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9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文艺研究
试论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
陈佳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设计审美是现代社会人们审美文化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设计产品不断的改善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环
境。二十一世纪当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结构,我们对于设计审美价值的判断也应做一些与时俱
进的思考和归纳。本文笔者试从设计审美的产生和发展开始阐述,分析影响其价值判断的因素,最后探讨设计审
美在新设计时代应该有新的更多元的价值判断标准。
关键词:设计;审美;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5—531 2(201 3)26—0049—02
“设计是现代人们社会生活中不脱离实际功利、不脱离
物质生产和使用的寓精神于物质的一种新的审美活动,而设
计审美能把美学原理运用于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和技术达 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工业革命后美学被人们引入到了日
常生活用品的生产中去。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设计审美
的各种观念已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
伴随变革的深入不断发生着改变。那么,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
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现今设计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该是什么样的,从而确保这持续扶植创造力的土壤依然健康, 让设计事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在提出设计审美价值判断的
标准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下什么是设计审美。
一、设计审美的含义
人加工出工具来协助劳动的那一刻起设计就开始了。不
论是人自觉还是不自觉的去思考能否利用身边的自然物来满
足和提高自身的生存水平的时候,设计的源头开始出现。在设 计萌芽漫长而朦胧的时期基本都以手工艺的形式出现,那些
各具形态的稚拙简单或装饰奇特的手工艺品出现的目的不仅
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也美化着生活。因此对于设计的本质一
般是做这样的描述:“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其中美的规律
也是艺术规律;为人即是便于人的使用,亦即功效;造物即是
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发明创造和制造。当这三者有机结合为
一体时,才是有价值的设计。”
谈设计审美,先分析什么是审美。所谓审美是指在一定时
期、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中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和看法,
以及由此指导下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心理特征等,它 是一种社会现象。审美即认识美,感知美,是一种丰富人们精
神生活的状态和感受。审美感受则是由感知、想像、理解、情感
多种因素交融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审美不是被动的静 止观察,而是一种主动的活动。所以设计审美就是人们针对设
计主动发生的一系列的认识美、感知美的精神活动,最后审美
观念的形式出现。
在社会发展和设计的积累、深化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会同
其他社会观念一样发生变化,并对社会和设计行为产生一定
的反作用。正如最初的原始人为实现生存目的开始制造器具,
当时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最大程度的考虑其有用性。而发展
到现代,物质丰满,人类的追求不只局限在器物的有用性方 面,善于发现和创造的人们开始在器物使用价值之外探索其
欣赏价值和美感,且不同时代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如果说
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物质创造,那么审美是
艺术创造的显著标志。比如现代手机品牌层出不穷,手机的功 能设计上区别不大,消费者消费时更多选择好看、有设计感的
款式,因为他们从中可获得手机附加的美感体验,这里就有设
计审美价值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出,设计审美的诞生是超越了
原来以功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的一种升华。而在设计审美
形成过程中,其开始普及大概是在美学力量日益被人们所接
受的工业革命后。
再谈审美的设计,也称为“艺术设计”,是指将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现代审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设计达到科学与美 学,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高度有机统一。审美设计活动
即艺术设计活动既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也不是纯粹的艺术
创作,而是能把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感性相融合,把实用功能
和精神功能统一的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一方面,审美的设
计与物质生产、生活、环境紧密联系,把审美这类精神追求寓
于物质的功能中,创造出为人服务的经济实用的产品。另一方 面,审美的设计根据形式美法则、产品的语义学、符号学规律,
创造出形式美观、精神内涵丰富的产品,从而给人以精神的满
足。因此,设计审美同审美的设计一样,既是物质活动也是精
神活动。基于信息时代社会分工与文化多元的选择,它应该既
是科技人文理性意义上的延伸,又是社会生活文化价值上现 实化、境域化结合的当代审美范畴。设计审美作为不同于纯艺
术审美的活动,既含有美学因素又含有科学因素,但两者一样
属于“美学的实用美学范畴”。设计以实用功能为第一要素,不
以审美价值的实现为目的,但设计艺术作品价值的实现却始
终离不开设计功能和审美上的和谐统一,设计审美虽然与纯
艺术的审美不同,但产品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在有实用价值的
前提下具有艺术性却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二、设计审美的价值及其判断主体
