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清方向_坚定信念_坚持走自己的路

认清方向_坚定信念_坚持走自己的路

理性思维引导独立判断 坚定不移发展中国模式
----读《中国震撼》引发的几点思考

读《中国震撼》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铁上,曾经有人对我说“这本
书的确不错,我也看过”。我和大家一样,深深感受作者独特而全面的
阐述所带来的震撼:我们的民族是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民族,我们走过
的和即将要走的道路是已经证明成功的、有希望的道路,我们应该更
加有信心、更加有动力、方向更加明确地走下去。下面是我的几点思
考:
一、要看到成绩和希望才是主流,不要失去独立判断。
《中国震撼》用充分的调研和大量的证据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
中国,发展才是主流,成绩才是主流!让我们来看看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成就:我们解决了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消除了全世界
70%以上的贫困现象;我们实现了绝大部分人居者有其屋、我们建成
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我们的人民医疗和教育水平得到质的飞
跃、我们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和社会管理体系,我们经济、军
事和外交地位的改变已经赢得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仰目。对老
百姓来说,最大最直观的感受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水平都
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提高和改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以北京和上海
为中心开车20个小时所看的贫困现象总和会少于一些国家开车2个小
时所看到的贫困。我相信我们大部分人没有过贫困的经历,看看那些
珍贵的历史镜头吧,草根裹腹、赤身露体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优势,让我们看到中国模式发展的希望。比如:
由于拥有超大规模的人口,中国的旅游、手机、互联网、高速铁路等
行业已经体现出巨大的规模效应;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城市化速度
和规模世界第一已经带动了整个世界汽车行业和建筑设计行业面向中
国的转型;而这种效应正在旅游、航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新
能源等越来越多的领域体现出来。
前段时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美食文化的
热烈讨论,大家都感觉7集的篇幅太少了,完全不能充分展示中国美
食的全部。在这部书中也提到,“中国的8个菜系,其中任何一个菜系
的丰富性都超过法国菜系,而两者根本不是一个当量级的”、“中国任何一
个街头餐馆都能做出三四十种菜来,而美国最多三四种”,非常形象地
揭示出中国文化之博大浩荡。
当前有很多媒体大量报导不负责任地夸大渲染或断章取义一些负
面新闻,以博取读者的感观刺激。看一下微博、注意一下身边人们的
交流,很多同志谈正面的东西少、谈负面的东西多,长时间频繁地包
围在这些负面新闻里,人们从关心、到愤怒、再到麻木,很多同志迷
失其中、茫茫不知所从。对此,固然有媒体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
但从自身看,也有我们主动的媒体选择问题。在中国,我们还有很多
主流媒体,很多负责任的专家和学者,他们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综
合了大量的事实、经过分析比较做出结论,得出的是有科学依据的结
论。他们发出的才是中国的主流声音,是他们,用时代的强音唤起了
潜伏在亿万中国人心底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多看看《中国震撼》这
样的书,让主流声音更多地鼓动我们的耳膜、让积极乐观震撼我们的
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丧失自己独立的判断,才不至于陷入“人
云亦云、摇摆不定”的困境中。
二、要学会理性思维,不要被个别现象所蒙蔽。
理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本质就是实事求是。深读《中国震
撼》,我感到全书字里行间始终体现着理性思维的张力、实事求是的态
度。如作者在提出的“文明型国家”的理论、总结了中国模式的“八大特
征”时,就始终贯穿着中国国情这个实际,通过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真
实体验、翔实的事实和有力的证据,充分地证明任何一种发展模式是
否有效都要以实践为标准。比如:在对总结“文明型国家”的特征时,作
者提出“四超”、“四特”的概念,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
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
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这是中国模式之所以独特的基础,也是中
国模式发展的必然。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作者没有“以脚投票”的论述,
总结成绩,又不回避问题。比如,他提到了腐败问题、生态问题、发
展不平衡问题等等,并一一予以分析。整篇论述令人信服、无可辩驳,
让人深深体会到理性思维的巨大魅力。
前段时间,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是陶氏五兄弟闷死在垃圾箱里、
老师打学生耳光、牛奶里面有三聚晴胺、白酒里面有塑化剂等等问题,
似乎我们的国家已经千疮百孔、无可救药。对这些现象,我们该怎么
去看、如何判断,对每个人的信念、信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中国的实际上看,我们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去走发达国家需要
二三百年的发展道路,去解决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问题,因为有了
超大规模的人口,解决贫困问题成为新中国的首要目标;因为地域超
大、各地资源条件不同,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等等,都是客
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其课题之大、难度之巨,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
经历过的。运用理性思维的观点,你会发现,我们前面听到看到的东
西充其量仅仅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是我们不懈发展的
长征之路中一段段阴暗的记忆,是是我们要为之深刻反思、努力完善
并消除的动力,而这些并非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流、更不是全部。
运用理性思维,判断和评价一个事物就不能仅仅靠片面的章节就
得出结论,要坚持一分为二、抓主要矛盾并力求全面的方法。比如:
在“强势政府”和“软政府”的比较上,1993年美国中部有9个州遭受洪涝
灾害,因为美国政府是软政府,资源难以集中调配,除了有限的慈善
支持和政府拨款外,上百万灾民只能靠自救,致使很多人有半年的时
间都处在流离失所;而在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正是因为我们拥
有相对集权、强有力的政府,才在很短的时间内调集了人力物力,使
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并迅速开展了灾后重建,充分体现了强势政
府的优越性;当然,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今年春节我去汶川
参观就听到当地居民反映,因缴不起700元/平方的房款三年住不进新
房,这是政府管理缺位和部分人管理能力的问题,与汶川大地震灾后
重建的巨大成就相比,成绩还是主要的,更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强势政
府的优势。
还有一个例子:今年十一,国家采取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
由于大家集中上路,造成大堵车现象,同时高速公路收费也因此少收
入64亿多,很多人置疑这项政策的合理性。但是,据统计,在短短的
7天时间里,此举拉动了全国近2000多亿元的旅游消费,还不包括车
辆、燃油等相关产业的收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
一直是一个难题,大家都认为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消费,高速免费可
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办法。从理性思维的角度看,我认为政策是对的,
但在具体实施措施上还要多想办法进行完善。
《中国震撼》破除了时间和空间对我们思维和视野的禁锢,把我
们的眼界引导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层面、引导我们把这些社会现象放
到历史的长河中、放到全球的领域里、放到全人类的视角中去比较。
同样,我们要学会运用思维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去评价去合理性、去
认识我们事业的重大意义,让理性的光辉照耀你的思维殿堂,发动你
自己的判断去驱逐这些负面新闻带来的阴霾,你才会黑暗和摸索中看
到光明和希望,激发出前进的动力。
三、坚持走符合实际情况的道路
在中西方模式的对比上,《中国震撼》的作者有一番精彩的描述:“正
在形成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是中国思想独立性和文明内源性的体现,
这很像中医,无论西医是否能解释,中国人信这个东西,因为它管用”,
“我们要做的不是削足适履,诋毁中医或中国模式以适应西方的理论,
而是应该以中国人 成功实践为出发点,去修正西方的理论,去形成自
己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
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震撼》论述高
度契合地解释了党的施政纲领。
是非功过任评说,我们需要的是保持足够的理性,以实事求是的
态度,不照搬人家老套路,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
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现在看来,在这条路上,老一辈的人已经取
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后来者任重而道远,我们没时更多的时间折腾、
时代要求我们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如何可持续发展上、如何搞
好建设上、如何抓管理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份工作、承担起应负的
责任,这就是我们对实现中国发展模式最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