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46卷第12期 炼油技术与工程PETROLEUM REFINER_Y ENGINEERING
加氢裂化装置事故案例及分析
李立权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洛阳市471003)
摘要:针对加氢裂化装置近5O年来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电力事故、飞温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泄漏事 故、中毒事故、高压串低压事故、催化剂作业事故、仪表事故等,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需吸取的教训。指出: ①电源故障造成集散控制系统(DeS)黑屏时,调节阀处于安全状态方能保证装置的本质安全;②飞温事故的安全 处理必须坚持“一泄到底”原则;③防止火灾事故扩大必须紧急隔离火源,泄放可燃物;④高压管线、阀门、设备失效 是爆炸、泄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定期检修、不定期在线检测;⑤正确执行防护管理规定,佩戴合适的防毒面 具,可有效防止中毒事故发生;⑥加强高压仪表的防冻防凝可有效避免高压串低压事故的发生;⑦严格控制高压空 冷器入口流速、 值、水相NH Hs浓度可有效防止腐蚀事故的发生;⑧原料氯离子含量高导致的垢下腐蚀是高压 换热器事故的主要原因;⑨安全措施不到位是催化剂作业事故的主要原因;⑩维护保运不及时导致的仪表老化是 仪表事故的主要因素;⑩腐蚀加高温是导致加热炉管事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加氢裂化事故案例分析飞温火灾爆炸泄漏中毒
加氢裂化装置处于高温、高压、临氢、易燃、易 爆、有毒介质的操作环境,近50年来发生了多起 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
导致了部分人员伤亡。总结和分析这些事故原 因,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对保障企业的 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 电力事故案例及分析 事故案例:2000年的某日14:27,某企业因 110 kV变电所故障,引起加氢裂化装置晃电,造
成装置机泵停运,废热锅炉过热段安全阀起跳,不 间断电源(UPS)失灵,集散控制系统(DCS)停电 黑屏,系统无法监测和控制DCS参数,只得人工
启动2.1 MPa/min紧急泄压,装置紧急停工。 事故原因分析:①系统未设置备用动力电源:
②设备老化,停电期间,UPS不能及时供电,致使 压缩机停机联锁未动作,空冷器电机启动不起来, 泵变频电机不能启动,不能向现场仪表表盘供电。 需吸取的教训:①应按标准设置备用动力电 源系统;②更换超期服役或事故电力设备及电器 元件。
2飞温事故及分析
事故案例:2010年的某日5:46,某加氢裂化 装置循环氢压缩机透平背压蒸汽出口的安全阀起 跳,循环氢压缩机停止运行,系统自动启动0.7
MPa/min紧急泄压,系统压力从15.25 MPa降低 到1.80 MPa,第五床层人口温度从374.3 oC下降 到354.0℃; 9:38重启新氢压缩机和循环氢压缩机,10:06
系统压力升至3.03 MPa,因第五床层温度急剧上
升至395℃,系统再次自动启动0.7 MPa/min紧 急泄压;
10:27泄压结束后系统压力2.35 MPa,又重 启新氢压缩机,10:32系统压力2.63 MPa,但部分
床层温度陡升至450℃以上,系统又一次自动启
动0.7 MPa/min紧急泄压; ’ 10:54泄压结束,系统压力I.98 MPa,又重启
新氢压缩机,1I:17系统压力3.62 MPa,反应器床
层中有5个测点温度急速升高到800℃,系统再
一次自动启动0.7 MPa/min紧急泄压;
11:22泄压结束,系统压力3.04 MPa。 该加氢裂化装置飞温前后的床层温度曲线见 图1[ 。
事故分析:①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认识不足;
收稿日期:2016—08—05;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10—08。 作者简介:李立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 级专家,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 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该公司首席专家。联系电话:0379
—64887540,E—mail:lilq.1pec@sinopee,com。
5~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6年12月
②低估了反应器内催化剂的热容量;③对循环氢
压缩机升压期间压力.流量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 需吸取的教训: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中事故
处理方案;②必须坚持“一泄到底”的原则。
趟 赠 第五床层
——=; \ 一 《二
时间
图I 飞温前后的床层温度曲线 Fig.1 Curve of bed tenlperattlre before and after nlnaway
3火灾事故及分析
事故案例:某加氢裂化装置2015年12月某 日6:26,加氢裂化装置主汽提塔塔底泵发生泄漏
着火;6:29泵廊火焰烧至主汽提塔;6:33主汽提 塔开裂;6:35消防车到达现场;7:20市消防局车
辆到达现场参与灭火;8:10火势得到控制;10:55 火被扑灭。事故造成主汽提塔开裂,部分仪表电
缆被烧坏。 主汽提塔塔底泵着火后的现场图片见冈2。
图2着火后的主汽提塔塔底泵
Fig.2 Bottom pump of main stripper towel’ariel’fired 事故原因分析:主汽提塔塔底泵驱动端轴承 存在质量缺陷,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轴承损坏,设备 产生剧烈振动导致机械密封快速失效,介质泄漏
轴承体引发火灾。
需吸取的教训:①严把采购材料质量关;②完
善相关作业制度。
6 4爆炸事故及分析 事故案例l:某加氢裂化装置2015年l2月 某日0:40发现冷媒水系统压力异常上升;1:32
冷媒水压力从0.35 MPa升高到1.6 MPa,安全阀
起跳;2:12发现化验楼、仪表柜问冷媒水泄漏; 2:45冷媒水压力突然下降;3:22变电所大量冷媒
水漏 ;3:40变电所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 亡,3人受伤。
网3为变电所爆炸后的现场照片..
