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管理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0年第3期
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在唐河倒虹吸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张卫东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天津300250)
【摘要】 采用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对唐河倒虹吸工程附近河道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模型的建立、调试及应 用证明,该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关键词】 二维数学模型泥沙应用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2—2469.2010.03.013 【中图分类号】TV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2469(2010)03—0040~03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唐河倒虹吸位于定州市辛庄 村附近,在其西北约150m处穿越唐河,渠线走向 NE57。,与唐河基本正交。工程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4578km ,距西大洋水库16.4kin,距京广铁路
14.1km。工程等别为I等。主体长度1155m,设计 流量为135m。/s;加大流量为160m /s。
唐河倒虹吸附近河床为宽浅游荡性沙质河床, 河宽3—5km,河段比降为0.13%,滩地宽阔,目 前主槽位置是1963年洪水以后形成的。河道除两 侧上部有部分砂壤土外,表层均为砂层,厚度4—
6m,平均粒径为0.24~0.44m;下部为砾石层, 平均粒径为6.0~8.7m,河床覆盖层厚度大
于30m。
2 1963年洪水概况
1963年洪水是唐河有实i贝0资料以来的最大洪 水,西大洋水库至京广铁路桥区间暴雨历时长,强
度大,出现“平地漫流”,铁路桥附近6km路基路
轨被冲毁冲走。1992年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研究院对唐河倒虹吸工程至铁路桥河段进行了 “63。8”历史洪水调查,共调查到洪痕3处;搜集
到1967年调绘的1:10000地形图上标测的“63.8”
・40・ 洪痕10处。 采用该模型进行泥沙模拟计算,确定“63.8” 洪峰流量是关键。由于西大洋水库至铁路桥河段宽 浅游荡,冲淤变化剧烈,虽有一些洪痕仍难以直接 推算“63.8”洪峰流量,在此采用了铁路桥调查
流量4100m /s按河段长度比率折算出工程断面 “63.8”洪峰流量为2980m /s,后用多种方法复核 后确定工程断面“63.8”洪峰流量为3000m /s。 此次建立唐河交叉断面泥沙数学模型采用 “63.8”洪峰流量为3000m /s,选用了模型范围内 “63.8”洪痕5处。
3泥沙数学模型理论基础
采用天津大学王尚义教授提出的泥沙数学模 型,参与河床演变过程的物理参数共计9个,系统 要求建立9个方程式,包括水流连续方程式、河床
演变方程式、水流阻力方程式、水流挟沙能力方程
式、悬沙连续性方程式、床面稳定性条件式等。 其中糙率公式为
n‘:7.5 Aoh—l/3 n=—一■:二=_一m g 式中:A。为水流计算调试系数,是模型计算的主
作者简介:张卫东(1964年一),男,高级工程师。
科研与管理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0年第3期
要调试系数。
4模型建立
4。1模型计算范围及模型剖分 参照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线路布置和跨河建
筑物型式,模型上边界为钓鱼台村北,下边界为大
流村南。模拟范围最大宽度5.5km,最小宽度
1.6kin,长度lOkm,总干渠距上边界5。5km,距下
边界4.5km,范围约40kin 。 为适应模型计算范围内的地形、铁路桥、堤防
等的布置,提高计算精度以适应有限元计算方法的
要求,模型中采用三角形网格剖分,最小步长 80m,最大步长200m,天然情况共划分节点1203
个,三角形单元2271个,工程布置后节点数和单 元数略有增加。
4.2模型的调试与验证 模型的调试主要依据“63.8”洪峰流量
(3000m /s)和5处洪痕点。在1967年地形图和其
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调试模型上下边界水位及糙 率系数A 根据网格和水流条件的要求,水流计
算步长取0.5s。调试结果以符合多数洪痕为原则, 并对模型中各节点的流速、水位及床面稳定性等参
数进行合理性分析。
为使模型进一步符合“63.8”洪水的实际情 况,在对地形条件进行调整后,重新调试各种模型
参数,以便将模型成果应用于工程方案。 通过调试,糙率范围为0.02~0.10,“63.8”
洪水验证值和洪痕值比较接近,多数差值在0.1Om 左右。“63.8”洪水计算淹没范围与实际洪水基本
一致,京广铁路桥处河床变形与实际情况基本符
合。洪痕点验证结果见表1。
表1 “63.8”洪水洪痕点验证成果 单位:m
洪痕点 1 2 3 4 5 地点 北杏村 台头 南杏村 岸下 辛庄
河岸 右 左 右 左 左 调查值 74.73 74.10 72.63 70.50 68.5O
计算值 74.60 74.O0 72.80 70.45 68.60 误差 0.07 0.1O 0.17 O.O5 O.1O
在此采用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与“63.8”
洪水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数值
模拟是可靠的,可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与 唐河交叉工程的分析研究。 5模型应用
将该模型应用到唐河工程前后,对无工程情
况、有工程情况(工程断面宽度lO00m)下5O年
一遇、1 00年一遇和300年一遇洪水分别进行模型 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有工程、无工程两个方案三种
洪水标准的水位及冲刷等情况的分析。
模型计算是在现有河床地形地物条件下进行 的。通过对比1967年地形图和1995年地形图,可 以看出河道地形无明显变化,且“96.8”洪水未
