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第32卷第2期 2019年6月JournalofZhangjiak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Vol.32 No.2 June,2019 收稿日期:2019-02-22修回日期:2019-03-20作者简介:冯讲琴(1991-),女,江西吉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冯讲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要认识某一理论,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基础和文化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激烈批判,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重点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理性进行了批判,主要从三个方面: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对技术理性的同化力量进行深刻分析,以期将得到的经验教训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理性;个人理性;同化;异化;启示中图分类号:B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56(2019)02-0052-04 一、背景阐释(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马克思主义是现实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必定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生自身形态的变化。

“......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过时了......”。

[1]“两个过时”表明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克思主义)就是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它的兴起有理论原因也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1.理论原因(1)内在理论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博士论文期间,依然受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主要强调自我意识;第二,《莱茵报时期》,为了解决所谓物质利益的难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开始摆脱黑格尔的影响,独立对新世界观进行思考;第三,提出新世界观时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点阐述了异化理论和实践理论;第四,唯物史观提出时期,在《贫困的哲学》和《共产党宣言》中主要论述社会两大矛盾和动力理论。

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思想的解释,特别是对其异化理论和实践理论的讨论,形成了许多思想派别,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就是在马克思异化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

(2)外在的理论原因。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有2位著名的哲学家也开始研究人的思想问题,一位是叔本华,他开启了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潮,一位是孔德,他开始了西方科学主义的思潮。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对技术理性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2.历史和文化背景第一,20世纪上半叶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思想家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运动观进行重新思考,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早期思想与国际共产运动的结合,形成了许多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派别;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科学技术再次获得巨大的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以美国为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组织其成员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由前技术阶段的暴力和强权统治转变为一种更为舒适的社会控制新方式—技术理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发达工业地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地位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

《单向·25·度的人》是他最负盛名的著作,本书通过技术理性批判的方式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激烈批判,为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地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技术对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各方面的异化力量(批判的,否定的,超越的力量)进行调和,使得对立面变得同一或一致性。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变成单向度的的人。

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的理性是与宇宙的心灵相通的思辨,中世纪的理性是神学和信仰的助手,近代的理性则是时代的精神”。

[2]而马尔库塞认为单向度的社会科学技术的中立性不再,而具有二重性的特征。

二、技术理性对人的控制的三个维度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发达工业地区进入“电器时代”,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造就了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等。

19世纪30年代,因为纳粹的反犹主义日益猖獗,马尔库塞流亡到美国(1934),直至去世当年(1979年)由于受邀到西德讲学才离开美国,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在此期间他看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繁荣与“阴暗”的一面。

特别是二战期间,美国利用战争的交往形式,争夺到最多的科技人才,带动了本土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

后来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美国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立形成两大阵营。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前技术阶段(不那么发达阶段)采用的社会组织方式是:暴力和强权政治,而当代则采用新的社会操纵和控制形式—技术。

发达工业地区由此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领域的同化技术合理性同化了劳动者(直接生产者)的革命意识和斗争精神。

靠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时代,表面上看与雇主(资本家)的关系不再是人身依附关系,但奴隶还是奴隶,“不是工作的自由就是挨饿的自由”[3]。

工业文明发达的地区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和对海外资源的扩张,需要把社会中的力量集中起来进行控制以满足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和利益。

表面上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致性:员工和雇佣者享受同样的休闲,新闻娱乐,游逛同样的风景名胜区,穿着同款的时尚服装,黑人和白人开着一样的高级牌轿车,富足的服务和商品生产设施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好像奴役状态不复存在,阶级差别消失了。

实质上这是一个受到操纵的社会,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

马尔库塞对这种假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有四大因素:1.工人身体劳累程度降低在前技术阶段工人是劳动工具,不把工人组织起来,整个生产系统便不能运转。

“这种职业的特征是具有使人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成为畸形的效果。

”[3]马尔库塞分析了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工人所受奴役状态的不同程度。

在自动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技术共同体同化了“人类原子”[3]。

技术不仅支配工人的身体而且支配工人的思维和灵魂。

马尔库塞还例举了萨特的评论说明了在技术世界里,人们受奴役的无意识状态。

2.职业层次的同化“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方向转化,生产性工人的数量减少,非生产性工人数量增多,这种变化也体现了生产工具特点的变化。

人们的工作自主权丧失,工资计算方式———“生产率为众多的机器而不是个别生产量决定”[3]———也发生变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是由社会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显然,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存在错误性认识。

3.劳动者态度和意识的变化“需要,愿望,生活标准,闲暇活动及政见的同化,导源于在于工厂自身中、再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一体化”[3]。

工人与公司之间利益的相关性日益增强,具体表现在:公司给工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相应的社会福利支撑。

这使得工人认为自身与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人还参与公司的财务管理,当公司由于扩大投资的需要,工人甚至同意暂缓发放工资,当分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时,委员代表们就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这些都表明工人与资产阶级矛盾的“丧失”,也即既定社会同化了直接生产者。

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这只是资产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手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4.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被削弱老板和工厂主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在更大的组织和管理范围内进行,工人之前那种明显的不自由被舒适的生活所超越。

物化可能依据技术而形成极权主义,工人虽然摆脱了纯粹的工具的形式,但却赋予机器以生命,依然是奴隶,越来越依赖被管理与组织的机器。

主仆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生存斗争朝永恒化方向发展,工人的异化意识减弱。

(二)政治领域的同化“技术合理性展示出它的政治特性,因为它变成更有效的得力工具......”。

[3]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工业地区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它以操纵与控制的新形式—技·35·2019年6月 冯讲琴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第2期术的形式来动员和组织社会成员为其预定的国内国际目标服务。

它在国内实施福利制度,高效率与高标准给人们更为舒适的生活,在文明国家的边缘却发动战争,争夺必要的资源和市场。

把社会总体性统一在生产联盟中,消除前技术阶段的否定性因素。

国内的福利国家:对立派别的一致性,公司和工会的同化,资本主义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的表现,对立利益间质的差异性表现为已确立社会制度内量的差异性,历史替代性选择在已确立社会范围内达到实现的可能。

发达工业地区政治领域内的单向度,肯定性,封闭性遏制超越性,批判性,否定性的前景,在技术合理性的政治内取决于福利国家。

技术合理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舒适的生活,坚持自我管理的理由就变得“不堪一击”。

其次高效率的生产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消费的选择范围大为增加,尽管这种产品的分配方式受社会的操纵与控制。

再次商品和服务设施使人得到幸福和安全,全面管理比多元化管理更为高效,法律的统治比其他统治似乎更为安全。

原本社会制度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因为这种技术合理性的高标准和舒适生活达到预定的和谐状态。

国外的战争国家: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更多的军事设备,为军备大赛和对落后国家的侵略扩张的进行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苏联是发达工业地区当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其为首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威胁,促使美国不断提高军事设备的生产,把民众团结和联合在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周围。

增加的军事设备的资本,成为社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新殖民主义体系同化了落后国家的意识形态。

发达工业地区与落后国家日益建立密切的联系,技术合理性在文明国家的边缘存在着不合理性。

发达工业地区通过运用新型军事装备对落后国家发动战争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建立起新的殖民主义体系。

新殖民主义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多元意识形态得到控制和压抑,日益屈服于单一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