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蝴蝶兰生产技术

蝴蝶兰生产技术

兰花生产技术——陈佳忠一、蝴蝶兰各个器官的特性蝴蝶兰重要的生长器官是根部,叶部与花梗。

1.根部根部的功用包括固定植物于介质之中,吸收水分与吸收养分。

蝴蝶兰的根部具有叶绿素因此其自然颜色是绿色。

根部为灰白色或黯褐色即表示根系不健康。

根部具有光合作用与同化作用的能力。

因此根部最适合的环境是被高湿水气所包围,而不是浸泡在水中。

肥份溶解于水中无法为根部所直接吸收。

根部吸收养分是借由空气中的水气内所含的肥份。

因此适合蝴蝶兰的介质其条件是有能力供应根部水分,空气与养分盆器如果是透明状,阳光就能透过盆器的周壁以提供根部光合作用所需能量,因此健康的根系颜色的亮绿色。

2.叶部蝴蝶兰最主要的器官是叶片。

叶片具有光合作用能力以进行固碳作用,有同化作用之功能以储存碳源。

叶片能够直接吸收肥份。

花梗与花朵所需要的养份是由叶片供应。

根部需要的碳源有一大部份也是由叶片提供。

3.花梗花梗自然的颜色是绿色,代表蝴蝶兰的花梗如同叶片与根部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花梗自己产生的养份仍然不足以促成花梗全面发展,供应花苞更是不足。

因此花梗与花苞的碳源也需要叶片供应。

蝴蝶兰的碳源与养份的分配优先次序十分特殊。

根部具有优先权,其分配次序为根,叶,花梗,花朵。

兰花处于营养生长状态时,如果根部因为介质盐分累计而受伤,叶片最下位叶的养份将被根部夺取,导致叶片转为黄色,而最后即脱落。

在开会阶段如果根部受伤,根部与其它器官争夺养份。

花苞是养份分配次序的最后,因此花苞容易自植株上方掉落。

有些品种夜温高即加速呼吸作用,在高夜温的环境,白日固碳量无法弥补夜间的消耗,因此新叶自下位叶夺取养份,造成下位叶脱落。

这即是俗称的”长一叶、掉一叶”。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者共存兰花的发展阶段通常分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植物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主要进行生长与发展。

植物处于生殖生长阶段,即是进行抽梗与开花对于多兰花而言,两个阶段的区分十分明显。

以文心兰为例,在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产生养分后储存于伪茎之内。

在生殖生长阶段开始后,叶片并再进行光合作用。

花梗与花苞需要的养份自伪茎获取。

蝴蝶兰的特殊生长习性是具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者共存特别阶段。

植株自组织培养苗阶段生长至可催梗阶段此为营养生长。

成熟植株进行低温处理,在花梗萌生至3-5公分长度,此为生殖生长阶段。

在此阶段,蝴蝶兰的叶片并不进行光合作用。

花梗养分来自单茎与叶片原来的累积养分。

在抽梗的花梗到达一定长度,完成花芽分化之后,两阶段同时进行。

花梗持续增长,花苞开始形成,此为生殖生长阶段。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固碳,碳源输送至花梗与花苞,此为营养生长阶段。

换言之,在开花阶段,需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持续供应干物质至花梗与花苞开化阶段的微气候调节与肥培管理十分重要。

叶片必需维持于最适当的日夜温度。

光量与光周期也是一样重要。

肥份的供应需要正确。

叶片才能累积干物质再输送至花梗与花苞以确保开花品质。

三、影响蝴蝶兰开花品质的因子遗传因子、健康状态、环境因子1、遗传因子蝴蝶兰的开花遗传因子包括花朵颜色,形状,大小,数目,梗数,花梗是否分叉,花梗长度等。

2.健康状态蝴蝶兰在低温催梗之前必需达到足够的成熟度。

植株必需储存足够的干物质。

植株无病害,无虫害,无病毒,无叶害,根部无盐分积累。

3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包括叶部的日温,夜夜温,相对湿度,光周期与光量等。

根部的水分、温度与肥份等。

这些环境因子都必须保持在最适当的状态根部环境是由盆器、介质与管理技术等因子相互影响。

管理技术又包括灌溉、施肥、换盆与疏盆等工作。

遗传因子、健康状态与环境因子三者也是相互关联。

遗传因子决定了开花所能表现的最极致品质。

以小白花为例如果此兰花植株成熟度足够(营养积累足够),低温催梗与开花环境都是适适当,此兰株的开花表现至少是二十朵小白花;如果植株不成熟,或是受到病害或虫害或是温度光量不适合,花朵数目则将减少。