出河槽,因此现状河道行洪条件基本上与1963年
洪水所造成的地形相同。 在模型计算中,通过直接移植模型验证的糙率 系数 和边界条件,并且进行水流和冲淤变化的
交替计算,保证水流和冲淤的双重稳定。 有工程情况(工程断面宽度lO00m)方案,
100年一遇、300年一遇洪水最大壅水高度分别为 1.6m和1.9m,均位于轴线上游300m处。工程断 面下游水位明显跌落,并很快与天然水位相衔接。
由于唐河河床组成为中细纱,抗冲能力弱,工程断 面附近形成明显的冲坑。300年一遇洪水工程断面
附近最大冲深为5.2m,冲刷情况比较严重。计算 成果见表2。
表2唐河倒虹吸有工程、无工程方案轴线水位、 冲刷深度成果
有工程方案 重现期 洪峰流量 无工程方案 轴线水位 轴线 冲刷 最大壅水 (年) (m /s) 水位 深度 高度 (m) (m) (m) (m)
3()o 7760 69.8O 71.56 5.2O 1.90 loo 5540 69.70 71.18 4.5O 1.6O 50 4290 69.58 70.84 3.8O 1.35
注:最大壅水高度位于轴线上 方250~300m处。
6结语
通过模型的建立、调试与验证和应用,可得出
以下结论。
(1)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唐河工程提供 的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工程方案的具体要求,
采用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是适用的。
(2)结合该模型过去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利用
1963年实际洪水资料和行洪后1967年的地形资料建 立模型,并据此分析研究的工程问题和得出的成果
.41.
科研与管理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0年第3期
(上接第8页) 表3霞家河灌区水量平衡汇总 单位:万m。
需水量 供水量 频率 水平年 中型 小型 提水 余缺水 (%) 农业 工业 生活 塘堰 水库 水库 工程
50 1487.18 1173 806.28 865 965 1ll3 930.2 407.14 现状 75 1666.56 1173 8o6.28 760 843 1010 ll54 121.66
90 1801.82 1173 806.28 658 692 956.7 1l54 —320.2 50 1419.08 1322.6 972.72 962 921 1248 1020 437.46 项目 75 1855.83 1322.6 972.72 830 856 1148 1424 1o7.8 建成后 90 1956.24 l322.6 972.72 761 782 986.4 1424 —297.7
表4霞家河灌区干渠设计断面及过水能力复核
断面参数(m) 设计流量 计算流量 干渠长度 名称 干渠分段 底纵坡 渠深 渠底宽 边坡 (m /s) (m’/s) (km)
渠首一回良沟 1/40o0 2.O 9.0~5.O l:0.7 5.80 9.2O一7.12 0.8O 霞家河 回良沟一陈家湾 1/40()o 2.O 4.O l:0.7 5.25 6.35 l6.56 干渠
陈家湾一渠尾 l/40oO 1.6 4.0 1:0.7 3.8O 5.10 8.45
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区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该工程是利国利 民的水利工程,也是重大改善环境工程。 工程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对施工区水质、环 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土地资源的影响,无影响工 程实施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的环保、水保措施, 落实环保、水保专项经费,环境、水土保护目标可
以实现。 4.4工程费用估算及效益分析 4.4.1工程费用估算 霞家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 2994.8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210.84万元,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39.05万元.金属结构及安
装工程费104.8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106.76万 元,基本预备费269.94万元,环保费13.65万元, 水保费11.81万元。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
.42・ 96913m ,土石方回填15483m ,浆砌块石 42692m ,混凝土i2173m ,模板20320m 。 4.4.2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 (1)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可恢复灌溉面 积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年增产稻谷 288万 ,效益432万元,增加工业产值320万
元,解决了2.3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同时,项 目建成后,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农业灌水 量,对广水城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很 重要的意义,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经济评价。经计算,主要国民经济评价 指标如下:经济内部收益率9.82%;经济净现值 760.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25。该项目经济内
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 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0,因此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
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