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如何立足检察职能做好群众工作时间:2011-06-15 13:47 作者:倪明新闻来源:正义网评论投稿打印转发复制小| 中| 大字号一、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含义群众工作历来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制胜的法宝,如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云,就曾明确指出“没有群众,一定失败,死无葬身之地。
”同样群众工作也是检察工作的传家宝,是检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象广泛性、容复杂性、时间随机性、方式多样性和结果双向性等特点,其含义非常丰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是以群众意识为核心的工作。
首先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
作为生活、工作在群众中间的检察干部,要明白“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的道理,牢记身边的群众是我们工作服务的对象。
为群众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们检察官的工作职责,所以做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念,检察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观念,检察工作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观念。
其次检查机关必须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贯彻群众路线,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依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检察权。
最后检察工作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观念,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诚心诚意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自觉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甘当人民群众公仆。
(二)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
首先是要善于将检察工作贴近基层、联系群众,要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检察工作、谋划检察工作,要善于运用检察职能便民利民,要善于从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问题去开展监督工作,要将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重心、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追求,使检察工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其次要着力保障民生,突出查办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移民补偿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的职务犯罪;对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而发生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侵权渎职犯罪,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决不姑息,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最后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肃查办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建立重大案件快速批捕机制,采取提前介入、引导取证等形式提前参与以保证及时、有效打击犯罪。
(三)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是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
把维护人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服务民生、保障民生。
首先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将执法为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实践上。
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检察业务工作能力,努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专业化检察队伍。
坚持走群众路线,杜绝官僚习气、霸道作风,说群众话、系群众情、忧群众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其次是着力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
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纠、以罚代刑以及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立案等问题;监督纠正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监督纠正滥用强制措施、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员等侵犯人权的问题;监督纠正扣押、冻结及处理款物,侵犯单位和群众个人合法财产权益的问题;严肃查办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维护人民群众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感到放心满意。
最后是依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
全面加强涉检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
理顺信访案件分流、办理和答复机制,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因办理不力、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责任追究,提高执法水平。
二、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意义新形势下时代和历史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使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同时也使群众工作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深刻认识群众工作的时代意义和要求,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容。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
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来源。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
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是人民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本质,决定了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
同时我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国家赋予的法律监督权。
检察机关职权行使的特点就是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揭露、证实、指控犯罪。
特别是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腐败犯罪现象呈现出漫延之势,一些犯罪分子对法律法规的藐视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党和人民群众非常忧心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是积极主动地深入到社会之中,深入到群众之中去发现问题,如果只是消极地“等案上门”,检察机关的职权就会萎缩,工作就会限入困局,就有可能出现被边缘化的危机。
而要实现“积极主动”,我们就应当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高度,充分认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及其实现方式,积极主动深入到社会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
有了群众这双雪亮的眼睛,检察机关才能更加耳聪目明,才能及时破解检察工作的难题,不断拓宽检察工作的空间。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部矛盾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
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短期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地进入司法领域,这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因此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党中央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和谐稳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抓好发展这个硬道理和稳定这个硬任务,全面推动政法维稳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准确把握新时期政法工作规律,深刻总结近年来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治本之策。
这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科学执政、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实践要求。
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确立的关于如何执政的执政理念。
坚持和实现这样的执政理念,必须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在人民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的实现中,才能更好地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实现规律的要求,实现科学执政。
执政的实现形式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没有执政。
依法执政的要把执政的基础和实现方式建立在遵循法律的要求、行使法律赋予权力的基础上,这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最高实现方式和保障。
因此,坚持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最根本是依靠人民群众执政。
因此检察机关应该应该以“立检为公,执检为民”为目标,做好群众工作,为党实现科学执政、执政和依法执政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
(四)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一方面由于少数检察干警群众观念淡薄,群众工作能力不高,严重脱离群众,有的干警就案办案,轻视在办案中开展预防犯罪工作;有的对案件“一查了之”,忽视做好发案单位的善后工作;有的在办案中出现“重打击犯罪,轻保护权益”的偏差,只注重被告人的有罪供述,不重视被告人的无罪辩解;有的文明执法程度不高;有的对求助群众关爱不够。
这些不良问题和现象,降低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另一方面,仍有相当多的群众不了解检察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只有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加大宣传、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检察机关,理解与支持检察工作,才能进一步增强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感召力,才能树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五)做好群众工作是落实重要会议精神的要求。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同志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提高执法能力,最核心的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明确指出2011年要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把服务群众贯穿于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社会正义就在身边。
在随后举行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建明检察长把“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了强调,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途径。
做好检察机关的群众工作,事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事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坚持检察机关人民性。
、、建明同志的重要讲话,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和国家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做好政法、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发扬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加注重继承和创新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是检察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