如除温度外其它环境因子都维持适当则日夜温度对开花品质的影响如下: 3.1营养生长阶段与生殖生长阶段两时期温度的差异两阶段的温度差异影响了抽梗的时间与花梗的数目。

以“满山红”小红花品种为例,在营养生长阶段,其适当的日夜温度为28/24℃。

如果催梗日夜温度为25/20℃,其抽梗表现为100%单梗;在20/18℃抽梗环境,此兰苗的抽梗表现为100%双梗。

3.2开花阶段的日夜温度抽梗开花阶段白日与夜间温度的差别简称日夜温差。

日夜温差增加,花梗变长;日夜温差减少,催梗开花时期日夜温度接近,花梗变短。

3.3开花阶段的白天温度在抽梗开花时期,白天温度如果接近或高于栽培时期的日温,在花梗上方将有叶片长出,通常称为"keiki's"。

虽然日温未高于栽培时间的日温,但是仍然高于此品种事宜的温度,过高日温对于开花品质的影响是:a) 第一个花苞的位置将增高,所有花苞在花梗末端聚生 b) 花苞与花苞的间距将缩短 c) 花朵的色泽将褪色 d) 花梗分叉数目降低 3.4开花时期的夜间温度开花时期夜温如果高于此品种的适当夜温,花朵数目减少,花朵尺寸变小。

四、蝴蝶兰品种特性的多样化根据Floricultura 公司的栽培手册,蝴蝶兰适当的环境如下表所示: 表1. Floricultura 公司的栽培手册中蝴蝶兰适当的环境日温 夜温 光量营养生长低温催梗 开花兰花栽培者很容易发现并不是所有品种在表一的环境中都可得到高品质的开花株。

在荷兰的蝴蝶兰温室,可以看到不同品种的蝴蝶兰其叶片转成红色或是暗红色。

表示在相同光量环境对一些品种光量仍然太高。

在日夜温28℃/26℃的栽培温度下,有些品种仍然抽梗开花。

有些品种在低温催梗环境(日夜温20/18℃)仍然无法抽梗。

这些品种特熟习性可由蝴蝶兰原生种分布地区其气候的多样性加以解释。

五、蝴蝶兰生理特性的分类1、依据栽培时期的日夜温度以目前的商业化品种,可区分成七大类。

A.31-33℃/ 25-26℃, 例如V3, P. Sogo YukidianB.28-30℃/ 24-25℃, 例如P. amabilisC.28-30℃/ 21-22℃, 例如D. Queen BeerD.24-25℃/ 20-21℃, 例如P. Taipei GoldE.21-22℃/ 18-19℃, 例如P. Fortune SaltzmanF.30-32℃/ 21-22℃, 例如 D. Sin-Yuan Golden Beauty2、依据光量由于生长阶段的不同,蝴蝶兰需求的光量也不同。

大苗的光量需求都是高于小苗。

以大白花V3为例,不同栽培阶段不同的光量需求。

表2.大白花V3于不同栽培阶段不同的光量需求品种在台湾南部屏东县进行栽培。

栽培的日夜温度为:32℃/26℃与高光量(25,000lux)。

在催梗阶段,兰苗被送到催花冷房,日夜温度为23/18℃,光量为28000 lux。

健康成熟的植株可开出三梗,大花的美丽兰花株。

相同的品种于8月以海运运输到美国纽约。

此地区温室环境维持于日夜温度22℃/26℃。

光量最高值为16,000 lux。

在此环境下,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低,累积干物质不足以供应抽梗开花之需要。

温室内部环境因为季节变化逐渐降低,蝴蝶兰受到低温刺激开始抽梗。

但是由于环境的不适合,开花品质无法符合市场需求。

蝴蝶兰品系生理特性多样性的重要许多台湾育出的蝴蝶兰品种在台湾开花性状良好,但是送交到外国栽培,许多品种反而无法表现出好的开花品质。

六、如何测试各种蝴蝶兰品种之生理特性中兴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研究室则是以同化箱量测并且配合生长模式以进行研究。

