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浅谈

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浅谈

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浅谈
摘要:高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多样化人才和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
要责任,尤其在新时期,科技进步、互联网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加之2020年“黑
天鹅”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毫无疑问将促使高校教育改革升级。
而本文认为,教务管理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有必要根据新时期的
诸多发展特性,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人才;疫情
引言: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重于泰山。据我国教育部最新统计研究数
据表明,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688所,高等教育在学4002万人。这些庞大的
数据信息直接说明,我国正处于一个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等
因素,都对当前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只有明确时
下高校教务管理的目标,根据管理现状和出现的问题矛盾,进行多维度的高校教
务管理改良,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教务管理工作,进而服务于大学教育,推动社会
的平稳运行与和谐发展。

正文:
(一)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现状
1、传统高校教务管理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需求。
由于新时期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难度和强度都大大增强,传统高校教务管
理体系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原有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落
后,从结构设计到系统功能模块搭建,再到管理系统的客户端配置,均存在效率
不高的问题,无法综合性快速统筹解决高校实际教育中的出现的问题,用户体验
较差;其次,如今高校学院数量增多,部门数量繁杂,学科类目多样,且大学生
的学习生活需求不一,如何为每个学院、科目及个人提供定制化的教务管理解决
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传统解决方案,是当下教务管理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
题;最后,各大高校教务管理信息闭塞,缺乏沟通交流。在新时期,国内高校不
少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仍处于闭门造车的初始阶段,未能勇于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成
功案例,造成教务管理停滞不前,进入瓶颈期,影响高校教育发展。
2、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教务管理体系面临挑战。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高等学校的原定教育计划,

使高校教务管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因为疫情影响,教务管理体
系能否及时作出应变,能否科学制定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方案,能否合理进行学
校的教学资源分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在开学后的日常教学生
活中,原有的教务管理体系怎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时期,既要保障老师、学
生等其他人员的身心健康,又要保证教学和学习工作的切实展开。
3、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学习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展开,离不开相关一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当
下一些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招聘门槛较低,专业和学历不对口,且年轻群体占多
数,缺乏丰富的高校教务管理经验,对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规范性、积
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高效率地进行教务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少创新精神,只能完成事务性
的常规工作,没有自身的独立见解和想法,这也就使得教务管理工作陷入平庸普
通的运行轨道中,并不会有效提升高校教务的管理水平。

(二)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改良建议
1、在线教育势在必行,打通线上线下教育。
此次肺炎疫情犹如一个催化剂,催使高校加大在线教育的步伐,让学生得以
无接触式地上课学习。这就要求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在新的时期,重新考量线上教
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搭建在线教育体系,并和线下的面对面实体教育有机结合,
在不浪费教学资源的同时,为高校教育创造一个线上线下教育协调发展的“绿色环
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透过这次肺炎疫情,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突发
事件预防机制的建立,未雨绸缪,无需等到事件发生后再进行补救措施,以免造
成更多的危害及经济、人员损失等。
2、基于大数据技术,加强智能化管理。
在强调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人员
应该把工作的中心放在教务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上。利用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
媒体技术等多项技术,对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丰富优化原来的模块功
能,增强老师、学生的使用体验,为教育、教学等提供更加便捷简易的服务。
同时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须及时采纳教师、学生对管理系统的建议和意见,通
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问题和缺失。并根据各方
的反馈,收集合理的、可实行的建议,逐一解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建立智能
化教务管理系统。
3、实行分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施教。
除了硬件方面的管理系统智能化,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亦应该聚焦学校的人才培养
模式
上。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祖国输送高精尖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
重点课题,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大意。
具体来说,高校教务管理者须做到:第一,基于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推出整体
的高校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第二,需要设置学校各个专业、不同
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第三,打造富有逻辑的严密教学计划,按照十年、五年、
一年、一学期、一个月的递减顺序,层层细化;第四,着重培养高校创新型科技
人才,加大对创新人才的鼓励机制,科学技术是新时期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源动力。
4、坚持做好“把关人”和“协调人”的角色。
在笔者看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把关人”,也是
沟通高校各部门的“协调人”。新的时期,教务管理人员更应充分发挥好自己“把关
人”和“协调人”的作用。
坚持“把关人”,重要工作任务在于严守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进行监控和督查,设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坚持“协调人”,重要工作任务则在于正
确处理好老师、学生及校内工作人员的关系,为高校的科研、教学、人事、后勤、
商务、宣传等部门搭建起一个通畅的沟通机制,及时协调好各方的工作事宜,以
确保学校各项事务的顺利展开。
5、加快全能型教务管理人员建设,优化教务队伍。
最后,一切教务管理工作的推进,都依靠的是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付出。新
时期应切实加快高校全能型教务管理人员的建设,提高教务管理者的准入门槛,
并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提升每一位管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使其综合
素质全面提高。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对主动性强、有创新意识的教务管理人员,
须认真让其有才能的施展机会,带动大家一起创新进取。

结语:
以上提及的五大要点,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
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长时间地、循序渐进地不断完善。
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推进,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对这一项工作予以
充分的尊重和重视,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给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更有
信心地完成这个繁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信在高校教务管理的改良下,国内高校教育未来将会愈发向科技化、人性
化、现代化、和谐化的方向迈进,从而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一张“新名片”。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和策略研究[J].吴剑谦.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学报.2020(3)
[2]高校教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解决措施[J].王昭宁.管理观察.2020(2)
[3]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教务分层次管理分析[J].许琦.无限互联科
技.2019(8)
[4]高校本科教务管理工作现状与改革初探[J].李兆芹.教育现代化.2019(6)
[5]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李英华.学周刊.201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