(一)设计审美的价值
设计审美是人们对产品的实用性基础之上的精神性的感
受和体验。设计审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
物质性,其实用价值所带来的愉悦,二是产品的精神价值所带
来的身份认同、文化归属、诗性意境、时代精神等多方面的心
49 文艺研究 文艺生活LITERATURE’LIFE 2013_09
理满足。两者相互交织,缺一不可。产品的物质实用功能切实
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使人的各种行为活动更加便捷、舒适,才
能拓展人们的体验空间,带来新鲜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孕育出
产品的精神价值。因此设计审美的价值要先建立在满足人的
低层次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实现和满足人的精神层面
的要求。
(二)设计审美价值判断的核心及影响其价值判断的主体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产品设计最终是为了满足
人的需要,设计的核心是人。”人一方面是设计审美的主导,另
一方面也是设计审美价值判断的核心。例如,消费者在选择使
用产品的过程中得到生理满足和精神愉悦,而产品本身又是
设计师脑海里审美追求的物质化表现。在消费者的选择判断
和设计师的设计创造中,两者会相互影响,消费者选择自己认
为更喜欢的产品,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大众的选择设计
产品。因此不同角色、社会形态中的人在复杂的选择和创造设
计的过程中,通过共同作用促成了特定的设计审美的价值。时
代瞬息万变,人的选择和创造方向也在改变,每个不同的设计
阶段,都将有自己特殊而寓于普遍性之中的设计审美的价值。
从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来看,设计审美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新领
域,设计审美是社会美的一种表现,体现人的本质。在设计审
美的价值判断中有两个始终不变和不可忽略的主体那就是消 费者和设计师,他们的存在意义重大且肩负隐性或显性的责
任。 (1)消费者。他们判断设计审美价值时会考虑:产品是否
使他们与物(环境)的关系成为一种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人
在满足物的实用性基础上,其本性又会不自觉的要求一切对 象还能在审美上引起他们的精神愉悦,使他们的活动过程及
其周围的环境更具有审美色彩,从而在消费一件产品时体会
到更多的内涵。要实现这样的审美价值,设计就应当是实用性
与精神性的和谐统一,使人在享受设计的同时,生理和心理机
制达到平衡,充分体验到设计带来的更多愉悦。与此同时,消
费者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在消费审美的设计品时
做出更好的选择,从而隐性的为更好的设计品的出现提供发
展空间。 (2)设计师。设计作品就像是设计师的孩子,设计师的审
美情趣及设计水平直接决定设计作品这个孩子的优劣。因此, 设计师要自觉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增加美学修养,培养审美体
验的敏锐度,提升审美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当设计师审美能力 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具体设计中再结合实际需求,把感性和理
性和谐统一运用,就能自如的创造出比原来更独特、更具设计
审美价值的艺术设计作品,从而更好的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
选择。
三、重视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的意义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今天,设计在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设计审美是美的本质表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们不断的体会美、认识美、
追求美、创造美,并希望美可以延续下去。设计审美的价值判
断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嬗变,最终走向更以人为本的方向。人
既是设计审美的主体,也是设计审美价值判断的核心。为使设
计作品达到物我的和谐统一,“合乎人性”,人们已将产品技术
与艺术的统一,在有实用价值的前提下创造更具艺术性的物,
50 作为一种审美判断准则。
四、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标准
如今,我们身处于一个设计无处不在的时代,它丰富了我
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当代设
计俨然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和社会现代文明的基础。“但
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有其积极意义,其附带的一些负
面效应也把我们带入更复杂的状态,设计深度发展之后又将
何去何从?今天的设计师开始意识到,设计不断超越的潜力不 仅存在于新技术带来的优势中,也在我们13常生活的环境里。
对新奇事物的创造不是唯一的创新。使人重新发现熟悉中的
未知的感觉同样具有创意。”。设计需要有度,不是无尽的依靠
技术的变化,过度的榨取资源,而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做人与
物间更有深度的探索。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应从人的本性出 发,兼顾现代社会各领域新经济技术成果转化、兼顾传统文化
发展、兼顾自然环境关怀,既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考虑地 球、大自然的未来。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的标准只有与人类、
社会、自然有机统一起来才可见一斑,即是否有益于人类社会
和整个大自然持续发展的设计。
五、总结
在复杂的环境中,创造一个可以信赖的指针是关系人类
生存发展未来的重要事件,因此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显得如
此紧要和急迫。设计不只是制作工具的艺术,人们也通过生活
创造设计产生的环境,通过选择来抒发对设计审美的追求。设
计师要保持理性的观察,清新认识设计审美的价值,作出准确
的判断,创造更有存在价值的艺术品,造福人类、社会和自然。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设计美学[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l版.
[2]诸葛凯.设计艺术学十讲【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6月第1 版:70. 【3]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 版,2008年6月北京第一版. [4】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
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