七、温室环境玉蝴蝶兰生长影响温室内部微气候因子A.大气条件:日夜温、湿度、阳光能量、光质、光照时间B. 温室结构与披覆材料:屋顶材料、形状与角度、使用之遮阴网C. 环控设备直射光与散射光:因植物需求而不同1 .果菜:a .生长点附近的光线、温度b .因此直射光十分重要2 .蝴蝶兰:a .每片叶片均有光合作用能力,都需要光线b .需求光量不强c .需要长光照d .冬季的散射光十分重要使用遮阴网的问题:利用遮阴网的最初目的在于减弱进入设施内部的热源,用以疏解热累积但是遮阴网之遮蔽性能往往不具选择性,因此也影响了设施内内光合作用有效能量。

八、温室环境调节技术:温度、相对湿度、光能量(光量、光质、光周期)(一)温度A.加温:1 .温室效应:密闭温室,留住进入阳光能量2 .加温设备:热风加温机、热水管加温机B.降温:1 .天窗侧窗的自然通风:白天大于外界5-20℃2 .机械风扇通风:白天与外界温度相同3 .水墙与风扇:由大气相对湿度决定降温能力,在高湿地区白天低于外界温度6-8℃。

在低湿地区白天低于外界温度2-15℃。

4 .冷气机温室夜间温度通常与大气温度相同,降夜温的唯一方式:使用冷气机(二).相对湿度1 .加湿:洒水、喷水、喷雾2 .除湿:冷气机、除湿机3 .维持温度与湿度,避免凝结水:机械通风或内循环(三).光能量a.光量1 .增加:人工光源2 .减少:遮阴网b.光照时间1 .增加:人工光源2 .减短:黑幕处理c.光质1 大气情况:云层2 .遮阴网材料与制作方式九、环境设备的限制环控能力与使用成本1 .大气的最大限制条件:阳光光量与夜温温室环境技术的问题1.夜温调节问题A.夜温调节中,加温作业可以利用加温机。

加温能力由加温机数目加以配合。

是由于加温作业容易降低相对湿度,因此必须配合加湿作业。

B.夜温的降温作业是目前环境调节的难题。

由于夜间的相对湿度极高,因此唯一适用的夜间降温技术是采用冷冻机进行作业。

2.光照周期,光量,光质蝴蝶兰属于长光照作物,北半球夏天阳光时间长。

但是在春天因春雨影响白日光照时间,冬季光照时间则不长。

在光照时间不足时,唯一的调节方法是使用人工光源环境调整的极限一.自然通风1.温差作用:内温高于外温,5~30 C2.风力作用:内温高于外温,0 C以上二机械通风:内温约等于外温,0 C以上。

三.蒸发冷却:内温低于外温,7 C –18 C四.冷冻机械。

蝴蝶兰温室环控系统目标: 高温大白花种苗生产日温: 28-33 C夜温: 23-26 C肥料一、肥料元素:a. mobileb. immobile1.老叶萎缩,是mobile元素不足,移走至新叶2.新叶叶沿缩皱,代表immobile元素不足。

二、Mobile元素:N、P、K、Mg。

Immobile元素:Ca、S。

三、N1.amino acids之生产源2.根部吸收:NH4+ NO3- 叶部吸收:CO(NH2)23.在根部,CO(NH2)2必须先转化成NH4+才能吸收。

4 . NH4+降低pH,但是NO3-增加pH。

5 .蝴蝶兰缺N,生长缓慢,叶子新出缓慢,幼叶迅速硬化。

6 . N 过多,叶子细长,根系活性降低。

营养生长时N太多,花梗抽出率减低,容易感染病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