水库为水源取 水的供水工程 , 汛期水体浑浊 , 加之净化措施少 , 影响了供水质 量; 以露天蓄水池为饮用水源 的工程 , 没有较好的保护措施 , 集 雨场卫生条件差 , 不经处理直接饮用 , 既不卫 生 , 也不安全 。目 前中国农村的饮 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 根据去年卫生部 和水利
1 . 农作 物 水 分 综合 指 数 7
式 中 : 和 分别 为 l W m土层 中的 田间持 水 量和 凋萎 湿 度 ;
『 。
为土壤有效水分最大含量 ; 为土壤含水量 , W 用月初和
月末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表示 。干旱指数的分级为 :当K ~ )
04 . 时为无旱 , o .5 0 9 4 K= 4 ~ . 时为轻旱 , 08 ~ 时为重旱 。 0 7 = . 1 0
式 中 : 干旱 指标 , 同期降水量 , 为 可能蒸散量 ,w 为 为 昂 D 为 同期作物需水量 。当降水量小 于可能蒸散量 , 即说明此阶段农 田水分供应不足 , 植物 出现缺水 ; 当此值 达到某一临界值时 , 即 出现干旱 。缺水值 占同期农作物需水量比例越大 , 明干旱程 表
12 供 需 水 比 例 指 标 .
土 壤 水 分 平 衡 指 标 法 的 划 分 等 级 为 : ,O5 D< . ,干 旱 ; 0 < O8半干旱 ;. D< ., ; 1 , . D< ., 5 O8 11 正常 D > . 水分过多。这个指 < 3 3 标综 合考虑 了水量平衡 的各个 因素 ,并与农作物需水量相联
土壤水分平衡指标法公式为 :
P- R
D1 =—
— —


P-  ̄ +T




() 4
Wo P + m
供需水 比例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
K P+ + W W I _ G  ̄ Eo - + “ ( E ( 2一

() 9

式 中: D为某生长期的旱涝指数 ;为相应生长期 内的降雨量 , P
2 结 论 .
干旱的形成有着复杂的成 因及过程 , 干旱对社会生产生活 等不 同方面 的影响也不尽相 同。由于没有 哪一 个干旱定 义能
( 0 1)
\ Ju , 农作物水分综合指数Fra bibliotek计算公式为 :
D:— ,pd + . P- + p R R
工,一 T’ =
_ 1


适合所有的情况, 管存在各种干旱 指标 , 尽 但是 , 迄今为止没有 某一种干旱指标能够较 为合理 的综合描述 不同类 型的干旱特
系, 在国内旱作物生长区应用较广 。但同样是不 同时段不 同地 点 的径流深较难 确定 。
14作 物 干旱 指 标 .
供需水关系指标反 映的是 某时段降水量 与作 物需 水量 之
比。

作物干旱指标 的计算公式为 :
() 1 () 2 () 5
农业 干旱指数 : = 干旱 时段可供水量 := a + 一 R P P+ R - P
21 大 口 井 取 水 方 案 .
大 口井取水方案适用浅层地下水丰富的山丘地区。 其工艺
流程 :
消 毒

地 下水一 大 口井一 水 泵一 调 节 构 筑物一 管 网一 用 户
22管 井取 水 方 案 .
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 。
管井取水方案适用地表水有污染 , 地下水为孔隙潜水丰富 的地区。其工艺流程 :
摩= 缝 辩
T C N L G N R E E H 0 0 Y A DMA K T
Vo . 7 No6 2 0 11 , .。 0l
浅谈新农 村饮水方案及管理
王琳琳 刘广烈 周丽明
大 连 九 成 测 绘 企 业 集 团 辽 宁 大 连 16 0 14 0
技术与市场
第1 卷第6 0 0 7 期2 1年
象 缝j j 8 }
农业干旱指标 的研 究进展简述
刘 广烈 王琳琳 周丽明
大连 九 成 测 绘 企 业 集 团 辽 宁 大 连 1 6 0 14 0
摘 要 : 着 全 球 气候 变 暖 的 日益 加 剧 , 随 干旱 问题 也 随 之加 重 。 日益 严 重 的 全 球 化 干 旱 问题 已经 成 为各 国政 府 共 同关 注 的热 点 , 它直 接 威 胁 着 人 类 的 生存 环 境 。 旱 有 着 复 杂 的形 成 原 因及 过 程 , 旱 对社 会 生 活的 影 响 也 体现 在 不 同方 面 。 干 干
部的初步调查 , 全国共有3 亿农村人 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 氟 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 、 苦咸水 、 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