图3 变电所爆炸后的现场照片 Fig.3 Photo of su1)station after explosion 事故分析:①含硫低分气冷却器设备质量差,
其一块板片的对焊缝裂开;②全厂共用冷媒水系 统;③空调冷媒水管软连接件不合格;④事故处理 时间延误。 需吸取的教训:①严把设备采购质量关;②防 爆区与非防爆区冷媒水应分开;③设置紧急切断
的安全控制措施;④加强事故预案培训。
5泄漏事故及分析
5.1 事故案例l 1992年5月某口凌晨,某加氢裂化装置系统
压力13.0 MPa,反应器进口温度为l80 ,系统
正进行氢气循环,原料油高压换热器底部排污管
口突然断裂,大量的氢气喷出并燃烧,系统自动启 动0.7 MPa/min紧急泄压,大火烧坏平台及部分
电缆线。
事故分析:①原料油高压换热器底部排污管
口长期受氯离子腐蚀;②排污管线为不锈钢,不抗
氯离子腐蚀。 需吸取的教训:①必须严格控制原料杂质含
量;②针对原料杂质含量高的部位,进行相应材料
的升级。
第46卷第12期 李立权.加氢裂化装置事故案例及分析
5.2事故案例2 2006年4月某日晚,某加氢裂化装置操作人 员发现反应流出物高压空冷器1根翅片管束渗
漏,泄漏速度在5滴/min,立即进行了紧急特护处 理。两日后,泄漏速度增大,只得进行停工堵管处
理。1个月后,该高压空冷器另一根入口管的管 箱与管束胀接处出现高压油气渗漏,停工过程中,
又发现其他两处有泄漏。停工检修发现,该高压 空冷器距人口2 em处已经腐蚀减薄贯通,面积约
0.8 em×2 cm,从基管入口处可看出穿孔部位朝
一个方向,冲刷减薄显刀口腐蚀特征。对130根 衬管进行了更换,还堵管18根。
事故分析:①该高压空冷器物料分配不均匀, 导致8片空冷器不同程度的腐蚀;②钛材衬管成
分及成型安装工艺存在缺陷;③注水水质不稳定, 呈酸性时间占比高达38.12%。 需吸取的教训:①高压空冷器应尽可能对称 布置,包括其管线、弯头、直管段等;②严格控制注 水水质及条件,如注水必须呈碱性、注水后液相必 须占25%以上、应连续注水等;③严格控制相关
工艺参数,如 (指气相中H:S和NH,的摩尔分 率的乘积)值、注水的速度、水相中NH HS浓
度等。 5.3 事故案例3 1995年6月的一天某加氢裂化装置脱戊烷塔
安全阀起跳,大量烃类被排至火炬系统,停工检查
发现为反应流出物/脱戊烷塔进料换热器管束中有 两根泄漏,其中一根已断裂,高压反应流出物窜人 脱戊烷塔造成该塔压力急剧上升而使安全阀起跳。
事故分析:①硫化氢、氯离子在冷凝水存在条
件下导致管线腐蚀穿孔;②换热器下部的死角处 遭受了NH C1垢下腐蚀及氯化物应力腐蚀。 需吸取的教训:①应采用逆流无死角换热器,
如缠绕管换热器;②管线更换为耐氯离子腐蚀的 材质,如Alloy 625。
6中毒事故及分析
事故案例:2007年11月某日夜晚,某加氢裂
化装置的脱H,s汽提塔顶回流罐液位计失灵,车 间3名工人处理回流罐液位浮筒底部排凝阀时, 含硫化氢的烟雾突然从排凝阀泄放,没有任何防
范措施的1名工人当即中毒晕倒,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分析:①在存在硫化氢环境作业时,未佩 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②未按规定佩戴隔离式 呼吸防护用具;③未按照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的
有关条款要求,落实安全措施。 需吸取的教训:①加氢裂化装置脱H S汽提
塔顶回流罐液位浮筒底部排凝阀应接入密闭排放 系统;②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硫化氢环境作业的 相关规定。
7高压串低压事故及分析 事故案例:BP公司格兰默思炼油厂加氢裂化
装置1987年3月停工检修,3月22日开工升压, 1:30低压分离器温度联锁,关闭了油相出口切断
阀,高压分离器(高分)浮筒液位计失灵,其液位 控制处于手动操作,大量高压气体串入低压系统,
导致低压分离器(低分)超压。7:00低分发生爆 炸,装置内浓烟滚滚,30 km外可听到爆炸声,一
名工人被炸死。
事故分析:①高分浮筒液位计失灵:液位计内 蜡油冷凝管线的伴热未起作用;②曲线记录笔失
灵,将实际上已经是0的高分液位在曲线上显示 为10%的液位,致使操作人员判断失误;③低分 液位控制阀被关闭;④高分液位控制阀处于手动
操作;⑤低分安全阀泄放能力不足。
需吸取的教训:①加强冬季的防冻伴热管理; ②密切关注开工期间阀位情况;③低分安全阀的
泄放能力应满足高压串低压的要求。
8催化剂作业事故及分析 事故案例:2009年12月某Et,某加氢裂化装
置在催化剂装填过程中,一名施工人员中毒窒息 死亡。 事故分析:①作业前,未检测循环氢中的CO 浓度;②施工人员未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需吸取的经验教训:①在羰基镍环境作业时, 应首先检测CO的浓度,将毒性极强Ni(CO) 最高 质量分数控制在0.001 g以下;②在高浓度氮
气保护下作业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③在可
能窒息环境作业时,应执行相应管理制度。
9仪表事故及分析 9.1事故案例1
2007年7月某Et中午,某加氢裂化装置因联 锁循环氢压缩机两个结点的轴位移超高报警,导致
7一