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人民民主专政

简述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制度要素,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政党制度相区别的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适应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政体的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目录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不同 特点和优点 伟大实践 基本内涵 主要特色 多党合作 爱国统一战线 基本思路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不同 特点和优点 伟大实践 基本内涵 主要特色 多党合作 爱国统一战线 基本思路 展开 编辑本段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使用的一个词汇,由毛泽东提出,毛泽东说,「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民主独裁」。这个词汇是不把「专政」当作贬义词使用的片语,中国政府视之为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政治架构形式。按照列宁的说法,专政是「不受限制的、凭藉暴力而不是凭藉法律的政权。」(《列宁全集》第10卷第186页) 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暗含在人民民主专政这个词汇背後的含义是,专政统治手段有时是必须的,如果没有专政,政府可能会面临瓦解并造成比专政还更坏的情况。

毛泽东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和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的国家政权。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无产阶级专政采取什么形式,只能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产业工人只有 200 万 ,但它很集中 ;农民众多 ,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的90%以上。这种国情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工人阶级必须与广大农民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在党的许多文件和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如《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将革命进行到底》、《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中都明确地提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把专政同民主联系在一起,这是对无产阶级专政最本质的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政权,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雏形。1949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就正式建立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人民民主专政同过渡时期的情况和任务相适应,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进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组成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人数增长了许多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更大;广大农民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工农联盟更加巩固 ;知识分子总体上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原来剥削阶级的成员,绝大多数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国家政权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但阶级斗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有时还会表现得相当尖锐和激烈,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仍不能削弱。 编辑本段人民民主专政的不同 人民民主专政这种政治形式,不仅与资产阶级政权形式有本质的区别,而且与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也不完全相同。它既担负着过渡时期的各项任务,又担负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后的各项任务。但是,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实质同无产阶级专政是相同的,其共同点表现为:是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对国家政权实行领导 ;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对内和对外的职能是相同的;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论人民民主专政 编辑本段特点和优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我国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第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我国宪法第二章确认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优点: 1、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被激化。 2、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它明确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广泛社会基础;在实践上能使人们正确理解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职能防止只强调专政而忽视民主或只强调民主而忽视专政的片面性,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领导力量 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阶级基础 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国家职能 都有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 历史使命 都要实现共产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是在中国历史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专政。 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的结合。 符合我国国情。 一句话,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 编辑本段伟大实践 在亿万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后,人民民主专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有效地发挥其“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的作用。在对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土匪、黑帮等的清理上起到了极有力的效果。在新中国成立3年内,中国大陆就已经彻底地解决了国民政府几十年未曾解决的这一问题。最有名的例子如上海前青帮头子黄金荣。曾经为蒋介石抵赖过债务的黄金荣是上海滩里的头号大亨,民愤极大。上海市人民政府出面召见黄金荣,要求他写“悔过书”公开登报,老实认罪,以劳动的方式进行改造。

黄金荣在清扫大街 此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本人也接受到了彻底的教育;在对于阶级敌人如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教育上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曾当过11年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皇帝的爱新觉罗·溥仪,在人民民主专政下接受改造并于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由此可以看到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极大的宽容性和有效性。黄金荣和爱新觉罗·溥仪作为黑帮、封建势力的头头,都在人民政权的教育下经历了了认清罪过,积极改造,重新做人的过程。 人民民主专政必须使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某些地区出现了片面强调专政,忽视民主的情况,甚至在国家的解体和党的分裂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编辑本段基本内涵 中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

邓小平赋予人民民主专政新的内涵 级专政”。宪法的这一规定充分表明: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和所建立的革命政权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说来主要有: 1.从革命的道路来看,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样的革命道路决定了中国革命不可能只依赖于无产阶级一个阶级,而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广泛团结广大人民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 2.从革命队伍的阶级构成来看,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但农民却是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它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它们有矛盾,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队伍中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和革命所建立的政权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中国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联盟,即不仅存在着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而且还存在着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国的革命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由此可见,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论人民民主专政 1.工人阶级掌握国家领导权、成为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工人阶级是现代化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最有远见、最大公无私和最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同时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使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使命。中国的工人阶级还有自己的特点:它在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因此革命最坚决;它从承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重任开始,就始终处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中最有觉悟的阶级;它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而能够结成牢固的工农联盟,并以此为基础团结一切爱国者,为振兴中华共同奋斗。工人阶级成为中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都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3.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是相同的。不管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还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都担负着以下职能:一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保障人民民主的前提下,不断扩大民主的范围,二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对那些利用各种机会与方式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犯罪分子,进行无情的镇压;三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等。 4.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使命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